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在工程应用和力学当中的应用研究

15小时前浏览7

文一:

 

量子计算增强的距离最小化数据驱动的计算力学

摘要:

通过消除材料建模误差和不确定性,距离最小化数据驱动计算力学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在这个计算框架中,求解过程依赖于最小化本构数据库与守恒律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大型数据库的情况下,距离计算是非常耗时的,往往占用了大部分的计算时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展示了如何使用量子计算来增强数据驱动的计算力学,以指数方式降低距离计算的计算复杂度。该方法不仅在量子计算机模拟器 Qiskit 上得到了验证,而且在 OriginQ 的实际量子计算机上也得到了验证。我们相信,这项工作代表着在将量子计算融入数据驱动的计算力学方面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图:互换测试的量子电路。

 

图:自适应策略的说明。(a) 由于距离估计中的误差,找到正确的最近数据是一项挑战。(b) 然而,数据的翻译减少了误差,增加了找到正确的最近数据的概率。

 

图:QDD的计算框架

 

图:OriginQ量子计算机上用于距离估计的量子电路。

 

图:模拟器和 OriginQ 量子计算机上 qDD 的演化曲线。

文二:

 

固体力学与结构工程的量子计算——用变分量子特征解算器进行演示

摘要:

变分量子算法利用叠加和纠缠的特性,通过操纵量子态来有效地优化成本函数。它们适用于噪声中等规模量子(NISQ)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最近被世界研究界所使用。在这里,我们在IBM Qiskit Runtime平台上实现并演示了5量子位和7量子位量子处理器上的数值过程。我们将商业有限元法(FEM)软件abaqus与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的实现相结合,建立了一个集成的管道。使用三个实例来研究性能:六边形特拉斯、Timoshenko梁和行星-大气连续体。我们使用这种混合量子经典方法对基频估计的收敛性进行了参数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当具有数百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可用时,我们的发现可以扩展到具有更多自由度的问题。

 

图:力学问题的变分量子特征解算器算法的流水线。蓝色的步骤表示abaqus预处理,绿色的步骤表示VQE实现,剩下的黄色步骤表示迭代收敛。左侧虚线框插图中显示了一个示例刚度矩阵。“硬件有效模拟”[23,24]的一个特定实例如中心虚线框插图所示,其中以具有6个CX门和深度=1的纠缠模式为例。补充材料[25]中提供了其他示例。右侧虚线框插图列出了用户定义的关键参数。

 

图:三个不同案例研究的示意图: (a)六边形桁架,(b) Timoshenko 梁,和(c)平面应变连续体。黄点/黄线所示位置订明边界条件。

 

图:VQE结果的错误,如等式(12)所定义的,对于情况(i):(a)具有纠缠模式CZ和深度3的不同优化器选择。3.(c)与优化器不同的纠缠深度Cobyla和纠缠模式CZ。

文三:

 

走向量子计算力学

摘要: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开创了计算机模拟的新时代,为不同学科提供了突破性的机会。这场革命的核心是量子处理器纠缠量子位的能力,为解决极端规模的计算挑战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远远超出了经典计算的范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如何利用量子计算来增强计算力学。我们的重点是在多尺度固体力学的框架内对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分析。我们介绍了一种创新的量子算法,旨在解决RVE问题。该算法能够在O(Poly-log(N))时间内计算离散化大小为N的RVE,从而实现了比通常与N成线性比例的传统经典计算方法的指数加速。我们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我们的方法,包括一维和二维泊松方程的解,以及具有分段恒定相位的复合杆的RVE。我们提供的量子电路设计只需要O(Poly-log(N))通用量子门,这突出了我们方法的效率。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将量子计算与计算力学相结合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方式。

 

图:二维周期泊松问题。

 

图:两次迭代8自由度 QRVE 算法的定点电路原理图。

 

图:二维泊松方程的结果。

文四:

 

量子计算在分子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

分子科学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的动力学以及它们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所支配的。对这些过程的真实的物理化学理解对于设计和合成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有价值的化学品和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个领域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经典力学来充分解决,但是许多问题需要明确的量子力学描述。这样的量子问题需要波函数的表示,波函数随系统大小呈指数增长,因此应该自然而然地从一些逻辑量子位的量子计算中受益,这些量子位仅随系统大小线性增长。从这个角度,我们阐述了量子计算在分子科学,即分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潜在好处。

表:QPE和VQE算法的比较

 

文五:

 

近期量子计算机上材料的量子模拟

摘要:

