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一文学会做谐响应分析

17小时前浏览8

 本文思维导图概括如下:


   


01


谐响应分析核心概念


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是一种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简谐(正弦)载荷作用下稳态响应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计算结构在周期性载荷下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响应,并分析其频率特性。    


谐响应分析在以下三个假设的前提下进行:


1. 假设载荷为简谐信号

即外载荷是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具有固定的频率和幅值。

   

2. 线性系统假设

即假设结构是线性的(材料线性、小变形、接触条件不变等),因此响应频率与激励频率相同。      

3. 稳态响应假设

即忽略瞬态过程,只计算系统达到稳定后的振动状态。      



02


谐响应分析的典型应用场景


在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应用到谐响应分析的主要场景如以下几个:


1.旋转机械的振动分析      
例如电机、涡轮机、泵、风扇等设备,由于转子不平衡或周期性力作用,会产生固定频率的激励,谐响应分析可预测结构的共振风险。    

   
2.受周期性载荷的结构      
如桥梁受车辆周期性载荷、船舶受波浪载荷、建筑受风载(涡激振动)等。    

   
3.共振频率验证      
在模态分析找到固有频率后,通过谐响应分析验证结构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响应幅值,避免共振。    

   
4.振动传递问题      
分析振动如何通过支撑、连接件传递到其他部件(如发动机支架对车身的振动影响)。    

   
5.声学耦合分析      
  声压载荷引起的结构振动(如扬声器膜片、飞机舱壁的声疲劳)。    

   

03


何时选用谐响应分析


除了如上所述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外,在遇到工程问题时,我们如何判断能否用谐响应分析来解决的,主要靠以下几个因素来判断:

1.载荷特性:

分析载荷是否是简谐的(如正弦波),或可分解为多个简谐分量(通过傅里叶变换),或者简化为简谐波后对实际问题的影响大不大。      

2.频率范围明确:

关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响应(如0-1000Hz)。      

3.稳态响应需求:

工程问题中瞬态效应的影响有多少,是否可以忽略瞬态冲击效应而只研究长期稳定的振动行为。


04


谐响应与其余动力学分析的区别


对于其他动力学分析来说,他们与谐响应分析的主要区别如下:    
  • 模态分析:仅提供固有频率和振型,不涉及外载荷。        

  • 瞬态分析:适用于任意时变载荷(如冲击、随机振动),但计算成本高。        

  • 随机振动分析:针对随机载荷(如路面激励),载荷用功率谱密度(PSD)描述。


05


谐响应在ANSYS中的实施步骤


在ANSYS Workbench 软件中有单独的谐响应分析模块,名为HarmonicResponse”。

谐响应的求解有两种方法:完全法和模态叠加法。


  • 完全法类似于使用静力学方程直接求解;

  • 模态叠加法是在模态振型上进行线性叠加求解。计算速度相比完全法更快,但是不能加载全部类型的边界条件(如给定位移的边界),也不能进行完全阻尼类型的分析。


一般的工程应用中使用模态叠加法计算的较多。下面跟着我花5分钟来进行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计算吧。

模态叠加法的主要分析流程如下:

   

1. 材料定义

首先输入材料的属性,在模态分析中,材料的密度是必须输入的,谐响应分析零件的刚度和强度,因此,弹性模量,泊松比,也是必须输入的材料属性。

文中以材料库中默认的结构钢来举例

   
2. 模态分析加载    
模态分析必须输入的加载就是约束条件,如果是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如结构中的螺栓连接的)则需要输入载荷。    
模态分析的输出为前10阶频率和振型。    
   

   
关于模态分析的介绍不了解的可以参考如下两篇文章:    
影响模态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模态分析过程及结果评价方法    

   

3.谐响应分析设置

对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分析,模态频率的选取范围非常重要。程序默认要求模态需要覆盖1.5倍的固

有频率,如没有达到会提出警告。

如下图所示:

   

对于不能确定频率的谐响应分析,必须按照1.5倍以上的频率范围关系来定义模态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面计算得到的10阶频率为3966Hz ,因此定义谐响应的频率范围为0—2500Hz,整个频率范围分为10份。


阻尼系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果不考虑阻尼效果(默认的阻尼系数为0),共振峰值处会产生不合理的极大值,阻尼参数设置来自测试数据,也可以通过反算分析进行试算,获得合理的阻尼参数。本次输入0.02作为初始系数。


   


谐响应的输入条件为一个简谐波的载荷。文中的例子为-3000N 的幅值,0°的相位角。由于是模态叠加法的计算,在模态分析中已经有约束,这里不再重复设置。

   

   

4.谐响应分析结果后处理

谐响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依据计算结果的频率相应图得到幅值峰值频率,再用其对应频率来查看相位、应力、变形等其他结果。

