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乘用车的正向开发会用到那些优化方式

18小时前浏览2

如何在满足性能要求(如强度、刚度、频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节省材料、提高效率,是工程师们永恒的追求。

 

 

结构优化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其中,形状优化拓扑优化是最具代表性和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方法,共同塑造着高效、创新的结构形态。

1. 形状优化:精雕细琢,优化边界

  • 核心思想: 在保持结构拓扑连接关系不变(即孔洞的数量、连接方式等基础布局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结构边界轮廓来改善其性能。想象一下对一个已有的设计草图进行精细打磨,让它的线条更符合力学要求,在优化风阻的时候可以将尾翼部分做为优化设计空间,或是对整车进行变形。

  • 如何工作: 形状优化通常需要预先定义一个初始的设计区域和大致形状。优化过程中,结构的边界由一组设计变量(如控制点的坐标、样条曲线的参数、尺寸参数等)来描述。优化算法(如梯度法、进化算法)通过迭代调整这些设计变量,使目标函数(如最小化重量、最大化刚度)达到最优,同时满足各种约束条件(如应力不超过许用值、位移不超过限值、频率避开特定范围)。

  • 特点:

    • 依赖于初始设计: 优化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初始形状选择的影响。好的初始设计能更快找到更优解。

    • 设计变量相对较少: 通常只调整边界参数。

    • 易于制造: 优化后的形状通常是光滑或易于加工的轮廓,可以直接用于传统制造工艺(如机加工、铸造)。

    • 结果直观: 优化结果是原始设计的“改良版”,工程师容易理解和接受。

  • 典型应用:

    • 飞机机翼、涡轮叶片的轮廓优化以减少阻力、提高升力或效率。

    • 汽车车身钣金件、底盘零件的形状优化以减轻重量、提高刚度或碰撞性能。

    • 桥梁、建筑构件的截面形状优化。

    • 任何需要在既定布局下寻求最佳几何边界的设计场景。

了解更多形状优化原理与应用:

10.10.1、二维悬臂梁的形状优化

10.10.2、L型悬臂梁形状优化

10.10.3、使用自由形状优化实体支架

10.10.4、基于optistruct的钢轨的屈曲优化

10.10.5、OptiStruct:钢轨接头形状优化的降本之路

10.10.6、OptiStruct助力: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高效形状优化

10.10.7、OptiStruct赋能铸造零件:含制造约束的自由形状优化实践

10.10.8、疲劳工况下的自由形状优化:提升结构耐久性的关键策略

10.10.9、OptiStruct全局搜索优化:探索设计全局最优解的高效策略

10.10.10、铝制散热片热优化:创新设计与性能提升

10.10.11、基于Neuber修正法的应力响应优化:高效提升结构性能

2. 拓扑优化:颠覆布局,寻求最优构型

 

  • 核心思想: 拓扑优化是更“大胆”的设计方法。它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寻求材料的最优分布模式,决定结构中哪里应该有材料,哪里应该是空的,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连接。它回答的是“材料应该放在哪里?”这个根本性问题。

  • 如何工作: 设计域通常被离散化为有限元网格。优化算法(如变密度法、水平集法、进化结构优化法)为每个单元或节点分配一个代表材料有无或密度的设计变量(通常在0到1之间)。通过迭代优化这些变量,使目标函数最优并满足约束,最终得到一个由不同密度区域构成的构型。后处理步骤通常将连续的密度分布转化为清晰的实体-孔洞结构。

  • 特点:

    • 不依赖于初始设计: 设计域可以是简单的矩形或块状,优化过程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复杂的、往往反直觉的结构形式(如仿生结构)。

    • 设计变量极多: 通常每个单元或节点都是一个设计变量。

    • 创新性强: 能发现传统经验无法构想的高效拓扑构型,突破设计思维定式。

    • 制造挑战: 优化结果往往结构复杂,充满孔洞和不规则形状,传统制造方法可能难以实现,但非常适合增材制造(3D打印)。

  • 典型应用:

    • 设计全新的轻量化支架、连接件、承载结构。

    • 优化机械零部件的内部加强筋布局。

    • 设计高效的热传导路径或散热器结构。

    • 微机电系统、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创新型结构设计。

    • 概念设计阶段探索最优结构布局。

深入了解拓扑优化技术与前沿:

10.6.1、快速学会一项分析- 钣金结构的拓扑优化-OS-T:2000

10.6.2、快速学会一项分析- 最小成员尺寸的拓扑优化-OS-T:2005

10.6.3、快速学会一项分析- 控制臂的拓扑优化-OS-T:2010

10.6.4、通过形貌优化提高汽车防溅罩模态性能-OS-T:2020

10.6.5、带拔模约束的控制臂拓扑优化-OS-T:2030

10.6.6、焊点的拓扑优化-OS-T:2040

10.6.7、在拓扑优化中的应用模式组重复-OS-T:2050

10.6.8、同时应用拔模和对称约束的拓扑优化-OS-T:2060

10.6.9、使用超单元进行拓扑优化-OS-T:2070

10.6.10、应用应力约束的拓扑优化-OS-T:2080

10.6.11、带挤压约束的拓扑优化-OS-T:2090

10.6.12、使用等效静载荷法进行拓扑优化-OS-T:2098

3.形状优化 vs. 拓扑优化:相辅相成

  • 层级关系: 拓扑优化通常在设计流程的前期进行,用于确定材料的最优分布和整体布局(“骨架”)。形状优化则常在拓扑优化确定的构型基础上,或在已知布局下,对具体边界进行精细化调整(“塑形”)。

  • 互补性: 拓扑优化提供创新的、全局最优的布局概念;形状优化则对具体几何进行局部精修,进一步提高性能或满足特定制造、装配要求。它们经常在同一个设计项目中依次或迭代使用。

  • 选择依据:

    • 如果设计的基本布局(孔洞、连接)大致已知或受限,目标是优化具体轮廓尺寸,选形状优化

    • 如果设计空间相对自由,目标是寻求全新的、最高效的材料布局方式,选拓扑优化

4.结语

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是现代结构设计领域强大的数字化工具。形状优化如同精密的雕刻刀,专注于边界的完美;拓扑优化则如同创新的画笔,重新定义材料的布局。它们共同推动着工程结构向更轻、更强、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产品创新和性能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增材制造等先进工艺的普及,特别是拓扑优化,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来源:TodayCAEer

OptiStruct疲劳碰撞形状优化拓扑优化汽车建筑增材铸造多体动力学理论化机材料控制钣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16
最近编辑:18小时前
TodayCAEer
本科 签名征集中
获赞 40粉丝 132文章 430课程 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