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惭愧 !!! 干了三年才真正认识6层板

9分钟前浏览4
大家好,我是王工。

前段时间,有几个小伙伴问我,多层PCB印制电路板内部长什么样子啊?王工见过吗?新人对未知的事物都比较好奇,相信很多老人也没怎么看过里面的构造吧。

王工就想着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大家,做一个多层PCB的拆解,然后顺便科普一下相关知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 PCB的组成和概念

  • PCB的内部结构及叠层设计

  • 多层PCB实物拆解

1、PCB的组成和概念

‌PCB也叫印制电路板,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首字母缩写。它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的载体,通过导电铜箔+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把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器件连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

图中这些名词都是基本的术语,不清楚的同学网上搜一下。


假如没有PCB板,你要实现电路功能的话,可能就得像下图的面包板一样,导线得一个个搭,简单的可能还可以工作,复杂的根本用不了,也无法焊接。


2、PCB的内部结构及叠层设计

‌在PCB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分很多层,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几层板(叠层)。层数少,可能不利于走线;层数多,虽然走线方便,但是价格较贵。所以需要根据板子的尺寸、元件的个数以及EMC多方面进行考量,以求达到一个平衡点。

确认好层数后,就需要确认具体每一层的信号网络,也就是信号网络的放置顺序。这里以4层板和6层板为例。

四层板叠层方案:
1、SIN01→GND02→PWR03→SIN04
2、SIN01→PWR02→GND03→SIN04

3、PWR01→SIN02→SIN03→GND04

方案选取依据是什么呢?这取决于我们主要的元器件放在顶层还是底层,GND层要靠近它,这样才能为器件提供完整的地平面,从而增强屏蔽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所以方案1、2可取。

方案3是把GND和电源分布在第一层和第四层,二、三层走线。但是我们一般会将元件放置在顶层和底层,这样就不能保证地平面的完整性了,信号走线也没有完整的参考平面,而且电源、地之间的距离较远,电源平面阻抗较大,总体来说,EMC屏蔽方面效果是比较差的,不可取。

下面看看六层板的叠层方案:

1、SIN01→GND02→SIN03SIN04→PWR05→SIN06
2、SIN01SIN02→GND03→PWR04SIN05SIN06
3、SIN01GND02SIN03→GND04PWR05SIN06
4、SIN01GND02SIN03PWR04GND05SIN06

通过上面四层板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够有基本的判断

方案1、具有较多的信号层,有利于布线。但电源层和地层分隔较远,没有充分耦合,需要处理好电源分配网络的阻抗曲线,增加足够的去耦电容来降低阻抗。信号层之间直接相邻,隔离性不好,容易发生串扰,所以在布线的时候要意相邻层要采用正交走线,避免平行走线。

方案2、电源层和地层充分耦合,但信号层的相邻层也为信层,容易发生串扰,且最外层距离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太远,信号完整性可能会差些,所以最外层尽量走低频信号。

方案3、相比前面两组,增加了一组地层,减少了一组信号层,其中第三层最好,两边都是地,高速信号优先走这一层。

方案4、相比3,就是把电源和地层交换了位置,区别不是太大,电源和地两层紧密耦合,内层信号受到电源和地平面的保护,EMC方面会比较好。

小结:在优先考虑信号的情况下,选择方案3和方案4会更优。但对大多数公司产品,成本才是大头,层数尽量少,通常会选择方案1,2来做层结构。


3、多层PCB实物拆解

王工尝试拆解,想给大家看看PCB实物内部的样子,奈何板子太硬,给干废了好几块,拍照出来也很丑。最后在网上找了一下,B站发现了一个博主的拆解视频。

这是一个四层板

把板子拆开后如下图箭头所示,每一层都做了标记,其中1/2和3/4之间的绝缘层比较薄(半固化片),2/3层之间有着比较厚的绝缘层(FR4芯板)。

再看一个6层板

把板子拆开后如下图箭头所示,每一层都做了标记。
大家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看下原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M411e7RQ/?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061c269f45dee93b48c593d7243a8f9e