量子计算机有望实现对分子和材料特性的有效模拟;然而,由于量子位的数量有限,目前它们只允许对少数原子进行从头计算。为了利用近期量子计算机的力量来模拟更大的系统,需要开发混合量子经典方法,其中量子计算仅限于系统的一小部分。这对于分子和固体特别相关,其中活性区域需要比其环境更高水平的理论精度。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量子嵌入理论,用于计算有源区的强相关电子态,系统的其余部分在密度泛函理论中描述。我们通过研究半导体中的几个缺陷量子比特来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些缺陷量子比特对量子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我们在量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并表明它们产生的结果与在经典体系结构上精确对角化获得的结果一致,为在近期量子计算机上模拟真实材料铺平了道路。

 

图:使用量子嵌入对材料进行量子模拟的一般策略。整个系统被分为有源空间及其环境,有源空间中的电子态由有效哈密顿量描述,该有效哈密顿量使用经典(例如,全组态相互作用,FCI)或量子算法(例如,相位估计算法(PEA)、变分量子本征解算器(VQE))求解。活性空间中电子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包括裸库仑相互作用和由环境的介电屏蔽引起的极化项(见正文),该极化项包括交换相关相互作用进行评估。

 

图:自旋缺陷的电子结构。(a) ,(b)和(c)分别给出了金刚石中带负电荷的氮空位(NV)、金刚石中的中性硅空位(SiV)和4H-SiC中的Cr杂质(4+)的结果。左图显示了从自旋不受限制的DFT计算中获得的自旋密度。中间面板显示了通过自旋限制DFT计算计算的单个粒子缺陷水平的位置。活动空间中包括的状态(请参见文本)由蓝色竖线表示。右图显示了通过包括交换相关相互作用的有效哈密顿量的精确对角化(FCI计算)获得的低地多体电子态的对称性和有序性。

 

图:利用相位估计算法(PEA)和变分量子特征解算器(VQE)对钻石中 NV 中心的最小模型进行了量子模拟。

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Abaqus化学电路半导体通用电子UM理论自动驾驶材料多尺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Origin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01
最近编辑:15小时前
江野
博士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获赞 56粉丝 83文章 15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溃坝(dam break)模拟的相关研究

