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毕业6年,技术人的不惑之路

1年前浏览289

来源:掘金,作者:忽来

链接:https://juejin.im/post/5e4dea276fb9a07ca530391a

我的心路历程

本人二本(国内排名500名开外)毕业6年,从毕业到现在换过三次工作(低于一个月的不算),期间待过小公司、B轮创业公司、中型传统互联网公司,当前就职于BAT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来这公司之前独立接过半年外包。一路走来,经历过异想天开、自我膨胀、穷忙焦虑,一度失落挫败到对人生失去激 情,直到孩子出生在家接外包那段时间才停下来反思和调整自己,如今重新恢复了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异想天开 -> 幻想破灭

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小型初创公司,由于大学专业学的是软件工程,自己在大学也开发过一些安卓小软件,当时找工作还算容易,很快就拿了几家公司的offer。2014年正值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身边时常听到某某APP用户突破多少万人、拿了多少融资之类的话题,又加上当时自己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总是幻想自己也能站在这个风口上融资上市赢取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不知道是不是高中期间鸡汤看多了和学习疯狂英语留下的后遗症),最终满怀激 情地加入了一个初创团队。      
公司刚成立不久,产品刚立项,还没有拿到天使投资,谈的薪资也比另几家低;正所谓无知无畏,虽然公司各方面都很不成熟,但那会儿的自己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总觉得我们的产品推出后会有很多用户用,融资只是迟早的事。然而残酷的是,去了不到一个月,老板有一天突然忧心忡忡的对团队说,工资发不起了!然而,当时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大家一致决定坚持到产品发布后再说。创业的辛酸从第一个月就体验到了深入骨髓,这也就让原本不服输的我变得更加倔强起来。      
在这家公司呆了1年8个月,前面半年基本没怎么领过工作,老板偶尔给两三千算是生活补贴,中途甚至厚着脸皮向家里要过两次钱。回想起这段经历,现在都很佩服当时自己的勇气,但更准确的形容其实是有勇无谋、无知无畏。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连付房租和生活费都够呛,期间向家里、朋友、同学借过接近3万块钱。由于公司始终没有拿到投资,用户量也并不乐观,自己开始逐步认清了现实。又加上自己结婚和买房的事,实在撑不下去了,2016年3月正式辞职,走的时候老板还欠工资28000,出于仗义就对老板说以后有了就给、没有就算了(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很愚昧,那之后老板再也没有联系过我,更别提工资的事了)。      
从这家公司离职不久又加入了一家B轮创业公司,公司有成熟的产品也拿到了知名投资机构(真格和创新工场)的融资。进公司时薪资翻了一倍,团队氛围确实也不错,加上有期权激励(自己当时还是有幻想的成分),干得也算满意。但由于新的硬件产品花了很多钱,但是市场表现不好,干了1年公司决定裁员,虽然公司当时挽留过我,但是这时的我对创业的风险认识已经很清晰了,最终决定跳槽到一家稳定的公司。至此创业幻想完全破灭,筛选工作时稳字当头。      

第二阶段:膨胀、穷忙 -> 挫败、失落、焦虑、迷茫

找工作期间,逐渐明白了学校、学历、过往工作单位对自己的重要性,投了很多一线公司都石沉大海,加上在创业公司期间能力提升还不够,有些非常好的机会也没有把握住。2017年3月,加入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公司成立快二十年了,在教育行业也有相当不错的沉淀,研发有50-60人,加上自己对教育行业的兴趣就去了。之前的创业经历让自己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待工作也更加认真和有定力,加上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对自己的赏识,转正的同时还提升了职位和薪资。      
俗话说,要想让一个人灭亡,先让他膨胀,我大概很能体会了。进公司接近半年的样子,因为领导的看好,把我往技术管理方向培养,有一段时间领导把我放进架构组学习技术,后来又让我管理Scrum团队并担任类似CTO助理的角色。在架构组的时间,身边的大牛多,确确实实收益良多,也正是这段时间膨胀也开始慢慢萌芽。      
后来管理团队,当时的项目处于启动期,每天既要处理很多跨团队的沟通和协调还要做技术上的一些预研和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就有很多事项的冲突。上要面对进度的压力,下要面对团队的情绪,中间夹杂自己的技术工作,焦虑就开始了。这段时间我常常下班后或者周末加班,很多时候即便下班后大脑里还全部是工作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就常常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却做不到真正的放松,然后又把紧绷的大脑带到工作中,从而形成一个情绪上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一天突然发现头发有明显的M型趋向了。这时开始慢慢讨厌技术工作,但是又由于自己不清楚除了技术该干嘛,所以也很迷茫。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接着我迎来了人生重要的时刻:小天使的到来。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每天精力无法保证,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我决定从工作了两年多的公司辞职休息一段时间。      

