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医疗输液泵电子电路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精准医疗

3小时前浏览10

医疗输液泵电子电路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精准医疗


     

     
图片    

       

       

       

       

       

       
image.png          
图片                

一. 国际行业标准                

图片                

         
图片            
国际标准ISO 14708            

         

·ISO 14708- 4:2022 是外科植入物中关于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标准,其中第4部分专门针对植入式输液泵系统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将药物输送到人体内特定位置的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特殊要求,为患者和用户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证。其中国家标准可参照:

GB 16174.1-2015,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通用要求

GB 9706.224-2021,体外输液泵,部分安全要求可类比


ISO14708-4:2022间接引用ISO 14117:2019,植入式输液泵需满足以下EMC测试

测试项目

标准依据

关键要求

射频辐射抗扰度

IEC 61000-4-3

在80 MHz~2.7 GHz频段,需耐受3 V/m或10 V/m场强(根据预期使用环境)

静电放电(ESD)

IEC 61000-4-2

接触放电±2 kV~±8 kV

空气放电±2 kV~±15 kV,设备需保持基本性能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

IEC 61000-4-4

电源端口±1 kV~±4 kV

信号端口±0.5 kV~±2 kV,不得导致程序错误或数据丢失

浪涌抗扰度

IEC 61000-4-5

电源端口±1 kV~±2 kV(线对地),设备不得损坏或永久性功能丧失

传导射频抗扰度

IEC 61000-4-6

150 kHz~80 MHz频段,3 V/m或10 V/m,设备不得误触发或输出异常

工频磁场抗扰度

IEC 61000-4-8

耐受30 A/m磁场(如MRI环境附近),避免泵的意外停机或剂量错误



       

       

       

       

       

       

       

     

       

         

         

         

         

         

         
image.png            
图片                  

二. 国内行业标准                  

图片                  

           
图片              

国内标准 GB 9706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片              

国内标准  GB 9706.224-2021

             

           

它是医用电气设备第2- 24部分,规定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项目

内容

标准依据

备注

EMC基础标准

引用 YY 9706.102-2021(等同 IEC 60601-1-2:2014)

201.2

通用要求

抗扰度试验电平

修改 YY 9706.102 的试验电压,采用 表202.101 的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等级

202.6.2.2.1

见标准

基本性能要求

阻塞报警、空气检测等 高优先级报警 需在 EMC 试验后仍能正常工作

202.6.2.1.3

关键安全功能

静电放电(ESD)试验

依据 IEC 61000-4-2,采用调整后的试验电平(见表202.101)

202.6.2.2.1

需单独评估每次放电后的设备状态

便携式输液泵特殊要求

允许放宽听觉报警信号特性(如频率、谐波),但音量≥45 dBA(1米)且不可调节

208.6.3.3.1

适用于胰岛素泵等

试验后的性能要求

电压1-3:设备需在规格范围内正常工作电压4:允许暂时降级,但不可永久损坏或导致危险(如错误输液)

202.6.2.2.1

需避免数据丢失或不可恢复的故障



           
图片              

国内标准  GB 9706.1-2020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标准被引用为并列标准,等同于IEC 60601-1-2,专门规定了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

1. 规定了供电网的电磁环境特性,包括瞬态过电压类别(通常为Ⅱ类),以及电压波动范围(标称电压的90%~110%)。

2. 对供电网电源瞬变、短暂中断和电压波动的具体要求。

3. 测量患者漏电流时,需考虑信号输入/输出部分的外来电压(如电磁干扰导致的耦合电压),确保其不超过容许限值。



           
图片              

国内标准  YY/T 1653-2020

             

           

YY/T 1653- 2020是输液泵用管路的行业标准,对输液泵管路的材料、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确保管路与输液泵的适配性,防止漏液、堵塞等问题,保障输液过程的顺畅与安全,是输液泵整体系统符合安全和性能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image.png            
图片                  

三. EMC测试相关要求                  

图片                  

           
图片              

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要求

             

           

·医用电气设备的EMC标准规定,医疗设备的静电放电(ESD)抗扰度指标为:空气放电为±2KV、±4KV和±6KV ;在试验过程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应根据医疗设备抗扰度的符合性判据进行判定。


