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多物理场驱动低频磁电天线

13小时前浏览1



人类活动在地下和海洋环境中越来越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实现高速和长距离的无线通信。声驱动磁电 (ME) 天线为高损耗介质中的便携式低频 (LFs 30–300 kHz) 收发器提供了有前景的备选方案。

目录



   
  • 水下通信    
  • 多物理方案    
  • 参考资料    
 
 

 
     



*

As shown below👇

水下通信

由于电磁波在淡水、咸水和盐水中会迅速衰减,因此很难将无线电信号用于长距离海底通信。传统射频通信方案在水中的性能受到射频趋肤深度的限制,计算如下:  
 
可以估算到,在高损的环境下,电磁波有剧烈的衰减,限制了传输范围。  
 

例如,在ν=50 MHz时,海水中的趋肤深度约为3.8 cm,因此传统的射频通信技术在有用距离的盐水中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环境中,传统的射频电磁波方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基于弹性波的声通信技术则存在数据速率低、延迟明显和功耗高等缺点。为了实现更长的通信距离,由于涡流效应和路径损耗较小,因此需要极低频(VLF,3-30kHz)或低频(LF,30-300kHz)通信技术。  




*多物理方案

VLF或LF的传统电子天线受到尺寸和波长之间关系的限制,导致体积大、功耗高、传输效率低。

最近,机械天线的新技术通过旋转或振动磁偶极子来传输磁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磁能,与传统的电小天线相比,这减小了尺寸并显著提高了传输效率。具体而言,基于磁致伸缩/压电复合材料的磁电(ME)天线通过使用声激励原理来解耦电磁波波长与天线尺寸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将天线尺寸减小近五个数量级。

然而,由于压电材料的脆性,制造尺寸过大的ME天线仍然很困难。这导致磁矩弱,传输能力低。此外,人们发现,最近提出的ME天线几乎都是基于逆ME(CME)效应,通过使用压电层的应变直接调节磁致伸缩层的磁化来工作的。然而,很难实现180°磁矩的完全旋转;此外,压电层和磁致伸缩层之间严重的应变传递损失,进一步严重限制了调制效率。

 


从上表可以看到,目前的ME天线阵列仍然存在调制效率低的问题,而如何通过巧妙地耦合天线之间的交流应变和磁场来协同调制ME天线阵列的磁化却很少被探索。  



参考文献



   

[1] I. I. Smolyaninov, Q. Balzano, C. C. Davis and D. Young, "Surface Wave Based Underwater Radio Communication," in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 17, no. 12, pp. 2503-2507, Dec. 2018, doi: 10.1109/LAWP.2018.2880008. 

[2] C. Guan et al., "Multiphysical Field Driven Low-Frequency Magnetoelectric Antenna Array With Nonlinearly Enhanced Magnetic Field Transmiss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3, no. 3, pp. 1355-1370, March 2025, doi: 10.1109/TAP.2024.3494233.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MarcMAGNET振动复合材料电子ANSA通信海洋Electric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13小时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3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全息无线电力传输理论

消费类设备、无人机、机器人和其他移动系统的无线电力传输依赖于创建一个自适应电磁场,该电磁场可以在远距离充电,从而消除有线充电解决方案的不便。强耦合磁共振可通过放置在发射器和接收器线圈对之间的中间谐振线圈在数米的距离内传输无线电力。这里简单介绍了 MetaResonance 背后的理论。目录 全息无线电力传输的理论 过程 参考资料 *As shown below👇全息无线电力传输的理论考虑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涉及在不连接电容器的情况下将元电池线圈设置为开路,如图(a)所示。第二种情况涉及每个元电池与连接的电容器闭合电路,如图(b)所示。 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以下三个因素,具有开路的元电池对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线圈的功率传输的干扰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6.78 MHz的相对较低工作频率; 2)每个元电池两端的大间隙距离(1cm); 3)因此,该系统类似于没有任何元谐振层的情况,即与具有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的传统功率传输相同。 在第二种情况下,元电池是具有连接电容器的闭合电路。因此,来自发射器的功率首先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到每个元单元。然后,每个元电池中的电力被传输到接收器线圈。在电磁能量传播期间,每个元单元可以控制和影响来自发射器线圈的一部分能量,然后影响到接收器的功率传输。因此,发射器线圈和接收器线圈之间的元单元阵列可以以精细的粒度塑造和控制能量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如图(b)所示,κ决定了来自发射器线圈和元电池的功率(波)之间的耦合率。发射器和元单元之间的这种相互耦合是距离、线圈对准和两个谐振器之间的相对取向角的函数。功率传输优化可以用波传输优化来解释。如图(b)所示,每个方块代表一个元电池,可以描述为一个简单的LC电路,L和C是元电池的电感和电容。假设能量在无损LC电路中持续循环,电压(v(t))和电流(i(t)) 瞬态响应可以表示为 *通过结合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 电压和电流的时变解为 这里,|V|是LC电路中电压的峰值振幅,ϕ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变化。 然而,上述方程是两个耦合的一阶微分方程,这增加了计算反射系数的复杂性。在这里,定义由两个非耦合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成的复变量a,表示为 通过带入可以在稳态下得到 然后,a(t)具有依赖性ejω0t,可以获得该电路内的能量 因此,复变量a是无损LC电路的模式振幅,由于ejω0t的依赖性,在无损LC电路中循环的能量的谐振模式可以完全描述如下: 如果电路有损耗,则将(7)修改为 其中1τo和1τe是由于辐射率损失而导致的衰变率。如图所示,元电池通过入射能量波(振幅S+)从发射器获得额外功率。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将S+(x,y)视为S+,其中(x,y)是曲面上的给定位置。给定耦合率为κ的入射能量波(S+),将(8)修改为 这里,入射能量波来自工作频率为ω的发射源,然后施加扰动S+├ejωt。因此,在稳态下(元单元的工作频率不会改变),可以通过求解发现, 传输到设备的功率与从源谐振器进入元电池的功率之间的功率比与反射系数成正比,反射系数定义为S-和S+之间的比值。然后,稳态中每个元电池的功率反射系数表示为 参考文献 [1] K. Li, M. Y. Naderi, U. Muncuk and K. R. Chowdhury, "MetaResonance—A Reconfigurable Surface for Holograph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70, no. 5, pp. 4682-4692, May 2023, doi: 10.1109/TIE.2022.3187570.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