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磁电单轴超材料参数张量的推导

9小时前浏览1


当电磁波传播路径中遇到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时,由于两种介质之间的波阻抗不匹配,电磁波将部分反射和传输。在许多光学或微波应用中,当需要高的传输率时,反射是不可取的。这导致了抗反射理论的发展和大量的抗反射结构的研究。然而常用的1/4阻抗匹配层有严格的折射率和厚度要求,在应用中通常受到限制。随着超材料的发展,可以规避传统的材料约束,人工工程结构可能具有广泛的 ɛ和 μ值。基于此有研究提出了一种磁电单轴超材料层 (MEUML)可以实现在任意入射角上实现偏振不敏感匹配。

目录



   
  • 匹配理论    
  • 用于完美匹配的MEUML材料参数张量的推导    
  • 参考资料    


PML

As shown below👇

匹配理论

如图所示,假设来自空气(介质1)的TE或TM极化平面波以𝜃1角度入射。MEUML位于具有任意介电常数ɛ3的各向同性非磁性半无限基底(介质3)上方。

 

单轴层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张量呈现以下形式:

 

假设所有矩阵元素都是实数。空气中的全反射可以通过如下方程式计算得出,

 

为了实现TE和TM偏振在特定入射角下对特定基板的完美匹配计算所需的MEUML参数,有如下方程计算得出,

 
 




用于完美匹配的MEUML材料参数张量的推导

空气中的全反射由方程式给出

 

其中,

 

其中,波阻抗和波数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η0为自由空间固有阻抗,k0为自由空间波数。实现零反射所需的条件是

 

通过替换以及带入法,上述最终总共有四个方程和四个未知的材料参数。因此,可以精确地求解切向和纵向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参考文献



   

[1] Y. He and G. V. Eleftheriades, “Magnetoelectric uniaxial metamaterials as wide-angle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matching layers,” Phys. Rev. B, vol. 98, no. 20, p. 205404, Nov. 2018, doi: 10.1103/PhysRevB.98.205404.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MAGNET光学UM理论Electric材料MET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6
最近编辑:9小时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8粉丝 55文章 43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波数与波矢

波数 k 是描述波动传播特性的核心物理量。其物理意义有:描述波的空间周期性,通过复数形式区分波的传播(实部)和衰减(虚部)。与其他相关物理量共同构建波动的基本理论框架。理解波数 k 的实部与虚部差异,是分析表面导波、倏逝波、损耗介质中波传播等问题的关键。目录 波数和波矢 在传播中的意义 参考资料 kAs shown below👇波数和波矢波数是一个标量,仅取决于所讨论的频率,并且指定波形每米的相位变化。通常表示为k或β以弧度/米为单位: 在上式,λ是工作波长,f是频率,c是给定介质中的光速。波数k在天线理论和物理学中无处不在。对于自由空间中的计算,它基本上是表示频率的另一种方式。由于介电常数或介电常数大于1的介电材料或磁导率大于1的材料的波长较小,波数简洁地表示了传播平面波的相位变化,以弧度/米为单位,2*PI弧度是所有介质中的一个完整周期。因此,波数也可以写成:k=2πf*sqrt(μ*ε)=2πf*sqrt(μr*εr*μ0*ε0)波矢是指描述平面波在3个正交方向(通常为x、y和z轴)上的相位变化的矢量。波矢量的大小就是波数。对于波在球坐标描述的方向上的传播,波矢量k由下式给出: 波矢的 x 分量决定了相位的变化率 沿 +x 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相同的定义适用于 y和 z 方向。波矢是平面波的一个属性。平面波的相位变化始终为 2π。因此,波矢与波数的幅度大小相等,有 如果kx=2π/λ,那么其他两个方向的分量必须为0. 在传播中的意义在波动方程的解中(如行波),波数 k 与空间相位的变化直接相关。例如,一维平面波的表达式为: 传播方向:若波沿+x方向传播,相位项为(kx - ωt);若沿―x方向,则为(kx + ωt)。空间周期性:kx决定了波在空间中的相位分布。当x增加λ时,相位变化2π。波数k与w以及波速v满足色散关系:v=w/k均匀非色散介质中:w=vk,波速恒定。色散介质中:w与k非线性相关,导致不同频率的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当波数k为复数时,即k=k实+jk虚,那么实部:控制波的相位传播,与波长有关。虚部:控制波的振幅衰减(指数衰减),如损耗介质(如导电介质中的电磁波):振幅随传播距离衰减(趋肤效应)。倏逝波(Evanescent Wave):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如界面法线方向)上指数衰减,无法远距离传播。在不同类型波中表面导波(如表面等离子激元波):k通常为实数或复数的实部主导,波沿界面传播,能量集中在表面附近。倏逝波(如全反射时的隐失场):k 的垂直分量(如 kz)为纯虚数,导致波在垂直方向上迅速衰减。波导中的模式:k的实部决定传播速度,虚部可能对应模式损耗(如金属波导的导体损耗)。参考文献 [1] D. M. Pozar, 微波工程, 第三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2] L. Si, H. Jiang, X. Lv, and J. Ding, “Broadband extremely close-spaced 5G MIMO antenna with mutual coupling reduction using metamaterial-inspired superstrate,” Opt. Express, OE, vol. 27, no. 3, pp. 3472–3482, Feb. 2019, doi: 10.1364/OE.27.003472.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