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x330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9165041423917760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一个普通学校、普通专业的女生,没有学霸光环,也不是竞赛大佬,但我还是顺利保研上岸了。
我做对的那一步,其实是在高考后填志愿时,就找了一个靠谱的保研规划师 ,帮我提前做好了整个大学四年的路线图。
而我的很多同学,直到大三才开始焦虑“是不是能保研”,才开始看什么叫夏令营、什么叫推免系统,可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我为什么大一就开始规划保研,为什么我觉得“自摸”不如“借力”,以及大一大二最值得做的几件事。
 很多人以为保研是“大三的事”,但其实,高考一结束、填志愿那一刻,你选择的学校、专业,就决定了你未来能不能参与保研。
我当年本来填的是一所“热门985”,但在和保研规划师一对一聊完后我才发现:
“很多名校表面光鲜,但推免比例其实很低。 
而一些‘低调但实力强’的学校,推免比例反而更高、导师更愿意招人、竞争也相对温和。”
最终,我选择了一所保研名额相对多、夏令营活跃度高的“双一流”高校。事实证明这是我上大学前最重要的一次决策。
我当年参考的那份【保研友好高校名单+推免数据表】,现在更新了。
 很多人会把大一当作“适应+混日子”的阶段,我一开始也以为可以先放松一下。
但后来我意识到,你大一能不能打下好基础,直接决定你有没有保研的资格线。
我大一做了以下几件事:
稳住绩点
尽早过四六级
选修科研导论课
关注夏令营制度和申请条件
大一做得好,大三才不会一脸懵;
 大一耽误了,大三再努力也只能感叹“为时已晚”。
我自己整理了一份【大一保研路线图】,包括绩点、英语、科研起步建议,也有目标夏令营开放节奏表。
相比大一的打基础,大二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阶段。
我在大二做了这几件关键的事情:
正式确定目标院校、目标导师
参加大创、挑战杯 、数模 等项目
开始打磨简历和自我介绍
模拟夏令营答辩
也是这个阶段,我更加体会到:如果没有专业的引导,很多人真的连材料格式、时间节点都搞不清楚。
我当时就找规划师每个月做一次进度对齐,不像周围的同学每次都在“临时报名、临时补材料、临时写简历”,错过了很多本可以上的夏令营。
我把我大二阶段使用的【保研时间表+夏令营申请清单】整理成了一份excel,有模板也有填好的样本版。
我真的见过太多同学因为踩雷而与保研无缘:
相比之下,我能上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在大一大二阶段就有人告诉我“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这不是走捷径,而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自己只管认真执行。
目前这边有一份【保研1v1定位规划服务】正在开放免费预约,
 可以结合你的院校、专业、绩点、竞赛等维度做匹配分析,还能拿到一份
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不是为了“显摆保研成功”,而是因为太多学弟学妹在问我“学姐我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吗?”
我的回答永远是:准备得越早越不焦虑,越晚越只能看运气。
我从填志愿那一刻就开始保研规划,大一打基础,大二发力,大三收割。中间有过迷茫,但从不后悔。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聪明人不会靠撞运气,而是靠提前做准备。”
如果你也是:
都欢迎你来找我聊聊,我能发你我当年用过的资料,也可以帮你对接到靠谱的保研规划师做一次免费1v1评估。希望你也能早日少走弯路,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