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纯电动车(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设定原则

1年前浏览603

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分布范围为7-17HZ ,而由于电机动力总成质量较低,电机动力总成在驱动与制动工况下都会发生剧烈的瞬态响应, 引起悬置动反力的剧烈冲击,所以悬置刚度设计偏高,会导致动力总成刚体模态频率整体上移,因此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范围多在20-70Hz,这容易与整车其他子系统模态分布(见图1)重合。

1 整车其他子系统模态分布

一、避频考虑
因此在考虑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布置时要关注图1中几个关键子系统频率:
1、  EV虽然无怠速,但有“怠速”行驶工况,“怠速”行驶转速对应的激励频率值;
2、AC ON工况,压缩机工作频率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压缩机装在电机总成上共用一套悬置(如图2)。

图2 压缩机集成在电机总成
3、冷却风扇运转频率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4、  车身模态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5、  悬架Hop/Tramp固有频率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6、  方向盘固有频率、座椅固有频率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7、  车身声腔模态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8、传动系统扭转模态与EV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考虑与以上固有频率的分隔关系,EV悬置系统六阶固有频率应穿插布置在以上固有频率之间。
二、固有频率设定
2.1 固有频率对标
对日产Leaf和宝骏E100动力总成刚体模态进行实测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Leaf所用悬置刚度较低(图3),所以测出来的六阶刚体模态偏低。而宝骏E100悬置所用刚度偏高,导致模态偏高。
表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测试对标

图3 日产Leaf悬置系统及悬置刚度
2.2 Bounce模态设定
  1. 路面激励的频率范围多≤25Hz,对于EV悬置系统,如果考虑合理的避开路面激励,需使Bounce固有频率≥25Hz;
  2.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多在12-14Hz,EV悬置系统六阶固有频率都应考虑合理的避频;
  3. 是否需要使用液压悬置,a)如果Bounce固有频率<25Hz,建议使用;b)如果Bounce固有频率>25Hz,需视具体情况;
  4. Bounce模态需考虑与车身模态的分离。
2.3 Pitch模态设定
  1. 较大的Pitch模态利于控制Key On/Off、Tip In/Out等瞬态扭矩冲击振动;
  2. 需考虑与车身模态的分离;
  3. 需考虑与传动系统扭振模态的分离     ;
  4. 需考虑与“怠速”行驶激励频率的分离
2.4 Fore/Aft及其他各方向模态设定
  1. 较大的Fore/Aft模态利于控制Key On/Off、Tip In/Out等瞬态扭矩冲击振动;
  2. 一般情况下,EV悬置系统六阶模态的上限是车身的第一阶声腔模态,下限是悬架的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将六阶模态分布在图1所述的频率范围之内。
2.5 对于纵置动力总成布置
  1. 还需要额外考虑后桥模态与EV悬置系统模态的分离关系。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振动电机传动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4-10
最近编辑:1年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254粉丝 553文章 1237课程 1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