·为了试验医疗设备能否经受外界的静电放电干扰,通常使用静电发生器,其可产生上千至万伏的静电电压,能用来对试验设备模拟实际的静电放电。模拟静电放电分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直接接触设备的金属外壳部件进行放电称接触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接近受试设备并由火花对受试设备放电,称空气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通过垂直放置于离被测设备壳体面10cm处的0.5m*0.5m大小的金属板,向该金属板放电称为间接放电或称间接空气放电。



           
图片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由于医用电气设备使用的交流电源一般连接在公共电网上,电网上其他电气设备中大功率电感性负载的开关或继电器接点因闭合产生电势造成断续放电,这种断续放电在电源线中形成具有相当能量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可能会对电网上的医疗设备造成干扰。标准规定在AC和DC电源线上施加:±0.5KV, ±1KV和±2KV快速瞬变脉冲群的电平 。试验过程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应根据医疗设备抗扰度的符合性判据进行判定。为了验证电气、电子设备能否经受公共电网上的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干扰,应使用能产生特定波形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通过一耦合装置将瞬变脉冲群注入电源线或其它信号电缆及互连电缆线中。



           
图片              

雷击浪涌抗扰度要求

             

           
image.png          

·自然界发生雷电时,强大的雷电电磁场会在输电线或通讯线上感应出很大的雷电电压,称之为浪涌。此外,大功率负载在开关时或电力系统故障时也会有类似于雷电电压的浪涌发生


·浪涌的频率较低,能通过输电线或通讯线传送到很远的设备处,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设备造成损坏。标准要求对AC电源线的相对线对地施加±0.5KV, ±1KV和±2KV;相线对相线施加:±0.5KV,和±1KV 


·为了验证电气、电子设备能否经受公共电网上浪涌电压的干扰,应通过一耦合装置将浪涌电压注入电源线中,试验方法适用GB/T17626.5国家标准



         

         

         

         

         

         

         

       

         

         

         

         

         

         

         
image.png            
图片                  

四. 医疗输液泵的行业痛点                  

图片                  
图片              

行业痛点

             

           

痛点排名

问题领域

缩合能力

简述解决方案

1

EMC人才短缺

医疗级EMC整改经验

第三方EMC方案专业(如音特电子公司免费培训)

2

低功耗与高精度矛盾

超低功耗模拟电路设计

采用新型低噪声电源IC(如TI的TPS系列)

3

电机驱动EMI

电机控制与EMC协同设计

优化PCB分层与接地策略,EMI增加元器件

4

无线功能干扰

射频与数字电路隔离设计

选用医疗级无线模块

5

安规与EMC冲突

安规-EMC协同设计能力

仿真驱动设计(如ANSYS HFSS)

典型案例

输液泵因电机驱动电路辐射超标(30MHz~1GHz频段),需反复修改设计,增加成本

低噪声LDO电源 和 动态功耗管理,但需平衡精度与EMC性能

步进电机/直流电机在启停时产生 高频噪声,易导致辐射发射(RE)和传导发射(CE)超标

无线模块(如蓝牙低功耗)引入 射频干扰,可能影响输液泵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共模扼流圈+Y电容 组合,但需谨慎避免漏电流超标



           
图片              

监管政策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监管政策日益严格,输液泵作为重要的医疗器械,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企业需要时刻关注政策变化,确保产品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规定。


·一旦政策发生变动,企业可能需要对产品进行改进、重新认证等工作,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时间投入,还可能导致产品上市延迟,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果企业未能及时适应监管政策的变化,还可能面临产品被召回、罚款等风险,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image.png            
图片                    

五. 电路设计对于EMC的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接地设计

               

             

01.浮地

把电路的“零”电位或设备的“零”电位与公共接地系统,或可能引起环流的公共导线绝缘,即不接地,使此“零”电位相对于大地的零电位来说是个悬空的“零”电位。常用的方法有变压器隔离和光电耦合隔离。浮地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它切断了与公共接地系统的直接连接,减少了外界干扰通过接地线路传入设备的可能性。但缺点是静电积累,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设备地与公共地之间的电位差可能引起剧烈地静电放电,而成为破坏性很强的骚扰源。解决的方法是在浮地与公共地间跨接泄放电阻、阻值的大小以不影响设备漏电流的要求为宜,通过泄放电阻将积累的静电缓慢释放,避免静电放电带来的危害。


