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超充技术成新车亮点,固态电池发展获eVTOL大力支持!

3小时前浏览3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开幕。这场盛会不仅是整车产业的风向标,更是动力电池产业新技术的“竞技场”。在本届展会超百款首发新车中,超充技术成为众多车型的卖点,而固态电池的发展则因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兴起而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超充技术成新车亮点

比亚迪Ocean-S概念车:4月23日,比亚迪海洋网全球首发Ocean-S概念车。未来量产版车型有望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和e平台3.0 Evo,配备兆瓦闪充、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双枪快充等科技配置。


图片


小鹏汽车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小鹏汽车发布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售价20.88万元,搭载5C超充AI电池,10分钟补能420公里,百公里电耗仅12.7千瓦时。该车型最大的亮点在于换装了与全新G6、G9同款的5C超充AI电池,从10%电量补能至80%仅需12分钟,充电效率大幅提升。


图片


蔚来乐道L90:蔚来董事长李斌在车展现场展示了乐道L90,这是蔚来体系内第二款应用900V平台的车型。900V平台的优势是提升了充电效率和电驱效率,使得充电峰值功率达到600千瓦,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在5分钟内补充255公里的续航,显著提升了充电速度,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


图片


电池企业发布新型超充电池


图片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在2025上海车展举办前夕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这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12C意味着电池理论上可在6分钟内充满。宁德时代介绍,12C峰值充电功率高达1.3兆瓦,1秒可补充2.5公里续航。

欣旺达动力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欣旺达动力瞄准商用车电动化市场,发布行业首款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实现1.4兆瓦超大功率下的3.5C稳定充电。

固态电池发展获eVTOL有力推动

本届展会上,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宣布发力eVTOL、机器人等领域,这些领域有望为固态电池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在宁德时代展区,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峰飞航空2吨级eVTOL矗立于展台上,十分夺目。宁德时代已和峰飞航空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宁德时代不仅对峰飞航空投资数亿美元,还与其携手研发eVTOL航空电池。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在本届车展实现首秀。该电池拥有400瓦时/千克的高比能量,将为长安汽车探索陆、海、空三栖出行方式打开想象空间。长安汽车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换电、特种动力、eVTOL、外骨骼、机器人、电摩等市场将是固态电池的潜力终端。

据悉,目前头部eVTOL企业对电池的门槛要求是能量密度300瓦时/千克、循环寿命500次,未来还将继续提升。这对固态电池发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也为电池产业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2025上海车展不仅展示了超充技术在新车上的应用,还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陆地到天空,固态电池的产业新空间正在悄然酝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eVTOL、机器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航空汽车新能源海洋理论材料机器人无人机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10
最近编辑:3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5文章 234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人形机器人催生锂电发展新“风口”!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首次“人机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其中有身高1.8米、步幅较大的“天工”,有身高82厘米、小巧灵活的“小海”,还有能续航6小时的“行者二号”。 此前的蛇年春晚上,10多台宇树机器人身着花棉袄登上舞台,与真人舞者一起扭秧歌、转手绢,引起广泛关注。人们惊呼,人形机器人来到普通人生活了。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正在升温。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多个地方政府已建立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基金。从事具身智能的企业数量在增加,融资规模不断提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的兴起,机器人用电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池不仅是机器人的动力源泉,还直接影响其续航能力、性能表现和应用场景。 01 机器人领域电池的核心应用要求 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机器人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长时间续航,要求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以上(如欣旺达半固态电芯已达500Wh/kg),同时需轻量化设计以匹配人形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结构限制。高功率输出与快充能力动态动作(如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后空翻)需电池支持3C以上放电倍率,且快充需在30分钟内恢复80%电量。部分工业机器人甚至要求5C放电能力以应对高负载场景。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需通过过充/过放保护、热失控防护(如磷酸铁锂电池耐高温特性),并适应-20°C至60°C环境温度。医疗机器人等场景还要求零漏液设计。长寿命与智能管理循环寿命需超过2000次(消费级)至5000次(工业级),结合AI算法实现SOC/SOH误差<1.5%的精准监控。 02 当前技术应用进展 主流电池技术突破 三元锂电池: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等高端人形机器人,采用52V圆柱电芯设计,兼顾能量密度(2.3kWh)与动态响应。磷酸铁锂电池:在AGV物流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中普及,苏州某工厂配送机器人已实现耐高温、零燃烧应用。半固态电池:欣旺达半固态电芯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率先用于低空飞行器及服务机器人。企业应用案例蔚蓝锂芯:为宇树科技机器狗提供定制化锂电池,支持数小时连续作业,快充效率提升30%。德赛电池:研发固态电池技术,解决人形机器人高安全需求,并布局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圣阳股份:圆柱锂电池适配多地形机器人,金属回收纯度达99.7%,推动可持续应用。智能化管理创新 AI驱动的动态充放电策略已落地,如蔚蓝锂芯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电池工况,延长20%使用寿命;德赛电池BMS系统实现72小时热失控预警。机器人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对机器人行业的进步至关重要。当前,锂电池仍是主流技术,但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将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机器人用电池将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