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足够便宜了,筹码都被养老金等险资拿了,业绩急速大爆发,却不到90亿的小巨头

8月前浏览2282
前一阵子,隆基中报发布后,公布了自己all in bc电池路线的大新闻,引发了行业震动,然后光伏激光行业率先反应,行业龙头帝尔激光连续两天最多拉升超过33%,虽然这一阵子有所回落,但依然表现坚强,而另一个公司海目星,虽然也在当天一度接近涨停,当天也收涨9.65%,但已经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虽然海目星也表示自己早就有BC电池技术的激光技术储备,但市场就是不理不睬。海目星,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未必!

说到海目星,又不得不感叹市场对平台型的企业确实不青睐,更喜欢业务更专注的公司。

 01 
海目星和帝尔激光的对比

就比如说海目星和帝尔激光的对比,当然,实际上两者目前的主营业务完全不同,海目星主营业务还是锂电池激光设备,帝尔激光主要是光伏激光,只是现在海目星也进入了光伏激光业务,而且做得还算不错。

论过去几年的成长性,海目星也不差的,营收规模一直比帝尔激光高很多,去年甚至是帝尔激光的3倍多。

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市场愿意给帝尔激光这样业务更加专注的公司更高的估值也是有道理的。

逻辑上讲,多元经营虽然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但行业周期上行时,受益也会明显减少,也就是顺周期时成长性更强,但资本市场明显更愿意给成长更高的估值。其次,业务专一更有利于成为行业龙头,如果能垄断行业获取一定的定价权,盈利能力比多元化经营却没有在任何行业做成行业龙头的要强得多。

这一点从海目星和帝尔激光两者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看出来。

虽然海目星的营收规模一直大于帝尔激光,甚至去年的营收规模是帝尔的3倍多,但是帝尔的净利润却反过来,远远高于海目星,甚至也是几倍的差距,去年帝尔的营收只有海目星的1/3,但净利润依然超过海目星。

从两者的毛利率对比就很清楚了。

净利率更是碾压,最少都是海目星3倍以上的水平,确确实实更赚钱。

再加上行业龙头的估值本来就有一定的溢价,帝尔激光是光伏激光行业龙头,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光伏激光业务,海目星目前主营是锂电激光设备和通用激光设备,但这块的行业龙头是大族激光,这两年公司切入光伏激光行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营收规模和占比都太小了,市场也不愿意给这块业务更高的估值。

就像生活中样样会但样样不精就很难赚钱一样,资本市场同样如此,这就是海目星盈利能力弱于帝尔激光,估值水平也明显低于帝尔的原因所在。

不过海目星也绝非一无是处,相反,从公司在帝尔激光前面率先推出了topcon 激光一次硼掺杂设备就可以看出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具备相当强的优势,毕竟帝尔激光可是实实在在的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在下一代技术这种重要设备环节竟然被行业新入玩家偷家了。

如果看过海目星的研发投入,倒也不奇怪为什么海目星可以率先推出一次硼掺杂设备,公司一直保持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率常年保持在平均8%左右的水平,单季度研发费率占比甚至有超过20%的。

虽说业务比较多,导致单个业务的研发投入并不一定很多,但topcon 一次硼掺杂设备的率先推出,还是可以看出公司在研发上的实力。

科技企业只要愿意在研发上进行高强度投入,并且有实实在在的研发成果出来,就值得关注,尤其所处的行业还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就更好了,显然海目星都符合。

 02 
海目星2023年中报简析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46 亿元, 同比增长79.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5 亿元,同比增长 95.91%;实现扣非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增长105.59%。具体到Q2,实现营收 12.51 亿元,同比增长 67.17%,环比增长 39.7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同比增长 84.13%,环比增长 385.26%;实现扣非净利润 1.32 亿元,同比增长 91.08%,环比增长 502.93%。

这个增长速度无疑是非常优秀的,过去两年受益于锂电池行业产能大扩张,公司的业绩增速超级生猛,所以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并不存在什么水分。

营收结构上,上半年来自动力电池业务的营收为18.04亿,同比增长109.98%,占比84.04%,还是绝对的营收主力,而且相比去年同期以及去年底,动力电池业务的营收占比还提升了。主要跟这两年动力电池行业大扩产,今年很多设备确认收货,再加上消费电子行业低迷,来自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的收入下降有关。

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光伏激光业务,上半年营收306.19万,营收占比仅为0.14% ,实在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考虑到公司的激光一次硼扩设备去年Q4才开始出货,确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主要看订单情况。

根据中报的数据,截至8月底,公司 TOPcon 激光一次掺杂设备已签订合同 350GW+,公司没有公布这350GW的订单价值,目前topcon 激光硼掺杂设备平均单GW价值在700万到800万的水平,就按700万/GW算,光是这一块就有近25亿了。

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约 27 亿元(含税),考虑到锂电池行业今年的阶段性过剩,很可能上半年的新增订单主要来自光伏激光设备。截至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累计金额约为 85 亿元(含税)。

按照交付节奏看,从年底开始会逐步贡献业绩,来自光伏激光设备的营收占比将快速提升。

另外,截至6月30日,公司的合同负债为30.8亿,存货为49亿,其中发出商品28.4亿,公司的订单总体还是比较充足的,也都是接下来一两年的业绩保障。

目前市场比较担忧的是锂电池行业陷入中短期的产能过剩,会不会对公司的锂电池业务造成大影响,假设上半年27亿的新签订单主要来自光伏激光设备,则验证了市场的顾虑,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不得而知。

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还在高速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的新能源也在快速增长,储能需求快速提升,锂电池即使过剩也是阶段性过剩,更不要说境外厂商顾虑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纷纷加大了自建产能,也会带来锂电池设备的需求。

此外,公司在光伏行业的布局也逐步进入收获阶段,再加上消费电子有望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后续这块业务也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关键是公司的体量不大,当前不到90亿的盘子,滚动市盈率23倍左右,在接下来两年业绩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实在不贵,很便宜了。

退一万步讲,对于公司这种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的设备厂商,即使某一项业务遭遇短期周期影响,总体的业绩增长也不用太过担忧,这也是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几乎都是养老金、保险等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产品的原因吧。

来源:新能源大爆炸
通用汽车电子新能源消费电子爆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0-07
最近编辑:8月前
新能源大爆炸
签名征集中
获赞 77粉丝 3文章 97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