02.单点接地

·电路和设备中凡需要接地的点都接到被定义的只有一个物理点为接地参考点的点上就称为单点接地。


·对一个系统如果采用单点接地,每个设备都要有自己的单点接地点,然后各设备的地再与系统中唯一指定的参考接地点相接,这种接地方式在低频时能有效避免地环路干扰,保证接地的稳定性。


·缺点是系统工作频率很高时呈某种电抗效应,引起接地效果不佳,因为高频时接地线路的电感会产生较大的阻抗,影响接地的有效性。



             
图片                

屏蔽设计

               

             
image.png          

电场屏蔽

·仪器设备中电位不同物体间的相互感应可看成是分布电容间的电压分配。为了减少干扰源对被感应物的干扰,通常采取增大干扰源与被感应物的距离,减小分布电容;尽可能让被感应物贴近接地板,增大其对地的电容;在两者间加入金属屏蔽层等措施。屏蔽层必须是导电良好的导体,要有足够的强度,接地要好例如心脑电图机、监护仪、针灸电疗仪或银针直接接触人体的仪器设备应远离超短波治疗机、高频电刀、X射线机、CT、MRI及一切能辐射电磁波的医疗设备的辐射区内,X线机的高压电缆屏蔽层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良好的屏蔽层能有效阻挡电场干扰,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image.png          

磁场屏蔽

磁场屏蔽是指对直流或低频磁场的屏蔽。其屏蔽原理是利用屏蔽体的高导磁率、低磁阻特性对磁通所起的磁分路作用,从而削弱屏蔽体内部的磁场;为了减少屏蔽体的磁阻,所用材料必须是高导磁率的,有一定的厚度的材料。被屏蔽物要尽量放在屏蔽体的中心位置,注意缝隙、通风孔等要顺着磁场方向分布,以减少磁场泄漏;例如在一些对磁场敏感的医疗设备中,采用高导磁率的金属材料制作屏蔽罩,将设备包裹起来,能有效屏蔽外界磁场的干扰,保证设备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图片                

AC电源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AC 电源接口:

用于连接外部220V交流输入。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2R600L

GDT

电源接口

浪涌,防雷(户外产品,关注续流问题)

2RXXXL

14D561K/14D511K

MOV

电源接口

浪涌,防雷

14D

CMZ/CML

EMI 共模抑制器

电源接口

共模抑制

SMD



             
图片                

12V/24V车载电源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DC电源接口:

用于连接外部 12V/24V车载电源输入, 支持离线使用(如患者移动时)。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2R600L

GDT

电源接口

浪涌,防雷(户外产品,关注续流问题)

2RXXXL

14D561K/14D511K

MOV

电源接口

浪涌,防雷

14D

CMZ/CML

EMI 共模抑制器

电源接口

共模抑制

SMD

SMBJ24CA/SMBJ33CA

TVS

电源接口

浪涌,抛负载

SMB



             
图片                

JST 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JST 接口:

用于连接电池、舵机等设备的专用接口。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5V0D3B

ESD

I2C接口

浪涌、静电

SOD323



             
图片                

GPIO/UART/I2C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GPIO接口(通用输入输出):

用于连接传感器、执行器等外设,支持自定义编程控制。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5V0D3B

ESD

GPIO接口

浪涌、静电

SOD323

PBZ1608A102Z0T

磁珠

GPIO接口

消除高频干扰

1608



             
图片                

SPI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SPI接口:

高速串行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屏等。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0524P

ESD

SPI接口

浪涌、静电

DFN2510



             
图片                

USB-Type-C接口EMC及热插拔可靠性设计

               

             

USB接口:

USB接口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与外部存储设备、传感器等的连接。其高速模式下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Gbps,能快速传输大量数据,如机器人视觉图像数据。

具备即插即用特性,方便用户随时连接和更换设备,提高机器人使用的便捷性,在各类机器人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0524P

ESD

USB接口

浪涌、静电

DFN2510

ESDSR05

ESD

USB接口

浪涌、静电

SOT143



             
图片                

RS-232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RS232接口: 

是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 RS232适用于短距离设备互联(如打印机、鼠标等),但需通过电平转换芯片(如 MAX232 )适配不同逻辑电平。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P0220SCL

TSS

RS232接口

浪涌、静电

SMB

P3100SCL

TSS

RS232接口

雷击、浪涌、静电

SMB

PBZ1608A02Z0T

磁珠

RS232接口

消除高频干扰

1608



             
               

