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液态氢储存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1.氢可以以不同形式运输,包括气态、液态,或与氨和液态有机氢载体一起运输,在这些选项中,长距离运输高纯度氢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是液态,在这些选项中,长距离运输高纯度氢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是液态。2.液态氢在1个大气压下温度为-253℃,且99%为仲氢成分。这是一个极低的温度,需要大量的能量。同样,在平衡状态下,液态氢的成分为99%的仲氢(1%的正氢)。这种平衡取决于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平衡状态往往会改变。然而,这种变化是放热的,这会给制冷增加额外的热负荷。这两个挑战使得液态氢储存极具挑战性和关键性。3.Kang等人致力于优化液态氢储罐的绝缘厚度。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蒸汽冷却屏蔽(VCS)可以减少多层绝缘(MLI)系统的层数。他们得出结论,采用多层绝缘和蒸汽冷却屏蔽系统后,总绝缘厚度减少了51.4%。4.Jiang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重力对液态氢储存影响的有趣研究。他们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了储罐条件。他们得出结论,重力加速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增加气态氢的比例。5.Xu等人使用ANSYS软件研究了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液态氢储罐设计。他们提出的绝缘支撑结构可以减少85%的热泄漏6.Yartys和Lototsky[19]发表了一篇关于氢储存方法的综述。他们将液态氢储存与压缩氢储存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认为,由于液态氢的能量含量更高,所以液态氢储存的容积更大。表1.压缩气态氢和液态氢的特性比较温度特性压缩气态氢(25℃)液态氢(-253℃)压力(巴)6901正氢/仲氢0.75/0.250.01/0.99质量密度(千克/立方米)38.8870.94摩尔密度(千克摩尔/立方米)19.2935.19质量焓(千焦/千克)4639-250.2质量熵(千焦/(千克・℃))43.338.25汽化热(千焦/千克)-445.8比容(立方米/千克摩尔)0.0520.0287.在25℃时,分子氢由75%的正氢和25%的仲氢组成,两者的核方向相反[36]。这些氢的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旋转能,正氢处于较高的能级。两种状态之间的平衡取决于温度,当温度降至-253℃时,平衡向100%的仲氢转移。这种平衡的转移被称为正-仲氢转化(OPC)。正-仲氢转化的焓约为527千焦/千克,仲氢的汽化热约为447千焦/千克(见图2)[37]。这种放热的转化焓是一项额外的负荷,使总可逆功增加约15%[38]。从长期储存液态氢的角度来看,这种正-仲氢转化至关重要。图2.正-仲氢转化及相应的转化热与温度的关系8.例如,将75%的正氢转化为5%的正氢大约需要2个月,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此,为了支持液态氢的长途运输或长期储存,需要通过催化进行正-仲氢转化(这也可以从图3中看出)。图3显示了在有和没有正-仲氢转化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储罐中剩余液体的量。在仲氢占80%(正氢占20%)时,剩余液体的量比仲氢比例较低时多。图3说明了在液态氢储存中进行正-仲氢转化的必要性9.在液态氢的情况下,蒸发损失非常关键和重要,主要是因为其温度极低(-253℃),且生产液态氢需要大量能源[40]。生产液态氢的能耗估计为其能量含量(即低热值(120兆焦/千克))的11%[5]。在这种极低的温度下,少量的热交换就会导致蒸发损失。对于典型气体(如二氧化碳和天然气),蒸发主要是由于热泄漏、晃动和闪蒸造成的,而在液态氢的情况下,正-仲氢转化在这些蒸发损失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0.根据热防护,绝缘过程可分为两类:被动热防护和主动热防护[44]。被动热防护采用喷涂泡沫绝缘、纤维增强塑料、气凝胶和玻璃气泡等材料,结合多层绝缘来减少热损失。这些材料具有低导热性和良好的耐热性。此外,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在储罐表面包裹材料和/或以粉末形式作为绝缘区域的填充物进行堆叠。表3显示了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密度.表3.常见绝缘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密度绝缘材料导热系数(瓦/米・开尔文)堆叠绝缘材料(77K-300K)聚氨酯0.033聚苯乙烯0.026-0.033橡胶0.036硅0.055玻璃0.035堆叠绝缘材料(90K-300K)珠光体0.026-0.044气凝胶0.019蛭石0.052玻璃纤维0.025矿棉0.035真空粉末绝缘材料(77K-300K)珠光体0.00095-0.00019气凝胶0.0016玻璃纤维0.0017绝缘在将液态氢保持在-253℃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商用液态氢储罐采用珠光体绝缘并抽真空,以将蒸发率限制在每天1.0%。然而,这个蒸发率相当高,需要降低。正-仲氢转化的转化热(527千焦/千克)高于汽化热(447千焦/千克),这导致更大的热负荷和更高的蒸发率。为了控制和减少蒸发,需要大量能量。最小化这种能量对于经济高效的液态氢储存至关重要。在-253℃下储存需要高度复杂的设备和设计。此外,需要大量能量将液态氢保持在-253℃。液态氢储罐的设计、设备、制冷、能源和其他必需品都是成本密集型的。降低这一成本对于有效的长期液态氢储存至关重要。本文参考:AReviewonLiquidHydrogenStorage:CurrentStatus,ChallengesandFutureDirections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