频率响应(扫频结果)

   
相位响应    
   


应力结果@2500Hz

   

变形结果@250Hz

   


4.谐响应分析结果后处理

对于变幅杆,通常需要确认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位差。因此可采用基于路径定义变形的方式来确定。

在“Model"中右击Insert插入”Construction Geometry",再右击Insert插入"Path",定义路径的起始点坐标,如下图所示。建立路径。

在后处理中插入变形云图,可以看到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位移偏差。

06


总结


总之,谐响应分析是评估结构在周期性载荷下动态性能的高效工具,尤其适用于避免共振和优化振动控制的设计场景。

但要注意如下两点

1. 若结构存在非线性(如接触、塑性变形),需谨慎使用谐响应分析(通常需转为瞬态分析)。  

2.阻尼参数对结果影响显著,需合理设置。  


来源:CAE十级退堂鼓
Workbench静力学振动疲劳非线性旋转机械船舶建筑电机材料螺栓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6
最近编辑:17小时前
lalalahu~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4粉丝 20文章 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ANSYS Workbench 五种接触算法详解

本文摘要(由AI生成):本文主要介绍了ANSYS中五种接触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包括罚函数法、一般拉格朗日法、增广拉格朗日法、多点约束法和梁约束法。罚函数法是默认算法,适用于各类非线性接触,但精度依赖于接触刚度和穿透量。一般拉格朗日法将接触压力作为一个自由度,不需要计算接触刚度和穿透量,但计算速度较慢。增广拉格朗日法在罚函数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附加项λ,可以降低接触压力对接触刚度的敏感性,但计算时间加长。多点约束法适用于绑定接触和不分离,但需要仔细检查计算结果。梁约束法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添加无质量的梁进行联结,只适用于绑定接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接触算法。在使用ANSYS中经常会遇到两个零件的接触情况,ANSYS中提供了五种接触算法,分别为罚函数法,一般拉格朗日法,增广拉格朗日法,多点约束法,梁约束法如下图所示,在Mechanical界面中进行接触设置时,默认的设置是ProgramControlled,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况来选择更适合的接触算法一、罚函数法PurePenalty:罚函数法是ANSYS中的默认算法,适用于各类型的非线性接触(Frictional,Frictionless,Rough),是相对于其他几种非线性算法中较为经济的一种算法罚函数是将零件之间的接触假设成两个节点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来求解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压力FNormalFNormal=KNormalxpenetration其中,KNormal为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xpenetration为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穿透量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这种算法的精度较依赖于接触刚度和穿透量的大小。在实际情况下,两个零件表面是不会有穿透的,这是一种为增强收敛性而进行的数值近似方法,因此,穿透量越小,计算结果精度越高,但同时收敛性较差因此在使用罚函数算法的时候,需要仔细检查接触面的穿透量二、一般拉格朗日NormalLagrange一般拉格朗日算法在将接触压力作为一个自由度来满足接触兼容性。因此它不需要计算接触刚度和穿透量来计算接触压力,而是将他看做一个自由度,于是,有如下两种情况:零件不接触零件接触在计算过程中,这两种极限的情况会导致计算震荡剧烈从而较难收敛,但是一旦可以算收敛,由于这里没有假设零件之间的穿透,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另外,拉格朗日法需要使用直接求解器来求解,计算速度较慢从下图可以看出,一般拉格朗日和罚函数在处理接触状态时的区别:三、增广拉格朗日AugmentedLagrange增广拉格朗日是在罚函数的方法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他与罚函数法类似,但是在计算接触压力时,引入了附加项λFNormal=KNormalxpenetration+λ引入了λ之后,可以看出接触压力对于接触刚度的敏感性降低,更利于在给定的接触刚度较大的时候收敛,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精度,但同时也会造成收敛时间加长四、多点约束法MPC:多点约束法适用于绑定接触(Bonded),不分离(Noseperation)。他在接触面间添加一个联结使两个面之间不出现分离。若两个零件的几何模型间有缝隙,那么需要在计算结束之后仔细检查计算结果,以免出现计算出错多点约束法适用于大变形开关开启的计算五、梁约束法BeamContact:梁约束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添加无质量的梁进行联结,这种算法只适用于绑定接触(Bonded)总结:对于线性接触的两种计算方法,由于是线性计算,其收敛性都比较好,计算速度也较快。对于三种非线性接触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从计算精度和收敛性上的排序为:收敛性:罚函数>增广拉格朗日>一般拉格朗日精度:一般拉格朗日>增广拉格朗日=罚函数计算时间:一般拉格朗日>增广拉格朗日>罚函数但对于个别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对比。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使用程序控制来尝试计算,之后再根据计算结果和计算时间的评估来决定使用哪一种接触算法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