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化统计能量分析软件FastCAE-Acoustics系列 —潜艇模型噪声分析技术详解

1月前浏览78
      

引言

       



     


在潜艇设计与声学性能评估中,噪声分析是确保潜艇隐蔽性与作战效能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以SUBOFF潜艇模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使用FastCAE软件进行深海工况下的噪声分析,通过统计能量法(SEA)深入探讨潜艇结构的振动与声学特性。

     

、案例背景与需求 

SUBOFF潜艇模型作为一种典型的潜艇结构,其噪声分析对于评估潜艇在深海环境下的隐蔽性能至关重要。本案例旨在通过FastCAE软件,采用统计能量法对SUBOFF潜艇模型进行噪声分析,分析频段覆盖1/3倍频程的200-10000Hz范围。模型包含外壳、外部浮体和内部舱室三大结构组件,各组件材料及厚度各异,需精确模拟其声学特性。


模型结构与材料属性

SUBOFF潜艇模型的结构组件包括主艇体外壳、附体和内部舱室,材料主要涉及铝合金和钢材。外壳采用铝合金,附体结构及内部舱室隔板采用钢材。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

材料          

密度(kg/m³)          

杨氏模量(Pa)          

剪切模量(Pa)          

Steel          

7800          

2.1E+11          

8.07692E+10          

Aluminum          

2700          

7.0E+10          

2.67E+10          


三、统计能量法原理

统计能量法(SEA)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通过建立子系统间的能量流动关系来预测复杂结构的振动与声学响应。SEA将系统划分为若干耦合子系统(如板、梁、声腔等),量化外部输入能量、内部损耗能量和子系统间传递能量,构建能量平衡方程,进而预测结构的振动噪声特性。


四、FastCAE操作实例

1. 导入网格文件

在FastCAE软件中,首先需导入有限元模型网格文件(如Nastran BDF格式)。通过文件浏览器定位到模型文件路径,选择目标BDF文件并确认文件类型,点击“Open”完成导入。软件自动读取网格信息,为后续子系统划分提供基础。

   

图1 Suboff模型示意

   

图2 Suboff舱室划分情况

2. 子系统划分

子系统划分是SEA建模的关键步骤。FastCAE支持基于PID的自动子系统划分,通过识别网格模型中不同PID区域的材料属性和几何特征,自动创建板子系统。用户可通过检查工具验证连接关系,必要时手动修正几何特征识别误差。声腔子系统则通过已建立的板子系统围成的封闭空腔区域自动创建。

   
   

图3自动创建板子系统

3. 设置分析频率

在频域分析选项中,设置分析频率范围为200-8000Hz的1/3倍频程,以确保覆盖所需频段并保证计算精度。

   

图4 设置分析频率

4. 设置子系统属性

设置板子系统的材料属性与几何参数,包括密度、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及板厚等。对于声腔子系统,默认介质为空气,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流体介质。同时,设置基于频段的内损耗因子谱,以准确模拟结构振动能量耗散特性。

   

图5设置板子系统的材料属性

5. 设置半无限流体

为模拟SUBOFF水下噪声辐射特性,需设置半无限流体域(如海水)。通过创建子系统组,将外壳子系统整合为逻辑整体,并与半无限流体域建立连接,以模拟噪声向海水中的辐射。

   
   

图6 设置半无限域

   

图7 创建Group

   

图8 Group与半无限域连接

6. 设置激励

在内部舱室位置施加1W稳态功率激励,以考察SUBOFF结构在中高频段的噪声传递特性及舱室噪声情况。

   

图9设置激励幅值

   
   

图10 设置激励施加位置

   

图11 激励施加示意图

7. 创建Junctions

利用FastCAE的自动创建功能,建立板壳子系统与声腔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准确反映结构中的实际耦合情况。

   
   

图12 自动创建Junctions

8. 求解与结果分析

完成所有设置后,进行噪声求解。通过“Contour Plot”功能展示特定频率下的噪声分布云图,直观分析舱室噪声分布规律。同时,利用频谱分析功能生成声腔子系统的噪声特性曲线,评估水下辐射噪声特性。


五、结论

通过FastCAE软件与统计能量法的结合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SUBOFF潜艇模型在深海工况下的噪声分析流程。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建模效率与计算精度,还为潜艇结构的声学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能量法将在潜艇噪声控制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懿朵科技
Nastran振动AcousticsUM声学材料其他流体控制FAS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9
最近编辑:1月前
懿朵科技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7粉丝 23文章 13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解析旋转机械振动的核心挑战:流体效应与密封动力学