RS-485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RS485接口: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标准,可以支持多个设备通过同一条串行总线进行通信;且适用于中长距离通信,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P0080SCL

TSS

RS485接口

浪涌、静电

SMB

PBZ1608A02Z0T

磁珠

RS485接口

消除高频干扰

1608



             
               

LVDS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LVDS接口:

LVDS是一种低电压差分信号技术,采用低摆幅电压(约350mV)通过一对差分线传输数据,支持高达数千Mbps的传输速率。其核心优势包括低功耗、低噪声、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高速背板、电缆及PCB内通信链路。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特点

ESD0524P

ESD

LVDS接口

浪涌、静电

DFN2510

用量大,价值比高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MCU接口:

A4988通过多个引脚接收MCU的控制信号,同时控制步进电机。其中STEP‌接收MCU的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DIRECTION通过高低电平控制电机转动方向;‌ENABLE‌低电平有效,低电平启动驱动,高电平停止;‌MS1~MS3‌通过组合高低电平设置细分模式(整步、半步、四分之一步等)。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ULC3V3D8B

ESD

MCU接口

浪涌、静电

SOD882



             
                

以太网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以太网接口:

支持有线网络连接(常见于智能机器人主板)

以太网接口为机器人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交互。通过以太网,机器人可实时上传工作数据至云端,接受远程指令,实现智能化远程操作。

其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甚至更高,满足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等领域对高速、稳定数据传输的需求。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3R090L

GDT

以太网接口

浪涌

3RXXXL

ESDLC3V3D3B

ESD

以太网接口

浪涌、静电

SOD323



             
                

Memory card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SD卡插槽:

用于扩展存储容量,存放系统文件或数据

TF卡插槽:

部分小型开发板使用TF卡作为存储介质

image.png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0524P

ESD

SD卡接口

浪涌、静电

DFN2510

ESD5V0APB

ESD

SD卡接口

浪涌、静电

SOT23



             
               

Mic I/O 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音频接口(3.5mm):

支持麦克风输入或扬声器输出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特点

ESDLC8V0D3B

ESD

音频接口

浪涌、静电

SOD323

方便手工焊接

ESDLC5V0D8B

ESD

音频接口

浪涌、静电

SOD882

适合机器贴片



             
                

I2C 通用I/O接口EMC及可靠性设计

               

             

I2C 接口: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用于连接低速到中等速度的传感器、存储器芯片、以及其他外围设备。I2C接口由两个主要的信号线组成: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image.png              

型号

器件类型

使用位置

作用

封装

ESD5V0D3B

ESD

I2C接口

浪涌、静电

SOD323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HFSS化学电源电路电磁兼容通用电力电子芯片通信电场电机材料SCL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2
最近编辑:3小时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43粉丝 198文章 236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汽车电子EMC测试--辐射发射

