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溃坝(dam break)模拟的相关研究

15小时前浏览3

文一:

 

不同障碍物条件下溃坝水面运动的 VOF 数值模拟

摘要:

本文采用流体体积法对溃坝时水面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数学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并使用LES湍流模型,描述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和相的方程。这些方程是用有限体积法离散的。采用数值PISO算法对该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使用VOF方法来捕捉水面的运动,这导致了严格的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溃坝问题的几个实验室实验,测试了三维模型和所选数值算法的准确性。在每一个问题中,都将获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几次计算进行了比较,在每个测试问题中,所开发的模型显示出与实验数据接近的结果。对不同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非均匀地形下溃坝水流的三维模型。此外,还执行了两个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组合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帮助下,确定了洪水区域和洪水时间,这将有助于从危险区域疏散人员。

 

图:模拟溃坝水流的示意图,与试验相对应。

 

图:溃坝水流过程中不同时间水界面的二维变化(t=0.22s,t=0.32s,t=0.52s,t=0.76s)。

 

图:不同时间梯形障碍物溃坝过程中水界面的二维变化(t = 1.9 s,t = 2.8 s,t = 3.3 s,t = 3.68 s,t = 4.74 s,t = 6.68 s)。

 

图:溃坝期间水位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t=1.9 s,t=2.8 s,t=3.3 s,t=3.68 s,t=4.74 s,t=6.68 s)

文二:

 

严寒地区混凝土坝泡沫聚氨酯保温长期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

摘要:

环境温度是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失效的关键因素。为了防止热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拱坝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进行了长期保温的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首先,基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层和表面保温层的热发射系数等效思想,提出了混凝土-聚氨酯复合结构的等效模拟单元及其计算方法。其次,在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对一座87.5m高的混凝土重力坝——响洪店大坝进行了现场试验。深入比较了设置聚乙烷保温层前后坝体温度场和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然后,在建立西北某混凝土拱坝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发泡聚氨酯层的保温效果。由此,对严寒地区不同典型温度荷载下聚氨酯保温层在不同破坏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保温层在所有条件下都能使混凝土坝体的温度变化范围降低30%以上,在某些位置甚至降低90%。因此,大坝温度引起的水平位移分量从10.80mm大幅下降到2.34mm,对年水平位移的贡献率从75.11%下降到36.23%。在低温和寒潮的共同影响下,绝缘层断裂会导致相应区域的拉应力急剧增加。在小断裂条件下,断裂区的拉应力从3.69MPa增加到7.57MPa;而在大破坏条件下,拉应力增加到8.68MPa,超过了混凝土材料的最大拉应力。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将发生开裂破坏。由于大坝混凝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隔热材料,在隔热层未破坏的区域,应力场变化不大。

 

图:混凝土、保温层与环境换热过程示意图。

 

图:铅垂仪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混凝土坝中温度计、铅锤和保温层的布置。

 

图:拱坝和坝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文三:

 

多级保护柱对溃坝过程中水波传播和压力分布的影响: 数值模拟

摘要:

本文考虑了不可压缩流体、沉积物和固体颗粒碎屑在溃坝时的行为。基于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ω湍流模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VOF(流体体积)方法对流体和沉积物进行模拟。为了模拟水和沉积物的运动,结合了牛顿和非牛顿模型。还考虑了水流对固体颗粒和移动沉积物传输的影响。为了确信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此外,应用一个已验证的数学模型,在考虑多层次保护的情况下,对具有河床景观的坝体溃坝过程中坝后流体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在圆柱柱和无圆柱柱的情况下,水流施加在下游附加坝上的压力。由于柱子阻挡了固体颗粒的路径,施加在额外堤坝上的压力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不会发生潜在的溃坝,如果发生了,则损失最小。这种配置模仿了一种强大的多级保护系统,可用于防止大坝故障的严重后果。

 

图:实验装置控制点的不同观点和方案。

 

图:四个点的水位测量时间序列。

 

图:在某些时间点,无圆柱和有圆柱的溃坝流传播的三维过程。

文四:

 

基于神经网络和数值模拟的坝址地应力和岩石损伤特征反演方法——以实例研究

摘要:

