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星结构力学设计与仿真实战
航天卫星结构设计与力学仿真实战24讲:HyperMesh/Patran/Nastran全流程实战教学
扫码立即试看
以下是课程安排:
第一章:卫星结构设计简介
第1讲:卫星结构力学仿真介绍
第2讲:卫星的基本组成各分系统简介
第3讲:卫星结构设计思路
第4讲:卫星模型介绍
第5讲:卫星力学建模-模型传递
第6讲:卫星力学建模-卫星主结构建模
第7讲:卫星力学建模-单机建模
第8讲:卫星力学建模-结构附件建模
第9讲:卫星力学建模-结构附件上单机建模与连接
第10讲:卫星力学建模-主结构连接
第11讲:卫星力学建模-材料属性定义
第12讲:卫星力学建模-质量特性与网格质量检查
第13讲:力学试验条件概述
第14讲:模态分析
第15讲:模态主频识别
第16讲:静力学分析流程
第17讲:静力学分析后处理
第18讲:正弦与随机振动计算前处理
第19讲:正弦响应分析流程
第20讲:正弦响应分析后处理
第21讲:卫星随机响应分析一般流程
第22讲:卫星随机响应分析后处理
第23讲:关于仿真与试验误差的一些思考
第24讲:常见报错问题与解决办法
第五章 卫星结构设计基础
第26讲:卫星结构设计基础-功能、类型与常用材料
第27讲:卫星结构设计基础-特点、原则与技术要求
第28讲:卫星结构设计基础-研制阶段划分
第29讲:卫星结构设计基础-详细设计
第六章 卫星力学试验
第30讲:卫星力学实验-力学环境
第31讲:卫星力学实验-力学试验分类
第32讲:卫星力学试验-力学试验流程
第33讲:卫星力学试验-正弦与随机试验
第34讲:卫星力学试验-质量特性测试
2、卫星热控全生命周期仿真实战
NX卫星热控设计仿真实战40讲:带练亲手造星-覆盖卫星热控全生命周期核心技术
以下是课程安排:
第一章:基础概念篇
要点1:卫星热控的任务、需求与特性
要点2:卫星热控的主要技术
要点3:卫星热控的~要工作
要点4:空间环境:发射阶段
要点5:空间环境:地球轨道空间环境
要点6:卫星热控设计的主要特点
要点7:卫星热控设计条件
要点8:卫星热控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要点9:卫星热控设计-工况选择
要点10:卫星热控设计方法-隔热与耦合热设计
要点11:卫星热控设计-调节方式选择
要点12:卫星常用热控制技术-传热/导热技术
要点13:卫星常用热控制技术-隔热技术
要点14:卫星热控制技术-加热与制冷技术
要点15:卫星常用热控制技术-测控温技术
第二章:卫星热设计实操篇
要点16:卫星“星卓二号”项目背景介绍
要点17:卫星热控设计思路概述
要点18:卫星的设计约束/输入-坐标系与布局设计
要点19:卫星的设计约束/输入-轨道与光照条件分析
要点20:卫星的设计约束/输入-工作模式与热耗分布
要点21:空间外热流分析
要点22:热控方案设计-等温化设计
要点23:热控方案设计-隔热设计
要点24:热控方案设计-加热回路与热敏设计
要点25:部组件热设计
第三章:卫星热仿真实操篇
要点26:卫星热仿真概述
要点27:卫星模型简化
要点28:卫星热仿真的简化与假设
要点29:卫星几何模型导入NX与界面介绍
要点30:卫星热仿真模型材料属性创建
要点31:卫星热仿真模型网格划分
要点32:卫星热仿真模型材料属性指定
要点33:卫星热仿真模型热光属性指定
要点34:特殊单机:太阳翼、多层设置
要点35:卫星热仿真边界设置-轨道热与辐射热
要点36:卫星热仿真边界设置-热载荷
要点37:卫星热仿真边界设置-热耦合
要点38:卫星热仿真解算方案设置
要点39:卫星热仿真后处理
要点40:卫星热仿真工况划分
要点41:卫星热仿真工况1:主动段仿真
要点42:卫星热仿真工况2:入轨段仿真
要点43:卫星热仿真工况3:待命模式
要点44:卫星热仿真工况4:轨控模式
要点45:卫星热仿真工况5:任务模式
要点46:卫星热仿真工况6:安全模式
总之,每一次航天事件,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都是人类太空探索之路上的宝贵财富。神舟二十号的经历提醒我们,太空探索的本质不是追求零风险,而是在认知风险后依然勇毅前行。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智慧与勇气建造更安全的"太空方舟",共同驶向那无垠的星辰大海。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每一个怀揣梦想的科研工作者都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书写人类航天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