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汽车路噪分类术语标准化:从行业混乱到科学统一

1小时前浏览18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路噪问题日益成为影响驾乘舒适性的关键因素。在2024年汽车NVH控制技术研讨会上,中汽研团队提出的路噪分类术语标准化为行业带来了重要突破。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路噪挑战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其噪声源特征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新能源动力系统噪声总级大幅降低,且主要噪声频率特征向中高频迁移,使得车内路噪成为消费者对声振舒适性的最大抱怨点
然而,国内汽车研发领域在路噪术语与定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给行业技术交流和新车型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

当前路噪分类的三大混乱现象

1. 频段划分的差异性

目前行业内存在多种不同的频段划分标准:有的企业按照20-100Hz(低频)、100-400Hz(中频)、400-1000Hz(高频)划分;而另一些企业则采用20-60Hz(低频)、60-140Hz(低中频)、140-500Hz(中频)、>500Hz(高频)的四分法。虽然频率范围大体接近,但这种差异性严重影响了技术交流的效率。
图片

2. 中文术语的混乱使用

路噪的主观评价术语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常用的中文术语包括压耳音、鼓音、"轰鸣声"、"隆隆声"、"嗡嗡音"、轮胎空腔音、胎噪和"沙沙音"等。最大的问题在于,相同的术语对应着完全不同的频率范围
例如,"轰鸣声"有的定义为20-60Hz频段噪声,有的却定义为60-200Hz频段;"隆隆声"有的对应60-90Hz,有的对应70-140Hz,甚至有的定义为100-500Hz频段。

3. 中英文术语对应不一致

常见的英文术语如"drumming"、"booming"、"rumbling"、"roaring"等与中文术语的对应关系混乱。例如,"鼓音"有的翻译为"drumming",有的却用"booming"来指代,造成了概念混淆。

路噪的物理特征与传播路径

在汽车行业内,路噪的明确定义是:由于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振激励,经由结构传递路径和空气传递路径传导至车内外的噪声。
具体而言,路噪包括:
  •  

    车内路噪:结构路噪(20-250Hz)和空气路噪(>400Hz)  


  •  

    车外路噪:轮胎辐射噪声  


在250-400Hz频率范围内,行业共识认为同时存在结构路噪和空气路噪,这也是工程开发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频段。

基于行业标准的术语分类原则

在制定路噪分类标准时,团队遵循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同时符合行业常识。目前处于报批阶段的《汽车噪声、振动(NVH)术语与定义》行业标准为术语统一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标准明确了两个关键术语:
  •  

    "轰鸣booming":车内发生的较低频率且近似纯音并压迫耳膜的声音,通常频率范围为60Hz~200Hz  


  •  

    "鼓音drumming":一种低沉、类似打鼓、常伴有压耳感的声音,通常频率范围为20Hz~60Hz  


科学的路噪术语分类建议

基于汉字学的考据,"声"与"音"有着严格区别。按照《说文解字》的定义,"五音"指乐器发出的声音,因此汽车NVH领域使用"噪音"一词更为准确。本文在定义路噪主观评价用词时,统一使用"音"来替代"声"。
推荐的路噪分类术语体系
  1. 1.  

    鼓音(Drumming):20-60Hz,低沉、类似打鼓的声音  


  2. 2.  

    轰鸣(Booming):60-200Hz,低频纯音,压迫耳膜感  


  3. 3.  

    轮胎空腔音(Cavity Noise):180-250Hz,已形成行业共识  


  4. 4.  

    高频路噪:>400Hz,包括"沙沙音"等特征  


  5.  

     
    标准化的重要价值与行业意义  


统一的术语体系将有效减少汽车NVH性能研发过程中的沟通误解和成本,提升路噪研发效率与质量。对于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研究机构而言,这一标准化的价值体现在:
  1. 1.  

    提高沟通效率:消除因术语不统一导致的技术交流障碍  


  2. 2.  

    加速问题解决:明确的问题描述有助于快速识别和解决路噪问题  


  3. 3.  

    促进知识积累:为行业技术沉淀和经验传承奠定基础  


  4. 4.  

    提升产品质量: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整车声振舒适性  


展望未来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路噪控制将持续成为NVH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统一的术语分类不仅有助于当前的技术开发,更为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声学设计提供了基础框架。行业各方应积极采纳这一标准化体系,共同推动中国汽车NVH技术向前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统一的路噪分类术语,我们能够为汽车行业提供一个更加清晰、高效的技术交流平台,最终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本公众 号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振动汽车新能源UM声学NVH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8
最近编辑:1小时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323粉丝 847文章 1612课程 1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