引言 在旋转机械(如泵、压缩机、汽轮机)的设计与运行中,转子动力学分析是预测和解决振动问题的关键。相较于一般结构动力学,转子动力学面临更为复杂的物理环境,其核心在于精确模拟转子系统与其周围流体介质(润滑剂、工艺流体)的相互作用。本文将聚焦两个关键物理现象:流体附加质量效应与环形密封的Lomakin效应。 一、转子动力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转子动力学分析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计算程序,原因在于其必须包含以下关键因素:1. 非线性支承特性:轴承、叶轮和密封等部件提供的三维刚度和阻尼特性,是转子转速和载荷的函数,具有显著的非线性。2. 流体激励力:叶轮内部流动以及止推平衡装置产生的流体激励力,是重要的激振源。3. 陀螺效应:高速旋转转子的陀螺力矩显著影响其动力学行为,尤其在进动运动中。4. 稳定性关键因素:轴承和密封产生的阻尼力以及交叉耦合刚度(指运动方向垂直的反作用力分量)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交叉耦合效应超过阻尼能力时,可能导致灾难性的自激振动(失稳)。先进的转子动力学程序集成了轴承/密封特性计算、临界转速分析、激励响应预测及稳定性评估等核心模块,以全面评估转子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学表现。二、流体“附加质量”对转子固有频率的影响转子周围流体并非被动介质,它会显著增加转子的等效惯性,从而降低其固有频率。这种“附加质量”效应主要通过三种机制体现:1. 滞留流体质量:被困在叶轮流道内的流体直接增加了旋转部件的质量。2. 位移流体加速:转子振动时,必须推动和加速其占据空间内的流体质量。3. 狭缝加速效应 (Stroke Effect):在紧密间隙(如密封)区域,为维持流体的连续性,转子微小振动迫使间隙内流体产生远高于转子振动加速度的局部加速。此效应可导致等效附加质量数倍于实际位移的流体质量。流体附加质量效应普遍存在,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转子结构、间隙尺寸及流体密度,是进行精确临界转速计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三、环形密封“Lomakin效应”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主导作用泵类设备中的环形密封(如摩擦环、平衡鼓)对转子动力学特性具有深远影响。它们通过显著改变转子的有效支承刚度来提升系统固有频率,从而帮助规避或加剧特定转速下的共振风险。其刚度和阻尼部分来源于类似滑动轴承的挤压油膜和动压楔效应。然而,在环形密封中,Lomakin效应是产生刚度和阻尼的最主要机制。Lomakin效应机理:当转子在密封间隙内发生径向偏心时,间隙变窄侧的流体流速增加,根据Bernoulli原理导致该侧静压力降低;而间隙变宽侧流速降低,压力相对升高。由此产生的周向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将转子推回中心位置的恢复力,等效于增加了支承刚度。同时,流体流经偏心间隙时也产生阻尼力。Lomakin效应关键影响因素:1. 压降 (ΔP):效应强度与通过密封的压降直接相关。在恒定系统流阻下,Lomakin刚度近似与转速平方成正比;但在恒定系统压头下,其随转速变化较小。2. 密封几何:间隙 (c):影响最为显著,Lomakin刚度近似与间隙平方成反比。间隙增大显著削弱效应,因周向流动更容易平衡压力差。长度 (L) 与直径 (D):长度增加通常增强效应,直径影响亦需考虑。3. 流体特性:流体粘度影响相对次要,除非粘度极高。然而,密封内流体漩涡会削弱Lomakin刚度或增强有害的交叉耦合效应。4. 密封槽影响:任何形式的周向开槽(尤其是深槽)都会破坏连续的周向压力分布,其效果等同于增大间隙,削弱Lomakin效应。四、懿朵科技:深耕转子动力学,赋能旋转机械稳定高效运行 基于对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核心物理现象(如流体附加质量效应与环形密封Lomakin效应)的深刻理解,懿朵科技依托先进技术平台与深厚工程积淀,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分析服务与解决方案。我们的核心优势与业务聚焦如下:1) 协助企业提升高精度流固耦合仿真能力 ;2) 提供专业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服务;3) 提供旋转机械振动问题根本性解决方案;4) 结合自主开发的模型与算法、将先进工具与工程经验融合。来源:懿朵科技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