第三阶段:认清自己、深究原因 -> 开悟、爬坡

辞职后开始思考很多问题,比如造成自己情绪出问题的原因在哪里、自己对技术是否还有热情、未来的职业规划怎么走。辞职之前,我感觉自己开始讨厌技术相关的工作了,一度想转行,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然而冷静下来发现不是自己对技术不感兴趣,真正的原因是心理问题和情商低,导致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失衡,而失衡一旦出现就又带来更多负面情绪。于是花时间看了一些心理、情绪和精力管理的书籍(《原生家庭》、《情商》、《自卑与超越》、《掌控》等),发现原生家庭和童年的经历让自己心理上有自卑情结和低情商,而鸡汤看得太多又误了心智,从而导致自己当前的心理不够成熟。当时的我就处于下图的绝望之谷。      
     
通过这些冷静的思考、学习和调整,再次考虑职业规划时才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很喜欢技术性的工作的,于是制定了学习计划。由于之前我也有过很多学习计划,甚至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的勤奋,但却只学了皮毛,技术深度都不够精进,分析发现问题的根由在自己学习的态度上。之前学习技术是抱着非常功利的心态,所以过程中急于求成、囫囵吞枣。于是开始调整心态,以平静和探究问题根源的心态去学习。这期间不但把曾经屡战屡败涉及底层原理的书都啃下来了,而且整个过程觉得还非常有意思,学习那些曾经觉得很难啃的知识现在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有趣。至此,终于理解有人说的:“不要老想着换感兴趣的工作,而要把工作当兴趣”。      
这期间又正好碰上一个前同事的项目需要做优化,正好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外包,于是我接了下来,变成曾经很羡慕的自由工作者。心态改变了后,对技术工作的态度也就发生了转变,我开始把全身心投入这个优化之中。接手项目前这个项目的体验非常糟糕、卡顿严重,经历一段时间排查、重构、优化后,基本上和某大厂的相同项目的体验不相上下了。经历完这个项目才发现,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外包上所得到的技术提升比之前所有工作的累积还大。      
2019年12月,独立外包的工作基本结束。我开始计划工作的事情,年前机会不多,但没有外包就没有收入(自由工作者听起来舒服,但处于空档期时没收入也很心塞),我等不起2020年的金三银四了。于是面了几家公司,除了鹅厂复试被刷,其它几家公司都拿到了满意的offer,最后选择了一家阿里的全资子公司。虽然没能进一线BAT,但是过程中也发现这次自己的提升非常大,几个offer的技术和平台也都很不错,够自己升级打怪好些时间了。      
目前来新公司工作一个月了,工作上认真工作,生活中认真享受生活、全心陪伴孩子和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有很好的平衡,自己也有很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      

写在最后

再过1年,就将进入自己的而立之年,而我希望能够在而立之年到来前建立起不惑的心态,我相信有了不惑的心态才能让人生活得更加洒脱和镇定。追求理想而不为名利乱心智、寻求平静而不为安逸断进取;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不卑不亢、不匆不忙、不燥不惑。      

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 众 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来源: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
燃料电池电源电路汽车电力电子MATLAB新能源电机储能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5-20
最近编辑:1年前
获赞 137粉丝 220文章 20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