首页/文章/ 详情

MeshFree|接触分析原理

9小时前浏览14

图片

   接触(contact)分析

   基本假设是空间中的两个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但不能穿透(non-penetration condition),从物理角度来看属于非线性行为。在MeshFree的几何非线性分析中,可用的接触类型有考虑物体之间碰撞和碰撞时摩擦的一般接触(general contact)和在分析初期两个物体粘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的绑定接触(welded contact)图片

图片

判断为接触的从属节点与主接触面之间的位移关系通过罚函数方法(penalty method)进行约束,并按如下方式定义节点之间的间隙(gap)和接触力:

   在上述公式中使用的罚系数具有赋予主接触面与从属节点之间线性弹性刚性的效果,其数值大小直接决定了非穿透条件的满足程度。在“焊接”条件下,即使法向间隙为正值,该模型仍会施加接触力,以此模拟使初始相邻的接触面与从属节点保持连接而不分离的效果。此外,在“焊接”条件下,切向罚系数取值与法向罚系数保持一致。

 

   在MeshFree中,罚系数由程序自动计算,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调整接触设置栏里的法向/切向比例系数。通过修改这些参数,用户即可有效实现非穿透条件或焊接条件的精确满足

检查接触定义的位置和判断接触定义

  选择接触条件后,除了相应位置外部分会按透明显示,可直接在模型上分别确认。

   初次做分析时,建议先定义默认值,如果定义不明确,请尝试更改数值,这将有助于快速理解。

   或进行模态分析,后处理通过模态结果查看判断接触定义是否正确

   在非线性分析中,由于一般接触的刚度会随间隙值的正负发生从0到量级的急剧跃变,因此在获得收敛解之前往往会产生显著的数值振荡现象。为改善此问题,MeshFree采用如下修正形式的接触力计算公式:

   用户可在上图中查得相应数值,并将其在接触定义的对话框中设置为搜索范围(search range)。如果,即使两个物体并未发生实际接触,系统仍会生成接触力,此举能有效减轻数值振荡现象,从而提升分析的收敛性。需要注意的是,若该参数被设置为超出物理实际的大数值,则可能导致非正常结果的出现。

对于一般接触,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摩擦。为反映摩擦滑动,定义破坏函数如下:

摩擦系数
后处理中MeshFree可以直接输出查看接触的值

可以输出法向、切向、接触压力和接触剪应力

图片
  对于绑定和滑动接触,如果已设置接触,则显示为数值1;如果未设置接触,则显示为数值0。相反,对于一般接触,可以查看法向/切向接触力、法向接触压力和切向剪切应力值。图片
图片

法向刚度系数和切向刚度系数分别代表什么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外力会首先法向/切向方向发生渗透。这时,在接触面上,产生方向性弹簧,以防止物体的穿透而反向施加力,由此产生接触力。各方向的刚度系数表示在一定的强度下抵抗渗透的能力,1.0表示能弹开所有穿透力。

    线性接触不会垂直下降,不会产生剪切模量,因此没有意义。

摩擦系数

定义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法向刚度比例因子:

这个值用来保证发生接触时的接触力。如果增加这个值,那么收敛性会降低;如果减少这个值,收敛性会增加,但是会有侵入现象。

推荐使用默认设置。

切向刚度比例因子:

这个值用来保证发生接触时,在剪切方向的接触力。

滑动接触
默认值摩擦系数:0,法向刚度系数:01,切刚度系数0.01
滑动接触设置摩擦系数为0,是指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滑动,线性接触分析时,不反映刚度系数。需要反映摩擦系数时,需要与一般接触一起进行非线性分析。
接触容差:

设置范围值,可选择自动容差和手动容差

应用自动容差时,自动容差值=所选几何体的特征尺寸×自动接触容差系数

应用手动容差时,由用户手动输入

当部件之间的间隙过大时,用户可以自己输入范围值

如果手动输入范围值,可以会定义多余的接触。因此在定义完接触之后需要检查

图片

即使用户定义了接触,当面与面之间的距离超过接触容差时,接触也不会发生

用手动方法生成接触时,可将输入范围值比测量的距离值大10% 

  • 范围是指搜索结构物间接触面的类别

两种形状因公差而分离,如果由于网格尺寸不同而不在同一节点上,则在距离为0mm时,将无法找到接触面。

   在线性接触条件下,假设法向方向是固定的,可以输入足够的值来搜索公差。(一般接触需要用户定义)但是,如果范围过大,就会报错。如壁厚为3mm,如果范围5mm,则可能会产生形状内外刚度很大的壁面。

自动设定时,与形状相比,以1/100的比例来考虑线性接触。

因此,对于较大的几何形状,需要验证定义的接触条件,因为自动设置的搜索范围会很大,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接触。

来源:midas机械事业部
ACT碰撞非线性焊接MeshFre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0
最近编辑:9小时前
MIDAS官方
幸福、贡献、分享-用技术创造幸福
获赞 147粉丝 431文章 639课程 1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