简介这篇系列文章的第 4 部分针对电源转换器(特别是工业和汽车领域使用的电源转换器)在开关时产生的辐射排放阐述了一些观点。辐射电磁干扰 (EMI) 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动态出现的问题,与电源转换器内部的寄生效应、电路布局和元器件排布及其在运行时所处的整体系统相关。因此,从设计工程师的角度出发,辐射 EMI 的问题通常更具挑战性,复杂度更高,在系统主板使用多个 DC/DC 功率级时尤为如此。了解辐射 EMI 的基本机制以及测量要求、频率范围和相应限制条件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展示辐射 EMI 测量装置以及两个 DC/DC 降压转换器的结果。近场耦合图 1 概略介绍了噪声源与受干扰电路之间基本 EMI 耦合模式特别是电感或 H 场耦合需要 di/dt 较高的时变电流源和两条磁耦合回路(或带有返回路径的平行导线)。另一方面,电容或 E 场耦合需要 dv/dt 较高的时变电压源和两块紧邻的金属板。这两种机制均属于近场耦合,其中的噪声源与受干扰电路非常接近,可使用近场嗅探器进行测量。图 1:EMI 耦合模式 例如,现代电源开关,特别是氮化镓 (GaN) 和碳化硅 (SiC) 基晶体管,其输出电容 COSS 较低,栅极电荷 QG 较少,能够以极高的 dv/dt 和 di/dt 转换率进行开关。相邻电路发生 H 场和 E 场耦合以及串扰的可能性很高。然而,随着互感或电容减小,耦合结构的间距增大,近场耦合显著减弱。 远场耦合典型的电磁 (EM) 波以 E 场和 H 场组合的形式传播。辐射天线源附近的场结构为复杂的三维模式。从辐射源进一步分析,远场区域中的 EM 波由彼此正交并且与传播方向正交的 E 场和 H 场分量组成。图 2 展示了这种平面波,它代表辐射 EMI 的主要基准,受到各种辐射标准的约束。图 2:电磁平面波传播图 3 所示的波阻抗等于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远场区域中的 E 和 H 分量同相,因此远场阻抗呈阻性,具体值可通过麦克斯韦方程(如方程 1 所示)的平面波解决方案计算:如果 λ 是波长,F 是所需频率,方程 2 通常表示近场和远场区域之间的边界:然而,该边界不是精确的标准,仅用于指示一般性过渡区域(图 3 中描述为 l/16 至 3l),其中的场从复杂的分布形态演变为平面波。图 3: 麦克斯韦定律中近场和远场区域的波阻抗 鉴于多数天线设计用于检测和响应电场,辐射的电磁波通常称为垂直或水平极化,具体取决于电场方向。测量 E 场天线一般应与传播的 E 场在同一平面中定向,从而检测最大场强。因此,辐射 EMI 测试标准通常介绍接收天线以垂直和水平极化方式安装时的测量。工业和多媒体设备中的辐射 EMI表 1 列出了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第 15 部分 B 子节针对无意辐射体规定的 A 类和 B 类辐射发射限值。此外,本规范第 15.109(g) 条允许在使用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C63.4-2014 规定的测量方法时,使用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 (CISPR) 22 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如表 2 所述)。表 1 和表 2 中规定的限值均针对低于 1GHz 的频率,使用 CISPR 准峰值 (QP) 检测器功能,分辨率带宽 (RBW) 为 120kHz。表 3 和表 4 规定的限值针对 1GHz 以上的频率,此时使用峰值 (PK) 和平均 (AVG) 检测器以及分辨率带宽为 1MHz 的接收器。对于指定的测量距离,B 类民用或家用应用限制通常比 A 类商用或工业应用限制更严格,通常高出 6dB 至 10dB。另请注意,表 1 和表 2 还包括一个按照 15.31(f)(1) 使用的 20 dB/dec 的反向线性距离 (1/d) 比例系数,针对 3m 和 10m 天线测量距离对应的限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确定合规性。例如,如果将天线放置在 3 米而非 10 米的位置,从而保持在测试设备边界内,则限制幅值调整约 10.5dB。表 1:按照 47 CFR 15.109(a) 和 (b) 标准规定的 30MHz 到 1GHz 范围的辐射发射场强 QP 限值表 2:按照 47 CFR 15.109(g)/CISPR 22/32 标准规定的 30MHz 到 1GHz 范围的辐射发射场强 QP 限值表 3:按照 47 CFR 15.109(a) 和 (b) 标准规定的 1GHz 到 6GHz 范围的辐射发射场强限值表 4:按照 47 CFR 15.109(g)/CISPR 22/32 标准规定的 1GHz 到 6GHz 范围的辐射发射场强限值图 4 展示了当天线距离为 3m 时,A 类和 B 类相关限值的图象。