在中国西南的山区和峡谷地区,该地区已建有多座水电站。它是国家水电能源开发的主要基地,但受地质结构和地表侵蚀的影响,该地区的地应力环境更加复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实测地应力数据与数值计算之间的关系。因此,可用于分析溪洛渡地区大规模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和区域地质体在地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溪洛渡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应力实测资料。结果表明,该区地表风化现象明显,应力环境复杂。深度对地应力水平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利用实测地应力数据对遗传算法BP人工神经网络(G-P)方法进行训练。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神经网络算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工程区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将实测、数值分析和神经网络反演相结合的方案是可靠的;深度是影响溪洛渡地区最大水平应力值的重要因素;在地应力作用下,地质体裂隙相对发育,蓄水期前形成三种类型的原始蓄水和流动空间;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空间包括石灰岩裂隙、玄武岩裂隙和斜坡裂隙含水层;库区蓄水后,库水通过垂直裂隙向下输送,最终库水与地下水形成水力联系。蓄水后,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发生变化。

 

图: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区域地质构造。

 

图:数值模拟。

 

图:主应力图仅考虑重力应力因子。

 

图:最大水平主应力分布特征。

文五:

 

Artvin大坝水库滑坡诱发冲击波的经验建模和三维数值模拟

摘要:

由于土耳其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大坝和水力发电厂的建设数量显著增加;>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建造了250座大坝。因此,在施工期间和施工后,由于水库附近的山体滑坡,出现了各种工程问题。通常,二维(2D)和三维(3D)经验方程已被用于计算滑坡诱发脉冲波的物理性质和传播;然而,基于三维模拟的方法很少被使用,尽管它们可以使用详细的地形数据更好地模拟大坝水库的复杂几何形状。因此,在本研究中,利用Artvin Dam水库(土耳其东北部)古滑坡的数据,对脉冲波的潜在产生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并将结果与经验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抗剪强度折减分析(FEM-SSR)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建立正确的传播模型后,使用具有不同输入参数的方程和基于3D数值分析的模拟来评估冲击波的特性。在使用FLOW-3D软件创建的美国模型中,“漂移通量模型”用于模拟可能的滑坡。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与流体体积(VOF)模型一起用于自由表面建模技术,以模拟波浪的产生。粘性流的重新归一化群模型(RNG)和流体-流体耦合条件的k-ε湍流模型被用作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从所提出的经验方程和三维数值分析中获得的值并不相似。因此,如果储层几何形状非常复杂,波浪传播距离超过几公里(如本研究所示),则应进行高度详细的工程地质研究,以准确定义边界条件,并进行三维数值分析,以构建冲击波模型。

 

图:(a) 研究区域的位置图,(b)哈武兹鲁古滑坡坡脚的视图。

 

图:研究区域的地质图。

 

图:压力计测试结果取决于深度。

 

图:直接和完全自由的径向波向坝体的传播(a和b)以及脉冲波的重要控制参数(c、d和e)

 

图:有限元模型中控制参数、储层和对岸几何形状的视图。

 

图:通过FLOW-3D(包括添加的原始STL几何形状)对0和35s之间的滑坡诱导的脉冲波形成模型的模拟的示例性结果。

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断裂湍流理论自动驾驶材料FLOW-3D数字孪生控制试验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01
最近编辑:15小时前
江野
博士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获赞 56粉丝 83文章 15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虚单元法(Virtual Element Method)前沿研究分享