文一: 不同障碍物条件下溃坝水面运动的 VOF 数值模拟摘要:本文采用流体体积法对溃坝时水面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数学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并使用LES湍流模型,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和相的方程。这些方程是用有限体积法离散的。采用数值PISO算法对该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使用VOF方法来捕捉水面的运动,这导致了严格的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溃坝问题的几个实验室实验,测试了三维模型和所选数值算法的准确性。在每一个问题中,都将获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几次计算进行了比较,在每个测试问题中,所开发的模型显示出与实验数据接近的结果。对不同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非均匀地形下溃坝水流的三维模型。此外,还执行了两个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组合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帮助下,确定了洪水区域和洪水时间,这将有助于从危险区域疏散人员。 图:模拟溃坝水流的示意图,与试验相对应。 图:溃坝水流过程中不同时间水界面的二维变化(t=0.22s,t=0.32s,t=0.52s,t=0.76s)。 图:不同时间梯形障碍物溃坝过程中水界面的二维变化(t = 1.9 s,t = 2.8 s,t = 3.3 s,t = 3.68 s,t = 4.74 s,t = 6.68 s)。 图:溃坝期间水位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t=1.9 s,t=2.8 s,t=3.3 s,t=3.68 s,t=4.74 s,t=6.68 s)文二: 严寒地区混凝土坝泡沫聚氨酯保温长期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摘要:环境温度是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失效的关键因素。为了防止热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拱坝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进行了长期保温的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首先,基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层和表面保温层的热发射系数等效思想,提出了混凝土-聚氨酯复合结构的等效模拟单元及其计算方法。其次,在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对一座87.5m高的混凝土重力坝——响洪店大坝进行了现场试验。深入比较了设置聚乙烷保温层前后坝体温度场和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然后,在建立西北某混凝土拱坝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发泡聚氨酯层的保温效果。由此,对严寒地区不同典型温度荷载下聚氨酯保温层在不同破坏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保温层在所有条件下都能使混凝土坝体的温度变化范围降低30%以上,在某些位置甚至降低90%。因此,大坝温度引起的水平位移分量从10.80mm大幅下降到2.34mm,对年水平位移的贡献率从75.11%下降到36.23%。在低温和寒潮的共同影响下,绝缘层断裂会导致相应区域的拉应力急剧增加。在小断裂条件下,断裂区的拉应力从3.69MPa增加到7.57MPa;而在大破坏条件下,拉应力增加到8.68MPa,超过了混凝土材料的最大拉应力。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将发生开裂破坏。由于大坝混凝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隔热材料,在隔热层未破坏的区域,应力场变化不大。 图:混凝土、保温层与环境换热过程示意图。 图:铅垂仪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混凝土坝中温度计、铅锤和保温层的布置。 图:拱坝和坝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文三: 多级保护柱对溃坝过程中水波传播和压力分布的影响: 数值模拟摘要:本文考虑了不可压缩流体、沉积物和固体颗粒碎屑在溃坝时的行为。基于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ω湍流模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VOF(流体体积)方法对流体和沉积物进行模拟。为了模拟水和沉积物的运动,结合了牛顿和非牛顿模型。还考虑了水流对固体颗粒和移动沉积物传输的影响。为了确信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此外,应用一个已验证的数学模型,在考虑多层次保护的情况下,对具有河床景观的坝体溃坝过程中坝后流体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在圆柱柱和无圆柱柱的情况下,水流施加在下游附加坝上的压力。由于柱子阻挡了固体颗粒的路径,施加在额外堤坝上的压力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不会发生潜在的溃坝,如果发生了,则损失最小。这种配置模仿了一种强大的多级保护系统,可用于防止大坝故障的严重后果。 图:实验装置控制点的不同观点和方案。 图:四个点的水位测量时间序列。 图:在某些时间点,无圆柱和有圆柱的溃坝流传播的三维过程。文四: 基于神经网络和数值模拟的坝址地应力和岩石损伤特征反演方法——以实例研究摘要:在中国西南的山区和峡谷地区,该地区已建有多座水电站。它是国家水电能源开发的主要基地,但受地质结构和地表侵蚀的影响,该地区的地应力环境更加复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实测地应力数据与数值计算之间的关系。因此,可用于分析溪洛渡地区大规模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和区域地质体在地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溪洛渡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应力实测资料。结果表明,该区地表风化现象明显,应力环境复杂。深度对地应力水平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利用实测地应力数据对遗传算法BP人工神经网络(G-P)方法进行训练。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神经网络算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工程区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将实测、数值分析和神经网络反演相结合的方案是可靠的;深度是影响溪洛渡地区最大水平应力值的重要因素;在地应力作用下,地质体裂隙相对发育,蓄水期前形成三种类型的原始蓄水和流动空间;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空间包括石灰岩裂隙、玄武岩裂隙和斜坡裂隙含水层;库区蓄水后,库水通过垂直裂隙向下输送,最终库水与地下水形成水力联系。蓄水后,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发生变化。 图: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区域地质构造。 图:数值模拟。 图:主应力图仅考虑重力应力因子。 图:最大水平主应力分布特征。文五: Artvin大坝水库滑坡诱发冲击波的经验建模和三维数值模拟摘要:由于土耳其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大坝和水力发电厂的建设数量显著增加;>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建造了250座大坝。因此,在施工期间和施工后,由于水库附近的山体滑坡,出现了各种工程问题。通常,二维(2D)和三维(3D)经验方程已被用于计算滑坡诱发脉冲波的物理性质和传播;然而,基于三维模拟的方法很少被使用,尽管它们可以使用详细的地形数据更好地模拟大坝水库的复杂几何形状。因此,在本研究中,利用Artvin Dam水库(土耳其东北部)古滑坡的数据,对脉冲波的潜在产生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并将结果与经验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抗剪强度折减分析(FEM-SSR)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建立正确的传播模型后,使用具有不同输入参数的方程和基于3D数值分析的模拟来评估冲击波的特性。在使用FLOW-3D软件创建的美国模型中,“漂移通量模型”用于模拟可能的滑坡。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与流体体积(VOF)模型一起用于自由表面建模技术,以模拟波浪的产生。粘性流的重新归一化群模型(RNG)和流体-流体耦合条件的k-ε湍流模型被用作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从所提出的经验方程和三维数值分析中获得的值并不相似。因此,如果储层几何形状非常复杂,波浪传播距离超过几公里(如本研究所示),则应进行高度详细的工程地质研究,以准确定义边界条件,并进行三维数值分析,以构建冲击波模型。 图:(a) 研究区域的位置图,(b)哈武兹鲁古滑坡坡脚的视图。 图:研究区域的地质图。 图:压力计测试结果取决于深度。 图:直接和完全自由的径向波向坝体的传播(a和b)以及脉冲波的重要控制参数(c、d和e) 图:有限元模型中控制参数、储层和对岸几何形状的视图。 图:通过FLOW-3D(包括添加的原始STL几何形状)对0和35s之间的滑坡诱导的脉冲波形成模型的模拟的示例性结果。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