不知道大家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如下图,6层板采用的是嘉立创的盘中孔工艺,4层板采用的是普通工艺。


1、焊盘对比
四层板的焊盘是白色镀锡的;
六层板的工艺是金黄色沉金焊盘平整,更有利于焊接

2、过孔对比
四层板过孔很多,是为了方便走线;

六层板采用的是盘中孔工艺,把过孔打在焊盘上,节省了很多空间,表面几乎看不到过孔,特别是主芯片周围的走线对比,地平面更完整,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据说现在6层板打样可以免费升级盘中孔工艺,而且免费升级2U''沉金工艺,不得不感叹:嘉立创YYDS

王工最后再啰嗦一句,其实很多工程师整天在办公室,去产线的机会很少,PCB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清楚的,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信号完整性电子芯片焊接材料科普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9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83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PCB layout工程师,年薪30w+,请问怎么转硬件比较合适?

大家好,我是王工。最近一个兄弟加我微 信,说做了多年的PCB layout,ad,pads,allgro都会使用,焊接板子也会,想知道现在转硬件的话要怎么转比较合适。以下是部分聊天记录(应本人要求,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头像已经过处理)然后简单聊了几句,了解到他目前收入年薪30W+,消费类的高速板子画的多一点,1阶到任意阶,3000Pin到2W pin的板子,2层到20层都画过,高通,瑞芯微,展锐平台的都设计过,射频,音频,高速接口这些模块也都画。这薪资,这水平,就算不是砖家,也是个很厉害的高手了。相比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状态已经不错了,然后我就很好奇,想知道他为什么想转硬件呢?回答:怕被AI替代,怕以后不怎么好找工作。这样的大佬如果都不好找工作,那咱们大多数普通人还怎么办呢?咱们要居安思危,也要给自己一点信心。回到主题,layout工程师应该怎么转硬件比较好呢?其实之前也有一些同学问过我,我以个人的一些经验感受,简单谈一下吧,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合你,大家仅供参考。我觉得应该以目前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开始入手,而不是通篇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怎么说呢?假如你在画板,你肯定能看到原理图对吧,画好PCB必须得懂一些原理,信号的回流路径是怎样的,哪个地方的线应该加宽,哪个信号最好应该包地处理,为什么要做阻抗匹配,加TVS和ESD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就近放在接口输入端,电源电流是怎么考虑的,这个参数怎么计算... ...有些问题是你知道的,有些是你不知道的,你要自己去想,自我提问,然后尽可能自我找到答案,或者请教别人。简单说,就是把自己能接触到的东西尽量弄懂,你要知道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参考依据是什么。就算你自己目前在layout岗位,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你就是做硬件的,然后慢慢尽量以硬件的角色来思考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记笔记,每天搞懂一个问题,一年就搞懂了365个问题,日复一日,你就是大佬了,关键是要坚持,要习惯,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习惯。当然,懂不懂是一回事,会不会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机会去看看硬件是怎么做的,这个点的波形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这样,要自己多想想。然后可以去找一些比较好的网站或者开源的项目,最好自己能够练练,自己画原理图,自己投板,自己焊接,自己调试。开始肯定会很难,慢慢的会更难,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就这么回事,都有一个过程,挺过来,你就成功了。当你接触到的东西弄懂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广泛涉猎一些书籍,第一遍看不懂不要紧,直接跳过,等你多看几遍就会恍然大悟。由点到面,知识面越来越宽,局限性就越来越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打开。如果你想转硬件,不管你是layout,软件,生产,维修还是测试,我个人觉得有两点需要先考虑一下:1、首先考虑自己目前家庭的一个情况,因为在转硬件的过渡期间工资肯定不会很高,这会不会影响到目前家里的一个开支;2、然后再了解一下硬件工作到底要做些什么,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想做的工作,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要做好硬件,花的时间至少应该以年为单位,需要静下来,沉下心。以上是王工的一点拙见,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补充。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