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梁昕: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直剪力学特性及破裂机理研究
- 作者优秀
- 优秀教师/意见领袖/博士学历/特邀专家/独家讲师
- 平台推荐
- 内容稀缺
梁昕,中国矿业大学 师资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1991年9月16日生,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拟聘单位为深地国重,合作导师李树忱。博士期间学术成果如下:聚焦水致工程岩体灾变机理,提出了工程岩体中水的赋存状态受水分运移影响的科学问题。建立了定量表征水分运移不同时间节点岩石含水状态的方法和指标;揭示了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和剪切多种加载条件下,含水状态对砂岩变形强度特性与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湿度在岩石中扩散的数值模型,揭示了水诱发岩石破裂、软岩巷道底鼓以及围岩损伤区的孕育过程及机理。博士期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专项以及面上项目3项。在研究领域主流期刊(IJRMMS、RMRE、CG、TUST等)发表10篇高水平论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JCR-Q1论文2篇,JCR-Q2论文2篇),通讯作者EI顶刊论文1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水是影响工程岩体力学性质,并诱发滑坡、突水、深埋洞室大变形等灾害的重要因素。剪切破坏是岩石常见的破坏形式,深刻认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剪切力学特性和破裂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物理实验获得了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发生直剪破坏的剪切应力-位移响应、剪切强度及其力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破坏模式;在物理实验基础上,采用RFPA2D-Humidity软件数值再现了不同含水状态砂岩直剪破裂过程,加深了对水影响下砂岩直剪力学特性的认识,揭示了砂岩直剪破裂过程的应力场、裂纹扩展、声发射时间空间分布等演化过程和最终的拉剪破坏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水岩作用机理。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支持反复回看,欢迎朋友圈分享
RFPA讲堂2024-1: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直剪力学特性及破裂机理研究-仿真秀直播
- 从事岩体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科研、施工与管理工作人员
获赞 10761粉丝 22258文章 3803课程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