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电池又热了!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第一的欣旺达,再砸161亿押注固态电池!

6小时前浏览10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11月08日 星期六


锂电池行业又火起来了!

截至 2025 年 10 月 30 日,已有 89 家相关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前三季度合计营收约 7800 亿元,同比增长 13.5%;净利润合计 682 亿元,同比大增 32.86%。单看 2025 年第三季度,这 89 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8.21%,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 55.41%。

不过,行业热闹归热闹,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5 年前三季度,欣旺达实现营收 435.3 亿元,同比增长 13.73%;净利润 14.05 亿元,同比增长约 16%。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但往细了看就会发现,扣除那些和正常经营无关的损益后,欣旺达实际的净利润只有 10.15 亿元,同比还下滑了 12.74%。

净利润下滑的同时,欣旺达的资本动作却没停:7 月末刚正式提交港股申请书,紧接着就和理想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出资比例各占 50%。

这就让人好奇了,净利润下滑是不是意味着欣旺达不行了?这一系列资本操作背后,它到底在布什么局?

其实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不一样,欣旺达的核心业务是消费电池。早年间,它和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ATL 达成合作,还成功挤进了苹果供应链。

有了苹果这个 “金字招牌”,华为、OPPO、vivo 这些国产品牌也纷纷抛来橄榄枝。根据行业数据,2024 年欣旺达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达到 34.3%,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

可好景不长,2022 到 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年下滑,虽然 2024 年起在 AI 技术驱动下有所回升,但消费电子市场已经趋于成熟。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这就意味着,欣旺达的消费电池业务快要触到成长天花板了,而且这种迹象已经显现出来。

从公司港股招股书能看到,2022 年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消费类电池的平均售价从 66.2 元 / 只慢慢降到了 46 元 / 只;同期产能利用率也从 94.2% 降到了 84.3%,这说明有部分产能被闲置了 —— 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推高单位固定成本,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说到这就有个矛盾的点了:欣旺达消费类电池的毛利率,竟然从 2022 年的 13.79%,涨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的 19.63%,眼看就要突破 20%。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核心原因就是欣旺达从技术上要利润

2018 年的时候,公司消费电芯的自供率还不足 10%,2021 年涨到 30%,2024 年进一步提高到 40% 左右。要知道,外购电芯生产的消费类模组,和自供电芯的毛利率差了约 7.4 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AI 应用让移动智能终端更耗电,对消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更高了。为此,欣旺达引入了高电压技术和高硅技术,加大了电池里硅的掺量 —— 硅基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 4200mAh/g,能大幅提升电池性能。

图片

所以说,就算消费电池行业成熟了,欣旺达不仅稳坐行业第一,还能稳住盈利,这就是它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的核心竞争力。

而真正拖慢公司利润增长的,是更具战略意义的动力电池业务。和宁德时代、比亚迪主攻纯电(BEV)路线不同,欣旺达选了技术门槛更高的混合动力(HEV)电芯。

HEV 电芯对寿命、快充的要求更严苛,虽然起步难,但欣旺达很快打开了局面 ——HEV 装机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第一,2024 年更是冲到了全球第二。

但客观来说,HEV 的市场容量还是比 BEV 小。2024 年 1-8 月,全球 BEV 销量 640 万辆,HEV 销量 583 万辆。再加上动力电池市场是寡头垄断格局,欣旺达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比不上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截至 2025 年 8 月,它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只有 13.76GWh,市占率还不到 4%。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欣旺达只能 “以价换量”:2024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 25.3GWh,比 2022 年翻了一倍,但平均售价从 1.1 元 / Wh 降到了 0.6 元 / Wh,毛利率也比同行低。说白了,动力电池业务撑起了营收规模,却拖累了整体利润。

也正因为如此,欣旺达开始向下游 “联姻”,和理想汽车成立合资企业,从单纯的供应商,升级成了共享利润的合伙人。

这步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锁定订单 —— 稳定的订单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而规模效应又是改善毛利率、走出亏损的关键。毕竟现在锂电行业的竞争,早就不是单个公司之间的比拼,而是供应链生态体系的较量,比如国轩高科和大众、宁德时代和上汽集团都是这么玩的。

目前,欣旺达的车企客户已经覆盖了理想、零跑、吉利、东风、雷诺日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如果说和理想的合资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那么欣旺达在固态电池上的押注,就决定了它未来的 “增量空间”。就在 10 月 30 日,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全固态电池 ——“欣・碧霄”,从披露的技术细节来看,这款电池的性能相当有潜力。