符合 FCC 的设计包括采用 Bluetooth® 低能耗技术的气体传感器实施方案,其由电池供电,可从德州仪器 (TI) 购买。用户可下载有关此设计的FCCA类合规性报告,其中列出辐射发射测试数据和图象,以便查阅相关信息。图 4:FCC 第 15 部分和 CISPR 22 的 A 类和 B 类辐射限值(对于低于和高于 1GHz 这两种条件,分别使用 QP 和 AVG 检测器)如图 5 所示,辐射 EMI 测试程序包括将待测设备 (EUT) 和支持设备放置在半消声室 (SAC) 或开阔试验场 (OATS) 内的非导电转盘(高出基准接地平面 0.8m)之上,遵循 CISPR 16-1 中所定义。EUT 设置在与安装于天线塔上的接收天线相距 3m 的位置。 使用经校准的宽带天线(双锥形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组合,或者 Bilog 天线)的 PK 检测器预扫描功能,沿水平和垂直两种天线极化方向对 30MHz 到 1GHz 的辐射发射进行检测。这种探究性测试可以确定所有重要发射的频率。执行该测试后,使用 QP 检测器检查相关的故障点,记录最终合规测量值。在测试期间,EMI 接收器的 RBW 设置为 120kHz。配置天线的水平和垂直极化方向(将其相对于接地平面旋转 90°),并将高度调整为高出接地平面 1m 到 4m,以便在考虑地面反射时,将每个测试频率对应的场强读数最大化。在测量期间,可将转盘上的 EUT 在 0 到 360° 之间旋转,使天线与 EUT 之间的方位角发生变化,以便根据 EUT 的方位获得最大场强读数。天线位于 EUT 的远场区,对应于 3m 天线距离,频率为 15.9MHz。图 5:FCC 第 15 部分和 CISPR 22/32 对应的辐射发射测量装置可以使用喇叭天线针对 1GHz 以上的频率执行 PK 检测器预扫描,然后在接近限制时使用 AVG 检测器。EMI 接收器的 RBW 设置为 1MHz。天线方向明确,因此无需执行高度扫描,接地平面和暗室壁的反射也很难造成干扰。然而,EUT 在这些频率下的辐射发射方向性更强,因此转盘再次旋转 360 度,确定天线极化方向以获得最大响应。根据表 5,测量频率的上限范围随 EUT 的最高内部频率发生变化。表5:辐射发射最大测量频率(基于 EUT 内部时钟源的最高频率)辐射发射测试以每米若干分贝/微伏 (dB/mV) 为单位校准电场强度。天线因子 (AF) 是天线平面产生的电场 (mV/m) 与频谱分析仪 (SA) 或扫描 EMI 接收器测得的电压 (dB/mV) 之比。一般而言,校正的发射电平由方程 3 推导得出,推导时将 AF、电缆损耗 (CL)、衰减器和 RF 限制器损耗因子 (AL) 以及放大器预增益 (AG) 考虑在内。图 6 所示为 LMR16030 60V/3A 降压转换器辐射发射测试装置的照片和结果。测量条件为 24V 输入、5V 输出、3A 负载电流和 400kHz 开关频率。图 6:CISPR 22 辐射 EMI 测试:测试装置照片 (a);水平和垂直极化天线的辐射 EMI 结果 (b)汽车系统中的辐射 EMI尽管屏蔽电缆可以削弱汽车系统中的干扰效应,但 EMI 可通过串扰“有效地”在易受影响的电路中耦合。在场线耦合效应的作用下,对于体积相对较小但电源分布密集、信号通过电缆束的车辆,辐射排放还可能导致信号互连出现辐射抗扰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评估 EMI 性能便成为汽车工程师在设计和测试电动汽车时重点关注的问题。UNECE 10 号法规和 CISPR 25CISPR 12 和 CISPR 25 均为国际标准,提供无线电干扰测量的限值和程序,分别为汽车的车载和非车载接收器提供保护。CISPR 25 特别适用于汽车级别,也适用于所有车用电子组件 (ESA)。与其他标准相比,CISPR 25 通常作为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定义产品规格的基础,但不是评定合规性和遵从情况的基准。自欧盟电动汽车 EMC 指令废止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ECE) 第 10 条规定中出现这一差别。CISPR 25 针对车辆元器件排放测量定义了数种方法和限值类别,兼顾宽带 (BB) 源和窄带 (NB) 源。图 7 说明了针对元器件/模块使用 PK 和 AVG 检测器的 5 类限值。测量对象为车辆中工作在广播和移动服务频带中的接收器。最低测量频率涉及 150kHz 至 300kHz 的欧洲长波 (LW) 广播频带,最高频率为 2.5GHz(考虑蓝牙传输)。图 7:使用内衬吸收器的屏蔽外壳 (ALSE) 方法,通过峰值和平均值检测器(线性频率标度)测得的元器件/模块的 CISPR 25 5 类辐射限值对于 30MHz 以下和以上两种条件下的检测,扫描接收器的 RBW 分别为 9kHz 和 120kHz。