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分享一个氢能宝藏网站

8小时前浏览1
大家晚上好呀,分享一个氢能领域的宝藏网站,在这里你可以查询到你所想了解的知识。网站地址是这个。
网站地址:https://h2tools.org/contact-us
大家可以看看,里面的内容很全。
每天我觉得除了分享氢能外,我打算专门再开设一个兴趣板块,主要是看各个行业的研究进展。
今日话题:

独家:21 世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这篇文章是《自然》新闻团队对 21 世纪发表的 25 篇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的分析结果:


  1. 科学突破与高引用论文不匹配

    :21 世纪前 25 年有很多重大科学突破,如 mRNA 疫苗、CRISPR 基因编辑、希格斯玻色子发现、引力波首次测量等,但这些进展未在 2000 年以来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体现。  
  2. 高引用论文的特点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多关于人工智能发展、提高研究或系统评价质量的方法、癌症统计、研究软件等。2004 年关于石墨烯实验的开创性论文也是高引用研究之一。引用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方式,但高引用论文通常不是最著名科学发现,多为描述科学方法或软件的作品。  
  3. 数据库情况

    :有多个数据库跟踪学术引文,文档集和引文编号不同。《自然》选择五个数据库分析并采用中位数排名,这些数据库涵盖 21 世纪数千万篇论文。  
  4. 21 世纪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2016 年微软研究人员撰写的关于 “深度残差学习” 网络(ResNets)的报告是按此方法 21 世纪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ResNets 是人工神经网络,解决了信号多层耗散问题,其概念推动了 AI 工具发展。不过该论文并非被普遍认为引用次数最多,在不同数据库排名有差异,在五个选定数据库中其中位数排名最高 。  

消息来源:Nature期刊


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ACT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8小时前
气瓶设计的小攻城狮
硕士 从事IV储氢气瓶行业。
获赞 37粉丝 81文章 34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于氢安全,研究热点哪里?

