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锁定未来三年!宁德时代拟向嘉元科技采购不低于62.6万吨电池材料!

4小时前浏览11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随着新能源发展提速,锂电巨头也在加码供应链的保障。11月5日晚,嘉元科技(688388)公告称,公司与宁德时代(300750)在宁德市正式签订了《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涉及铜箔、负极集流体材料等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供应。

根据框架协议,在现有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业务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嘉元科技在相关方面满足宁德时代要求的前提下,宁德时代根据实际需求,将嘉元科技作为铜箔产品的优选供应商。


同时,双方同意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新型电池用负极集流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用铜箔)的供应、研发、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就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产品,嘉元科技在相关方面满足宁德时代要求的前提下,宁德时代将嘉元科技作为该新产品的优选供应商。

图片

嘉元科技研发中心

框架协议还显示,宁德时代根据经营情况,计划向嘉元科技采购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嘉元科技应确保按照合计不低于62.6万吨(2026年—2028年)产能的要求,优先保障宁德时代产品需求,并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方案。

(参照当前主流铜箔10.6万元/吨(含税)的市场均价,该合作对应产值高达 660 亿元左右;若以宁德时代 2026-2028 年电池出货量预期(1TWh、1.2TWh、1.4TWh)推算,该订单占宁德时代同类材料需求的比例约 25%。

图片

另外,双方还同意,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市场情况,经协商一致,调整和增加合作的内容。对《框架协议》约定的合作内容,双方应当以《框架协议》为前提,另行签署采购合同、订单、开发协议或者其他具体项目协议。


据悉,嘉元科技主要从事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覆铜板(CCL)、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电解铜箔年产能达到13万吨以上。

图片

2025年前三季度,嘉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归母净利润4087万元。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扭亏的原因包括:今年以来,公司销售订单同比增加,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快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推动HVLP等高端电子电路铜箔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

图片

嘉元科技表示,此次签订《框架协议》将有助于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供应链优化等多个层面实现深度协同。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宁德时代提供更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支持,促进双方业务共同发展。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电路电子新能源材料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2
最近编辑:4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本科 | 技术总监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9粉丝 224文章 26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锂电池又热了!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第一的欣旺达,再砸161亿押注固态电池!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11月08日 星期六锂电池行业又火起来了!截至 2025 年 10 月 30 日,已有 89 家相关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前三季度合计营收约 7800 亿元,同比增长 13.5%;净利润合计 682 亿元,同比大增 32.86%。单看 2025 年第三季度,这 89 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8.21%,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 55.41%。不过,行业热闹归热闹,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2025 年前三季度,欣旺达实现营收 435.3 亿元,同比增长 13.73%;净利润 14.05 亿元,同比增长约 16%。(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但往细了看就会发现,扣除那些和正常经营无关的损益后,欣旺达实际的净利润只有 10.15 亿元,同比还下滑了 12.74%。净利润下滑的同时,欣旺达的资本动作却没停:7 月末刚正式提交港股申请书,紧接着就和理想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出资比例各占 50%。这就让人好奇了,净利润下滑是不是意味着欣旺达不行了?这一系列资本操作背后,它到底在布什么局?其实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不一样,欣旺达的核心业务是消费电池。早年间,它和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ATL 达成合作,还成功挤进了苹果供应链。有了苹果这个 “金字招牌”,华为、OPPO、vivo 这些国产品牌也纷纷抛来橄榄枝。根据行业数据,2024 年欣旺达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达到 34.3%,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可好景不长,2022 到 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年下滑,虽然 2024 年起在 AI 技术驱动下有所回升,但消费电子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这就意味着,欣旺达的消费电池业务快要触到成长天花板了,而且这种迹象已经显现出来。从公司港股招股书能看到,2022 年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消费类电池的平均售价从 66.2 元 / 只慢慢降到了 46 元 / 只;同期产能利用率也从 94.2% 降到了 84.3%,这说明有部分产能被闲置了 —— 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推高单位固定成本,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说到这就有个矛盾的点了:欣旺达消费类电池的毛利率,竟然从 2022 年的 13.79%,涨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的 19.63%,眼看就要突破 20%。(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核心原因就是欣旺达从技术上要利润。2018 年的时候,公司消费电芯的自供率还不足 10%,2021 年涨到 30%,2024 年进一步提高到 40% 左右。要知道,外购电芯生产的消费类模组,和自供电芯的毛利率差了约 7.4 个百分点。除此之外,AI 应用让移动智能终端更耗电,对消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更高了。为此,欣旺达引入了高电压技术和高硅技术,加大了电池里硅的掺量 —— 硅基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 4200mAh/g,能大幅提升电池性能。所以说,就算消费电池行业成熟了,欣旺达不仅稳坐行业第一,还能稳住盈利,这就是它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的核心竞争力。而真正拖慢公司利润增长的,是更具战略意义的动力电池业务。和宁德时代、比亚迪主攻纯电(BEV)路线不同,欣旺达选了技术门槛更高的混合动力(HEV)电芯。HEV 电芯对寿命、快充的要求更严苛,虽然起步难,但欣旺达很快打开了局面 ——HEV 装机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第一,2024 年更是冲到了全球第二。但客观来说,HEV 的市场容量还是比 BEV 小。2024 年 1-8 月,全球 BEV 销量 640 万辆,HEV 销量 583 万辆。再加上动力电池市场是寡头垄断格局,欣旺达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比不上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截至 2025 年 8 月,它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只有 13.76GWh,市占率还不到 4%。(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欣旺达只能 “以价换量”:2024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 25.3GWh,比 2022 年翻了一倍,但平均售价从 1.1 元 / Wh 降到了 0.6 元 / Wh,毛利率也比同行低。说白了,动力电池业务撑起了营收规模,却拖累了整体利润。也正因为如此,欣旺达开始向下游 “联姻”,和理想汽车成立合资企业,从单纯的供应商,升级成了共享利润的合伙人。这步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锁定订单 —— 稳定的订单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而规模效应又是改善毛利率、走出亏损的关键。毕竟现在锂电行业的竞争,早就不是单个公司之间的比拼,而是供应链生态体系的较量,比如国轩高科和大众、宁德时代和上汽集团都是这么玩的。目前,欣旺达的车企客户已经覆盖了理想、零跑、吉利、东风、雷诺日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如果说和理想的合资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那么欣旺达在固态电池上的押注,就决定了它未来的 “增量空间”。就在 10 月 30 日,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全固态电池 ——“欣・碧霄”,从披露的技术细节来看,这款电池的性能相当有潜力。首先,它的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比国轩高科的金石全固态电池(350Wh/kg)、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300Wh/kg)都高。(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其次,原料上采用了 2700mAh/g 的纳米化高熵硅负极材料,比容量是传统石墨的 7 倍以上,续航能力特别优越;更有前瞻性的是,公司已经做出了 520Wh/kg 锂金属超级电池的实验室样品,而金属锂被认为是终极负极材料。这背后是欣旺达构建的技术护城河:2020 年以来,公司累计研发费用高达 161.18 亿元,几乎是国轩高科的 2 倍。(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而构筑这条护城河,离不开长期、大规模的资本投入。这次赴港上市,正是欣旺达这场技术耐力赛的 “燃料”—— 一方面能带来资金活水,另一方面还能实现价值重估,提升融资效率。总结下来就是,锂电行业的竞争,拼的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技术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消费电池业务稳住了基本盘,和车企的合作锁定了供应链,押注固态电池又握住了未来成长的钥匙。欣旺达的棋局,从来不是为了争夺一城一池的胜利,而是在新能源的漫长跑道上,进行一场关于技术、资本与战略耐力的全面竞争。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