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Spring-ICE 结冰算法述评-(3)水滴收集量计算

3年前浏览2724

接着上一期聊。

上回说到,水滴运动轨迹的计算。这一期就讲,利用水滴轨迹的计算,得到翼面各区域一定时间内撞击水量的计算,为下一步开展结冰热力学算结冰量提供输入。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现场干体力活,这是我毕业两年后再次长期干试验。干的时候,脑子里经常闪现以前读研天天泡在实验室的场景,师兄弟们有说有笑,手里不停,嘴上不停。白天干累了,晚上喝喝酒,或者写写论**做计算。毕业后的两年,大部分时候都在办公室,要么跑各种流程,要么画网格伤眼睛,恍惚间已然忘记自己以前还是个干“手艺”活的。

年初疫情隔离期间就开始再次健身,就是怕胖(虽然没胖过),毕竟快秃了,再一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下好了,又回到了白天动身体,晚上动脑子的状态,身上线条慢慢恢复,有一种劳资想干手艺就干手艺,想写代码就写代码的感觉,真好。

年龄这个东西真的很奇怪,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拼命想练肌肉,那时候俯卧撑天天100,还是瘦的鸡仔。10年过去,健壮了,也快秃了。

到目前唯一没变的,还是对知识的热爱吧,或许还有不知耻的自负。

1 水滴收集量怎么算

我们假定有一个水滴发射面,一齐向翼面上发射水滴,每个壁面单元(AB)必然在发射面上某两个水滴发射位置覆盖的范围里(yi ~ yi+1),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水滴都只能打到AB内,反之,亦然。

对于二维问题,(yi+1)-(yi)就是壁面单元AB的水滴收集量(当然还需要乘以轴向单位长度以及液态水含量还有时间,这里做简化说明)。

为了便于统一比较,目前大家普遍引入水滴收集系数的概念,就是把[(yi+1)-(yi)]除以|AB|。

搞清了定义,其实计算大概思路基本就有了。只要搞清楚A、B两点各自对应哪条水滴轨迹,水滴收集量就出来了。同样的,思路很清晰,搞起来却不容易

2 水滴收集量算法设计的三种思路

我们再发射水滴前,是不确定这个水滴具体撞击位置的,因此无**面直接确定壁面节点对应的水都轨迹。

思路一:二分法

具备基础高等数学的都知道这个方法。二分法是最基础的数值迭代方法,通过不断试错二分迭代,逼近结果。

应用到我们这个问题上,就是预设一个大的水滴撞击范围,发射两条水滴,然后根据撞击结果,不断调整发射区间直至我们设定的误差范围。下面这个图就是基于该思路求解整个壁面撞击上限水滴逼近结果。

二分法的优点就是精度高,缺点就是效率低,每个单元逐个求解过来,总共可能要计算数百条轨迹。

思路二:粗略估算法

还有个思路更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次计算一定水量的水滴数(比如200条),然后看每个单元打中几条,通过比例粗略计算水滴收集量。

这个方法程序设计比较简单,但是效率低,精度差。在实际计算时候,有大量区域没有撞击到水滴,水滴撞击个数���翼面的分布呈现极大的不连续性,因此即便是按比例插值,事先还是要做滤波处理,几次插值下来,精度根本就保证不了了。

思路三:高效高精度插值法

说到这,大家也都看出来了,水滴收集量的计算想做的漂亮,就是要同时保证计算精度和效率。那么搞出一个高精度高效率的插值方法,将变得非常关键。

上海交大搞了一种所谓两级插值法,说白了,一级插值是在远场计算少量水滴,离壁面近了以后,认为还有一个水滴和当前水滴距离比较近,通过径向基函数插值出其远场轨迹,在正常计算其撞击壁面的过程。第二级插值,还是我上面说的,根据撞击个数插值收集量,只不过还是用所谓径向基函数。这个方法呢,怎么说呢,比较绕,写论文会比较好看。

一般来说,我个人的研究品味还是倾向于有朴素设计思想的方法,简单直接,又意想不到。NASA LEWICE通过20多条轨迹就能精确插值出水滴收集量,上述两级插值还是要搞上百条轨迹才能做,差距依然巨大,更何况还把这个事情搞的这么复杂,正常来说即便用二分法也就百多条轨迹,速度不比这个两级插值慢多少,精度还更高,所有我个人不推荐大家去研究这个两级插值。

那么NASA到底用的什么方法呢?不知道啊。不知道不代表不能去揣摩,实际上Spring-ICE目前在这一块搞了两套算法,一套是二分法,一套是插值法。Spring-ICE的插值法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20到40轨迹,插值出水滴收集量。这个方法目前还在审稿中,不便透露,但是可以给点提示,这个插值方法一切的一切都是瞄准水滴收集量计算式:找到壁面节点对应的水滴轨迹!

3 小结

这一期其实想说的是研究品味的事,其实咱们搞研究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方向,会有很多的选择。有的方向看起来花团锦簇,有的方法华丽炫酷,这个时候能不能忍住也上去搞一把的冲动,忍住往石墨烯里面加鸟屎的想法,仔细想一想,工程上到底需要什么,自己怎么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简洁的解决问题。

最后 欢迎关注我们的*****。

*****:320科技工作室。

其他软件其他流体航空求解技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06-21
最近编辑:3年前
320科技工作室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lammps/ms/vasp/
获赞 214粉丝 302文章 272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