氢安全研究目前也是行业的一大热点,但是具体热在哪里呢?让我们调取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数据。一、基础数据处理1.检索关键词2.提取相关前1000关于氢安全的文章,进行热力图制作。氢安全相关研究可视化图谱,基于文献数据绘制的。(当然对于博士同学或者硕士同学来说,综述论文中加可视化图谱,可以将论文提升一个台阶,可以让审稿人理清思路)图谱元素节点:图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点代表不同的关键词。例如“temperature”(温度)、“hydrogenconcentration”(氢气浓度)、“hydrogenrefuelingstation”(加氢站)等。节点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在相关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越高或重要性越强。连线: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关联。连线的粗细可能代表关联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粗,关联越紧密。主要关键词及关联温度(temperature):橙色大节点,是重要研究因素。与氢气的各种特性和行为相关,如氢气的存储、泄漏后的扩散等可能受温度影响。氢气浓度(hydrogenconcentration):浅蓝色大节点,与氢气爆炸(hydrogenexplosion)、着火(ignition)等危险事件紧密相关,是衡量氢安全的关键参数。加氢站(hydrogenrefuelingstation):红色大节点,是氢安全研究的重要应用场景,涉及加氢站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氢气生产(hydrogenproduction)、加氢站设备的安全性等。二、氢能泄漏检测技术研究增长分析(2016-2024)1.爆发式增长趋势:论文数量从2016年的2篇激增至2024年的62篇实现了**3000%**的惊人增长率(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8%)2022年起进入加速期,2022-2024三年贡献了总增长量的83%2.关键发展阶段:2016-2019年:技术探索期(年均3篇)2020-2021年:初步应用期(年发文量突破10篇)2022-2024年:爆发增长期(年均34篇,2024年占比达26.3%)3.里程碑节点:2022年:论文数量首次突破20篇,较前一年增长122%2024年:单年发文量(62篇)超过前8年总和(46篇)4.领域占比变化:占氢安全研究的比例从2016年的10.5%提升至2024年的26.3%2022年达到峰值占比24.4%,显示该年份泄漏检测成为最热门方向三、研究主题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结论核心主题持续增长:"Hydrogensafety"呈现指数级增长,从2010年的10篇增至2024年的48篇"Safety"和"CFD"等基础研究方向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约15%阶段特征明显:2010-2014年:基础研究阶段(CFD、Fastfilling等技术方法为主)2015-2019年:应用拓展期(Hydrogenstorage等储存技术兴起)2020-2024年:系统化阶段(Hydrogenrefuelingstation等基础设施研究激增)新兴研究方向:安全系统设计("Safetysystemdesign")混合输运技术("Hydrogen-mixednaturalgaspipeline")事故分析("Explosionaccident")船舶应用("Potentialshipboardhydrogenleaks")技术演进路径:年度热点变迁:2016-2018年:泄漏检测技术("Hydrogenleakage"增长300%)2019-2021年: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文献量翻倍)2022年后:数字孪生技术("Numericalsimulation"增长显著)未来趋势预测:基于近3年数据,以下领域可能成为新增长点:氢能船舶应用混合能源系统安全人工智能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极端条件下材料安全性研究建议重点关注:2020年后出现的新关键词相关文献交叉学科研究(如氢能与物联网、AI结合)标准法规类研究的政策影响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主题差异四、不同机构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分布:美国能源部(DOE)以70篇文献位居榜首,显示其在氢能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英国阿尔斯特大学(UlsterUniversity)以67篇紧随其后,表明其在氢安全研究的突出贡献中国石油大学(57篇)和武汉理工大学(49篇)代表了中国研究机构的重要参与机构类型分布:国家实验室/政府机构:美国能源部、欧洲联合研究中心等综合性大学:阿尔斯特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中科院等地域分布特点:欧美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能源部、阿尔斯特大学等)亚洲机构表现突出(中国、日本的多所大学)欧洲研究网络发达(多个欧盟联合研究机构上榜)五、氢安全研究整体增长趋势总体规模:全球氢安全领域总发文量达787篇(该数据集统计范围)美国以70篇领跑,英国(UlsterUniversity)67篇紧随其后国家/机构分布特征:前5名贡献者占比达39.3%(309/787),显示研究集中度较高中国机构表现突出:中国大学系统合计发文57篇(第3位)浙江大学等机构进入前10关键发现:欧洲集体优势明显:赫尔姆霍兹协会(德国)52篇欧盟联合研究中心41篇亚洲呈现"中日双核"格局:中国机构总发文量超120篇日本横滨国立大学41篇机构类型分析:国家实验室体系(如Sandia)占比约15%理工科强校(如TexasA&M)贡献率达35%专业研究机构(如ECJRC)占20%六、氢安全研究期刊分布核心发现绝对主导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以639篇发文量占据绝对主导,占总样本的49.8%(639/1284)该期刊发文量是第二名《Energies》(38篇)的16.8倍第二梯队期刊:学科分布特征:安全类期刊占比42%(ProcessSafety、LossPrevention等)能源类期刊占比38%(IJHE、Energies等)材料/化工类期刊占比20%新兴趋势期刊:《Sustainability》和《JournalofEnergyStorage》各10篇《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9篇显示氢安全研究与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深度融合七、氢能领域论文被引趋势关键拐点解析:2020年异常值:37篇论文实现3,075次被引,反映疫情后氢能研究热度骤升2017vs2019:相同被引量级下论文减少5篇,显示研究质量提升2022年下滑:论文数量激增至82篇,但篇均被引降至27次,暗示研究同质化趋势对比矩阵:学科发展周期判断:萌芽期(2008-2011):篇均被引稳定在45次左右成长期(2012-2016):2012年出现59.33的短期峰值成熟期(2017-2021):总被引量持续超过2,800次调整期(2022-):论文数量激增但影响力下降七、氢能领域作者被引分布特征核心分布特征:幂律分布验证:斜率-0.433显示存在明显长尾效应,前10%作者贡献了约63%的总被引量与典型幂律分布(-1.0)相比更平缓,反映领域处于发展期关键阈值分析:高被引作者集群现象:3位作者并列1639次被引,涉及储能安全研究前10作者被引差距达2倍,显示细分领域热度差异机构集中度:TOP10来自9个不同机构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