例外情况是 GPS L1 民用(1.567GHz 至 1.583GHz)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NASS) L1(1.591GHz 至 1.613GHz)频段。在这两种频段下,需要 9kHz 的 RBW 和 5kHz 的最大步长,从而在仅使用 AVG 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出相应的 NB 发射。CISPR 25 的天线系统使用额定输出阻抗为 50Ω 的线性极化电场天线进行测量。表 6 和图 8 显示了 CISPR 25 建议使用的天线,可提升不同实验室所提供结果的一致性。表 6:根据 CISPR 25,建议使用电场天线;双锥形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存在叠加频率,而 Bilog 天线覆盖了二种天线各自的频率范围。图 8:符合 CISPR 25 规范的测量天线 对于低频测量,使用带地网的无源/有源拉杆单极天线。双锥形和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 (LPDA) 天线通常分别覆盖 30MHz 至 200MHz 和 200MHz 至 1GHz 的频率范围。最后,双脊喇叭天线 (DRHA) 通常用于 1GHz 至 2.5GHz。宽带 Bilog 天线的外型比双锥形或对数周期天线更大,有时用于覆盖 30MHz 至 1GHz 的频率范围。 使用 ALSE 进行辐射 EMI 测试图 9、10 和 11 所示为使用 CISPR 25 ALSE 方法(也称天线方法)的典型装置,针对表 6 中规定的频率范围进行辐射发射测量。EUT 和电缆束放置在高出接地平面 50mm 的非导体介电材料(相对介电常数 εr 较低,不高于 1.4)之上。与接地平面前部平行的线束长度为 1.5m,EUT 与负载模拟器之间测试线束的总长度不超过 2m。测试线束的长段平行于接地平面朝向天线的边缘,与边缘相距 100mm。接地平面的要求是最小宽度和长度分别为 1m 和 2m,或者在整个设备下方加上 200mm,取其中的较大值。根据方程式 2 给定的近远场转换以及 1m 天线距离,在 EUT 的近场区域进行测量时,频率必须低于 48MHz。图 9:单极拉杆天线(150kHz 至 30MHz)的 CISPR 25 辐射发射测量装置图 10:双锥形天线(30MHz 至 300MHz)或对数周期天线(200MHz 至 1GHz)的 CISPR 25 辐射发射测量装置图 11:喇叭天线(1GHz 以上)的 CISPR 25 辐射发射测量装置喇叭天线与 EUT 对齐,其他天线则放置在线束中点。执行所有测量时,天线距离均为 1 米。频率范围为 150kHz 至 30MHz 的测量仅针对垂直天线极化执行。频率范围为 30MHz 至 2.5GHz 的扫描同时针对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执行。如前文所述,EMI 接收器与 AF 结合所检测到的天线电压可在天线位置产生电场强度。请注意,独立的 AF 可用于水平和垂直极化,因此可以使用相应的 AF 值对每个极化方向进行测量。 辐射 EMI 预合规测试及结果图 12 为 LM53635-Q1 汽车级同步降压转换器 [9] 辐射发射测试装置的照片。EUT 由汽车电池供电,正负供电线路均连接线路阻抗稳定网络 (LISN)。3.5A 阻性负载下的输出为 3.3V。开关频率为 2.1MHz,高于许多汽车系统所需的 AM 频带,同时启用了扩频调频 (SSFM)。图 13 至 16 显示了使用各种测试天线通过 CISPR 25 5 类限值要求的测量结果。图 12:CISPR 25 预合规测量装置照片图 13:辐射发射结果:150kHz 至 30MHz,拉杆天线,垂直极化图 14:辐射发射结果:30MHz 至 300MHz,双锥形天线,水平和垂直极化图 15:辐射发射结果:200MHz 至 1GHz,对数周期天线,水平和垂直极化图 16:辐射发射结果:1GHz 至 2.5GHz,喇叭天线,水平极化 结论辐射发射影响电源转换器在高频条件的 EMI 特性 [10]。辐射测试的上限频率扩展到 1GHz 甚至更高(取决于规范),远高于传导发射。虽然不像传导发射测试那样简单直接,但辐射发射测量对于合规测试不可或缺,很容易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瓶颈。对于汽车应用,由于长度原因,电缆束在低频条件下主要采用辐射结构。测得的辐射发射曲线主要来源于所连接电缆中的共模电流,由印刷电路板 (PCB) 与电缆之间的近场电耦合驱动。我将在本文的后续章节探讨辐射 EMI 减弱技术。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