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谈点砖家不懂的东西

9月前浏览253

浙江有家做金属零件的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有一次,董事长和我谈起国内材料的质量:主要是稳定性有问题。有的批次很好用,有的批次就有问题。所以只能用国外的进口材料。

国内材料的稳定性为什么不好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太宽泛了,允许成分和性能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这些标准产生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那时的工艺和控制技术还很差,只能把标准定得很宽。随着技术的提升,先进企业开始采用内部标准。这些内控标准比国标或行业标准要严格得多。比如,行业标准要求某钢种的C含量小于0.2,波动范围为0.2。而企业内部的标准则可能是要求C含量在[0.15~0.18]之间,波动范围只有0.03。这样,成分的稳定性就高多了。

企业内部制定标准的原则之一是:现有技术容易做到。比如,C含量要求在[0.15~0.18]之间时,可以做到90%以上炉次都合格。如果C含量要求在[0.15,0.16]之间的话,大多数炉次都不合格。

国内的中小企业往往不知道有这种差别。他们只知道按照国标或者行业标准采购。然而,同样的行业标准,企业可以划分成上百个内部标准。这时,用户按照同一个国标定了几次货,买到的却是不同企标的产品。故而会感觉产品质量“不稳定”。

许多大企业有人才、有信息。他们知道企业有内部标准。订货时就指定要某个内部标准交货。钢企的销售部门有时会感到很奇怪:我们内部的名称,他们怎么知道的?大客户的采购量大,钢企一般会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

尽管企业内部的标准比行业标准严格很多,但也不一定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高端的用户往往还会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我见过一个客户对材料制造过程和产品的要求,足足有几十页。对客户来说,当然是标准越严格越好。但前提是工厂能够制造出来。高端客户的要求,一般是参照世界上最先进企业的技术能力给出的。钢厂接到这样的订单时,往往会感到很头疼。但“客大压店”,也只能按照人家的要求做。如果钢企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差,成材率就会非常低,接这样的合同就会亏损。

有些先进企业的要求非常苛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故意刁难”。其实,客户这样要求是有原因的。高端客户可以使用很大一块钢板。但是,出现材料断裂等质量问题时,却往往是某个微观的位置引发的。比如,某个位置有个大的夹杂物、成分有偏析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微观的问题就是“蚁穴”。如何防范这些“蚁穴”呢?

防止“蚁穴”的办法,是一个个地查。然而,现实却是:单纯靠检查是不行的。比如,钢坯的偏析、内裂往往要单独割下一块来检查。但问题是:检查的部位没有问题,其他部位就没有问题吗?怎么才能保证没有检查的部分也没有问题呢?

这就要通过生产的稳定性来保证。

高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非常敏感。某种意义上说,高质量就等同于高度稳定性。如果产品质量稳定了,检验的结果就可以和未检验的质量一致。另外,高端客户其实也未必完全清楚用哪些属性衡量产品质量,他们也不清楚某些参数或属性的变化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只能用一个比较笼统的做法:要求生产极度稳定。

如何衡量生产的稳定性呢?要通过可测量的各种参数来确定,如生产速度、温度、流量等。相关参数稳定,质量就一定稳定吗?也不一定:生产过程的许多要素是没有数字化的。其中,人的许多工作就是没有数字化的。而人恰恰是生产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人的问题,要靠管理来解决。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呢?于是,出现了ISO9000、QS9000这些标准。企业通过了这些贯标的认证,表明管理水平上去了,才有给高端客户供货的资格。

通过认证的企业,管理水平就一定会高吗?也不一定。在我国,贯标认证中有大量形式主 义。通过认证的企业,管理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别。高端用户还是不放心。所以,高端用户还要亲自去厂子里面去看、产品要试用才敢采购——工业互联网的采购平台不同于淘 宝的关键就在这里。

我在《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对质量和管理的理解。我一直认为:高科技产品的本质是高质量。而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升质量和管理能力。而学院派砖家常见的局限性,就是对现代化企业的质量和管理理解不深。这些人在谈数字化转型时就找不到着力点,体会不到技术的潜力和作用,也就只能玩玩唬人的概念了。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断裂材料控制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9月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88粉丝 10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