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内容截图
远程访问接口与分布式执行
该版本引入了远程访问接口功能,用户无需在本地安装第三方软件接口,即可通过远程系统控制仿真工具并交互。例如,可通过 Optimus 的并行系统将输入文件自动传输至远端服务器执行,显著简化了跨平台协作流程,尤其适合需要多节点计算的复杂项目。
多置信度高效全局优化算法(Multi-fidelity EGO)
该算法融合不同来源、不同精度等级的数据(如高保真仿真与低保真实验),通过自适应采样策略动态调整计算资源分配,在降低 30%-50% 计算成本的同时提升优化精度。例如,在汽车空气动力学优化中,可优先利用低保真模型快速筛选设计空间,再通过高保真仿真验证关键方案。
多目标灯塔(Lighthouse)优化算法
新增的多目标优化模块支持快速探索 Pareto 前沿解集,尤其适用于涉及重量、成本、性能等多冲突目标的工程问题。其 “智能重启” 机制可复用历史优化结果,减少重复计算。例如,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可同时优化燃油效率与噪音水平,生成多个均衡的候选方案。
AI 驱动的代理模型集成
与 Noesis 旗下机器学习工具 nvision 的直接接口,允许用户将实时预测模型嵌入优化流程。例如,通过 nvision 训练的代理模型可替代耗时的有限元分析,使单次优化迭代时间缩短 70% 以上。该功能特别适合需要高频次仿真的场景,如材料参数反演或控制系统调校。
汽车轻量化设计
结合多目标优化与拓扑优化技术,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将车身重量降低 15%-20%。例如,某车企通过 Optimus 2023.2 优化电池包支架结构,同时满足模态、应力与装配空间约束。
航空航天气动优化
利用多置信度算法,可在数小时内完成翼型参数的全局寻优。某无人机团队采用该方案后,升阻比提升 12%,续航里程增加 18%。
能源系统多学科耦合
支持耦合热、流、电等多物理场仿真,优化风电叶片的气动 – 结构 – 疲劳性能。某案例中,通过集成 ANSYS 与 OpenFOAM,将叶片寿命预测误差控制在 5% 以内。
开放的软件生态
支持与主流 CAE 工具(如 ANSYS、COMSOL、Altair)及 PLM 系统无缝集成,兼容 Python、MATLAB 等脚本语言。用户可通过图形化界面快速构建跨学科工作流,无需编写复杂代码。
分布式计算与资源管理
内置任务调度器可自动分配 CPU/GPU 资源,支持混合云部署。在某航天项目中,通过集群并行计算将优化周期从 2 周缩短至 48 小时。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提供交互式后处理工具,可可视化设计空间探索结果(如响应面、敏感性分析)。例如,通过龙卷风图直观展示各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权重。
硬件要求
操作系统
实施路径
研发效率
成本控制
创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