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辐射模型| 真空辐照灯Flow Simulation仿真案例

1小时前浏览11

辐射表面传热研究

1. 引言

在航天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常利用真空腔室中的卤素灯模拟太阳辐照,构建“空间热环境实验室”。该方法可在地面环境中预测航天器的热性能,识别并优化潜在的热设计缺陷。

仿真手段与实验相结合,可实现设计的持续优化。通过对比实测温度数据与仿真预测结果,可进行反向诊断,分析偏差来源,如接触热阻、材料属性或边界条件设置等。本案例基于此类问题,介绍如何使用 Flow Simulation 进行辐射热传递仿真分析。

说明:本案例为教学用简化模型,旨在演示软件功能与分析方法,不针对具体实际应用。

2. 模型描述

模型包括真空腔体、卤素灯管、玻璃视窗及测试件。辐照灯模拟热源,测试件接收辐射热,玻璃视窗作为透光部件。


3. 仿真设置

3.1 项目名称与单位系统

  • • 创建新项目,自定义项目名称。
  • • 单位系统使用默认设置。

3.2 分析类型与物理模型

  • • 分析类型选择“外部分析”,模拟真空环境。
  • • 启用“热传导”与“辐射”选项。
  • • 辐射模型选择离散传递模型(Discrete Transfer Method)

辐射模型选择依据:

模型      
原理      
适用场景      
离散传递
模拟光线追踪,适用于清晰阴影与聚焦效应      
真空环境、高温(>1000°C)、聚光或阴影显著的情况      
离散坐标
统计空间方向辐射,适用于介质参与传热      
空气、水、玻璃等介质吸收/发射辐射的情况      

建议:若不明确,优先使用离散坐标模型;若为真空或强阴影/聚焦问题,则选用离散传递模型

3.3 材料设置

  • • 默认固体材料:不锈钢 321。
  • • 玻璃视窗材料设置为“玻璃”,并设定为“透明(仅辐射)”,表示其对辐射完全透明。

3.4 壁面条件

  • • 默认壁面设置为“无辐射表面”,即不参与辐射传热。

3.5 热源设置

  • • 使用表面热源,施加于灯管表面。
  • • 更精确建模建议使用体积热源模拟灯丝发热。

3.6 辐射表面设定

  • • 将罩壳内表面与测试件表面分别设置为黑体白体,以模拟理想辐射吸收与反射。
  • • 注:实际应用中应使用材料真实发射率数据,本案例为教学目的进行理想化设置。

3.7 目标与网格设置

  • • 设置表面目标,监测灯管与测试件的温度最小值、平均值与最大值。
  • • 对测试件表面与灯管周围区域进行局部网格加密,细化等级分别为 4 和 5。

4. 求解与后处理

  • • 运行仿真计算,获取温度分布结果。
  • • 插入表面图,显示测试件温度分布云图。

5. 参数化分析与比较

通过建立不同配置,研究照射距离对测试件温度均匀性及极值的影响:

  • • irradition lamp:默认距离 500 mm
  • • irradition lamp2:距离 800 mm
  • • irradition lamp3:距离 1000 mm

使用比较功能分析不同距离下的温度分布差异,评估设计参数对热性能的影响。

6. 结论

本案例演示了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Flow Simulation 进行辐射热传递仿真的完整流程,包括模型设置、辐射模型选择、材料与边界条件定义、网格优化及后处理分析。该方法适用于航天器热控系统、材料热试验等领域的初步设计与趋势分析。

来源:老K老K
后处理分析航天材料热设计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3
最近编辑:1小时前
冷仿老K
硕士 | 高级工程师 讲的太细!
获赞 6粉丝 2文章 5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