文一: Timoshenko 梁的一种无锁定虚元方法摘要:从Beirão da Veiga等人(2013)对弹性固体的贡献开始,虚拟单元法(VEM)为结构和固体力学问题的离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有趣的是,虚拟单元法还允许重新审视与有限元具有相同形状的不同单元的构造。这甚至适用于桁架和梁等一维结构。在这里,我们研究了Timoshenko梁的虚拟单元发展,这令人惊讶地导致了锁定自由的、在线性范围内甚至精确的Timoshenk梁单元的直接公式。这些单元可以很容易地合并到经典的有限元代码中,因为它们与梁的有限元具有相同数量的未知数。该公式允许使用Reissner(1972)中提供的公式来计算经历大挠度和旋转的非线性结构问题。 图:梁在恒定线荷载作用下与相关单元自由度的关系。 图:线性变化线荷载下的梁。 图:(1st/2nd和(2nd/3rd)插值的两种不同虚元公式的收敛行为。 图:(a) 具有垂直荷载的框架和(b)离散化。 图:负载偏转,包括咬合。文二: 有限应变应用中的无稳定虚拟单元法摘要:本文针对二维可压缩超弹性材料,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稳定度较高的虚拟单元方法。与最传统的虚拟单元公式不同,该方法不需要任何稳定性。主要思想是修改虚拟单元空间,以允许计算高阶多项式𝐿2梯度的投影。在此基础上,可以直接得到刚度矩阵,极大地简化了分析过程,尤其是对于非线性问题。考虑了超弹性材料,解决了一些基准非线性问题,验证了无稳定虚拟单元法的性能和准确性。 图:几何非线性分析中的参考配置和当前配置。 图:一阶和二阶虚拟单元。 图:多边形单元的三角剖分。 图:具有不同网格的库克膜问题的初始配置。 图:具有非凸单元的不同网格垂直位移的变形形状和轮廓曲线。 图:具有不同大小的非结构化多边形网格。 图:通过不同网格的无稳定VEM获得的数值解。文三: 不可压缩和不可扩展问题的混合虚拟单元公式摘要:在弹性材料的数值模拟过程中,锁定效应可能是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应变。这些影响源于体积约束,例如底层材料类别的不可压缩性或各向异性影响。一种特定的解决方案策略是采用混合配方,该配方提供针对手头特定锁定现象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虽然这种解决方案策略通常是强大的,但其一个缺点是,所提供的克服锁定的策略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拓扑类型的有限元,从而丧失了通用性。相反,虚拟单元法(VEM)从定义上受益于在元素级别允许任意元素形状和节点数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为低阶模拟的虚拟单元法制定了多种处理超弹性材料锁定现象的方法。在VEM中实现多场混合原理的关键因素是每个场只考虑一个常量变量和整个虚拟单元上的一个相应拉格朗日乘子。因此,稳定贡献利用混合公式,但与虚拟单元的投影部分共享单元常量变量。这种相当简单的实现策略的直接结果是将强大的混合公式与能够处理一般单元形状的计算方法相结合。所提出的公式在计算力学的标准示例以及也使用非结构化网格的特定计算工程应用中关于结构化网格进行了测试。 图:二维冲压问题:原理图设置;Mooney-Rivlin型高度不可压缩各向同性材料行为的b VEM Q1 CoJP预测。 图:二维和三维库克膜问题的示意图设置 图:具有横向各向异性Neo-Hookean材料定律的二维Cook膜问题的变形构形。 图:具有横向各向异性Mooney-Rivlin材料定律的三维Cook膜问题的变形构形。 图:具有100个晶粒的结晶微观结构的网格。 图:负载下的二维双夹紧补片问题。VEM Q1 TrJP预测的结果。 图:多尺度方案的示意图:微观计算问题的局部化和均匀化。文四: 计算各向异性晶体塑性的虚拟单元摘要:在这篇文章中,将具有线性模拟的虚拟单元法(VEM)应用于微结构环境中的计算晶体塑性框架。此外,基于张量变形测度和结构张量的不变公式,对底层晶体结构的立方弹性各向异性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各向异性能量贡献。各向异性弹性公式在小变形的极限下恢复了立方体材料的弹性张量结构。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稳定退化公式,该公式完全基于问题的耗散响应。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了VEM在晶体塑性框架中锁定现象方面的稳健性和性能,当与经典有限元方法的解进行对比时。进一步的例子研究了VEM在晶体塑性框架内的性能和电流限制,当应用于结构化元件拓扑和柔性元件拓扑的异质微结构时。 图:示意图。 图:由均匀化杨氏模量的Reuss估计加权的定向杨氏模量的图形表示。 图:三维库克膜问题的几何和加载设置图解。 图:(a)、(b)的等值线图:纯弹性响应的等效von Mises应力分布;(c) ,(d):弹塑性响应的累积塑性剪切分布。 图:(a)-(c)旋转角度预测图解;(d) –(f)旋转角绝对值的差异,由VEM和FEM在正方形2D域的纯剪切变形后预测,由四边形单元离散。 图:具有300个晶粒的有限条域的图解,通过(a)VEM-VO方法进行网格划分;(b) FEM-O2方法;(c) 单个晶粒的方向颜色图例。单个颗粒的颜色是针对旋转角度获得的三种颜色的混合。 图:悬臂梁域图示为(a)示意图;(b) 粗网格,将单个六面体元素视为单个晶粒;(c) 精细网格域。 图:含软夹杂物的晶体试样及其网格。文五: 非协调网格三维接触问题的虚拟单元法摘要:虚拟单元法非常适合于不一致网格的问题,因为可以在虚拟单元边界处插入节点以获得一致的网格结构,而无需改变单元的模拟。接触条件可以用于不同的执行策略。这种特征也可以用于三维接触问题。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框架,包括重新网格策略,它可以产生一致的网格。将显示3D中的各种数值示例,包括接触贴片测试和赫兹接触等标准情况。 图:联系边值问题。 图:参数空间中的三角形(左)和三维欧氏空间(右)。 图:节点到曲面的离散化。 图:接触片在接触界面测试网格的边值问题。 图:节点到节点和节点到曲面接触的修补程序测试。 图:在接触界面上与不匹配的三角形和四面体进行节点到节点的接触。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