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司的市值大家有目共睹,员工的工资更是令人羡慕,随便一个工程师薪资都在1w以上。级别越高拿的越多,更别说管理者了,股权值多少钱,看大盘吧。拿20-30w的得人不用数,用镰刀割。
恰恰一些小的新能源公司急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陆续向大公司挖人。开出的条件也特别诱人。比如我一个朋友在C公司是6级技术员,到这边来以后就是8级工程师。工资翻了一番。有从byd过来的工资基本涨了50%。然而我认为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什么实际的价值。工艺和技术上也没有什么质的突破,一些质量问题也是频繁出现。
我想说的是公司花这么大价钱请来的其实并不是大公司的核心,因为这些大佬是没那么容易搬动的,请来的只是在大公司的一些基础员工,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见识和知识储备量要比土著要高,但这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
我认为各个公司的工艺流程大同小异,除非技术的变革能带来本质的变化,否则就是管理流程的建设和完善。然而这些外聘来的工程师了解大公司的流程,他们也希望用在小公司上,来彰显自己的价值。想法不错,但实际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些小公司的小团体现象太严重,外来几个工程师根本对他们构不成威胁,也就有了一言堂的说法。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公司来的抱着一腔热血,渴望做出成绩。最后都铩羽而归,以辞职告终。
随之来得就是小公司在继续招人,恶性循环,其实新能源电池行业就这么大,牌子搞臭了,产品做的再好也就臭了,也就出现的新能源行业用工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