首先,它的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比国轩高科的金石全固态电池(350Wh/kg)、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300Wh/kg)都高。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其次,原料上采用了 2700mAh/g 的纳米化高熵硅负极材料,比容量是传统石墨的 7 倍以上,续航能力特别优越;更有前瞻性的是,公司已经做出了 520Wh/kg 锂金属超级电池的实验室样品,而金属锂被认为是终极负极材料。

这背后是欣旺达构建的技术护城河:2020 年以来,公司累计研发费用高达 161.18 亿元,几乎是国轩高科的 2 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等公开资料)

而构筑这条护城河,离不开长期、大规模的资本投入。

这次赴港上市,正是欣旺达这场技术耐力赛的 “燃料”—— 一方面能带来资金活水,另一方面还能实现价值重估,提升融资效率。

总结下来就是,锂电行业的竞争,拼的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技术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消费电池业务稳住了基本盘,和车企的合作锁定了供应链,押注固态电池又握住了未来成长的钥匙。

欣旺达的棋局,从来不是为了争夺一城一池的胜利,而是在新能源的漫长跑道上,进行一场关于技术、资本与战略耐力的全面竞争。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电子新能源消费电子理论材料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2
最近编辑:6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本科 | 技术总监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9粉丝 224文章 26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小鹏高管硬核表态!磷酸铁锂电池最安全!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小鹏汽车动力总成高级总监 @XP-Jacky 发文,回应了电池安全性等问题。他表示,小鹏 99% 的新车已采用磷酸铁锂技术,从创业至今保持了磷酸铁锂电池零自燃的安全纪录,这份底气来自技术。小鹏用了五年,完成了电池包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研,所有电池均按国标 10 倍加强设计,确保热失控后 24 小时不起火、不爆炸。他透露,小鹏的 5C 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凭借“超强物理防护、AI 软件安全赋能”两大领域的技术突破,在充电速度提升 30% 的同时,从根源上杜绝自燃风险。小鹏 X9 即将推出的全系标配 5C 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不仅实现 2000 次循环衰减无感,能耗管理更是做到混动 MPV 里最低,16.5 度 CLTC 百公里电耗,2.53 升的 WLTP 百公里综合油耗。今天中午,小鹏汽车公布了小鹏 X9“超级增程”车型的电池信息,新车号称电池界的“六边形战士”,全球首发 63.3 度超快充磷酸铁锂增程大电池。根据官方介绍,该电池纯电续航 452km,市内通勤一周仅需充电 1 次;支持 800V+5C 超充倍率,10 分钟充电 313km;循环次数超 2000 次。安全层面,其具备液冷恒温无热蔓延磷酸铁锂电池包 + 4-3-4 立体安全防护框架 + IP68 级防水 + AI 24h 电池医生 + 提前满足 2026 年新国标。材料先天优势:热稳定性的本质差异从化学特性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天生具备安全基因。其正极材料的橄榄石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稳定性极强,热失控触发温度高达 800℃,而三元锂电池的这一数值仅为 200℃左右。在针 刺测试中,三元锂电池 10 秒内即可达到 400-600℃峰值温度并引发爆燃,而磷酸铁锂电池 2 分钟后温度仅升至 300℃,且仅产生烟雾无明火,能为乘员预留充足逃生时间。这种先天优势在实际场景中尤为关键。数据显示,夏季高温暴晒后,三元锂电池起火风险显著上升,而磷酸铁锂电池在颠簸、碰撞等意外中受损引发短路的概率更低。小鹏选择该路线,正是瞄准了其材料层面的安全冗余。结构工程突破:能抗步枪射击的电池包如果说材料是基础,小鹏的结构设计则将安全性能推向新高度。其电池包采用4-3-4 立体安全防护框架,通过 “横向 4 层缓冲、纵向 3 重隔绝、底部 4 级防护” 的设计,实现侧碰抗压 80 吨、底部抗冲击 2000J 的强度,相当于能承受步枪 10 连发的冲击而不破损。配合 800V 高压平台的液冷恒温系统,小鹏电池包实现了全温域热稳定性控制。即便在 - 30℃低温或 60℃高温环境下,电池温度波动可控制在 ±2℃内,从物理层面阻断热失控蔓延路径。这种设计使其提前满足 2026 年新国标的五项核心要求,包括绝缘电子测试、挤压不起火等硬指标。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