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上课程-Maxwell永磁电机分数槽&退磁计算&扁线绕组仿真计算-第三章

1月前浏览1662

      本次新上课程,主要涵盖三个主题:电枢磁场谐波次数/绕组系数(短距系数/分布系数)/谐波占比/分相、永磁体退磁计算、3D/2D永磁电机电磁场 计算/扁线绕组电磁计算。

  • 第三章针对第三个主题展开

      相比于永磁电机的2D电磁计算,3D电磁计算更加真实的反应电机实际的电磁场分布。对于永磁电机的定子连续斜槽或者转子分段斜极结构,2D则是采用数学的方式对二维电磁场的计算结果进行处理,从而以平面2D模型模拟立体3D模型,但对于扁线绕组的交流铜耗计算、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计算、端部效应的计算、以及其他不能通过扫掠方式生成的实体结构等,则只能通过3D电磁场来进行计算。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增强,以及Maxwell软件计算能力的提升,3D电磁场计算电机电磁性能的时间成本不再是制约因素。

      

图1 3D&2D空载线反电势对比

      3D与2D的前处理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网格的控制和求解器的设置,课程对这两部分进行了介绍,包括网格的阶数、非线性残差等。图2算例电机在额定负载工况下的铁耗曲线。

图2 铁耗曲线

      Maxwell软件直接给出的物理量为相或线感应电压,对应气隙中的合成磁场,对于3D模型,定转子组件的端部效应已考虑进其中,在相/线感应电压中补偿绕组电阻的压降,便是相/线端电压,线端电压应当≤母线电压,计算公式如下,2D模块包含等式右侧的第三项,3D则不包含。

     图3为两种常见的Maxwell内置的永磁转子斜极方式,这两种方式有特定的变量参数,在Maxwell永磁电机仿真计算精讲课程中做过详细介绍。而在Maxwell 3D中,用户可以以自己的变量建立3D的全参模型,对于软件内置的功能,使用其实并不便捷,只能按照软件内部的规则来进行,而自定义的全参模型,变量定义清晰,使用不受限制,图4为以永磁转子的轴向分段数(独立变量)、每段永磁转子的轴长(每段均等、其值由总轴长和轴向分段数决定,为非独立变量)、相邻永磁转子之间的夹角(独立变量)为变量建立的参数化模型,用户可以直接对两个独立变量进行参数化计算或寻优计算,当然每段永磁转子的轴长也可以非均等。

   

图3 Maxwell内置两种斜极方式

图4 自定义斜极

      对于3D模型中的磁钢涡流损耗的计算相对就比较简单,使用场计算器可以编辑出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表达式,并将之添加进求解器中,3D建模时如果没有考虑轴向相邻两段永磁体的间隙,则需要添加绝缘边界条件,如果考虑了间隙,则不需要添加。

图5 MagN1涡流损耗计算

       图6为本章8p48s永磁电机的全参结构示意图。

图6 8p48s全参模型

      先以2D模型进行初步电磁计算,根据图6结构,绘制出2D的全变量参数化模型,绕组为双层结构,线圈匝数为两匝,一路并联,一根并绕,计算绕组的交流铜耗需要将每根扁线的导体建立出来,扁线纯铜的长度和宽度作为非独立变量,其值由槽身宽度、绝缘纸厚度、单边漆膜厚度三个独立变量来决定。交流铜耗的计算由纯铜扁线的尺寸、给定温度下的电导率、扁线截面上的电密分布决定,需要对绕组模型的网格进行精密控制,如图7所示,在额定负载下,绕组总的交流铜耗如图8所示。

图7 2D-绕组网格剖分

图8 2D-绕组交流铜耗

      图9为某时刻下的电密分布云图,电密的分布与扁线所在槽内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靠近槽口的位置,经过槽口闭合的磁力线相对较多,磁场变化较为严重,涡流效应也较为严重,给定时刻下的电密分布越不均匀,由涡流效应引起的交流铜耗也就越大。

图9 2D-绕组电密分布

       在3D电磁模型中,定转子铁芯、永磁体、空气域可由2D的全参模型经过Thickness或sweep命令生成,而三维的绕组模型需要自定义建模,图10为双层绕组、2匝线圈的叠绕组全参模型,纯铜扁线的长度和宽度仍由槽身宽度、绝缘纸厚度、单边漆膜厚度三个独立变量来驱动,增加了绕组直线部分单边伸出定子铁芯长度、端部轴向长度、发卡部位高度三个独立变量,全参模型建立了电机模板并便于参数化计算或优化计算,为后续研究关键尺寸对交流铜耗的影响程度提供了便利!

图10 3D-扁线绕组模型

      图11为3D绕组模型的网格分布,由于绕组的涡流效应集中于绕组表面,网格分布对交流铜耗的计算非常敏感,在算例中,对绕组模型进了Skin Depth的网格控制,使其表面网格较为密集、内部网格较为稀疏。

图11 3D-绕组网格剖分

      图12为3D电磁计算的绕组交流铜耗曲线,0时刻的SolidLoss值可以认为是直流铜耗,其值为526W,平均交流铜耗为2258W,交直流铜耗比4.3,当然算例只是作为演示使用,并非成熟的设计方案。图13为某时刻下的电密分布,靠近槽口的扁线导体涡流效应更为严重,电密分布更加不均匀。

图12 3D-绕组交流铜耗曲线

图13 3D-绕组电密分布

      叠绕组和波绕组是两种常见的绕组连接形式,A相绕组的叠绕组电气连接图如图14所示,A相绕组的波绕组电气连接图如图15所示,两种绕组连接方式的3D全参建模方式的思路是相同的。

图14 叠绕组-A相电气连接图

图15 波绕组-A相电气连接图

图16 波绕组-部分3D模型

来源:电机设计青年
Maxwell非线性电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3-05
最近编辑:1月前
电机设计青年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53粉丝 174文章 46课程 5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