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Lumerical FDTD设计超透镜产生涡旋光束

1小时前浏览24

摘要:涡旋光束因携带轨道角动量(OAM)在光通信、量子信息及超分辨显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其传统生成方法依赖体光学元件,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超表面的涡旋超透镜通过亚波长结构实现波前相位调控,兼具紧凑性与高性能优势。本文基于Lumerical FDTD仿真平台,设计了一种高效生成拓扑电荷数可调的涡旋超透镜。在设计原理上,通过几何相位(PB相位)结合传播相位联合调控,利用二氧化钛(TiO2)纳米柱阵列对圆偏振入射光进行相位延迟,构建满足螺旋相位因子的梯度相位分布(l为拓扑荷数,为方位角)。设计中采用FDTD全波仿真,优化纳米柱尺寸,实现0-2π连续相位覆盖及高透射效率(>80%)。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超透镜在1um波长下可生成纯度高于90% 的涡旋光束,最后分析超透镜生成的涡旋光束的拓扑电荷数是否符合理论设计。横向尺寸仅为20μm×20μm。该文章为片上集成化OAM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可推动高容量光通信与紧凑量子系统的发展

1、涡旋超透镜结构示意图

设计的涡旋超透镜结构示意图如下:


超透镜结构示意图

该涡旋超透镜的工作参数一栏表格:

设计参数:

工作波长:1um

拓扑荷数:1

透镜焦距:50um

透镜半径:10um

入射光:圆偏振光

2、涡旋超透镜的工作原理:

涡旋超透镜相位分布由螺旋相位因子与纳米结构局域相位调控共同决定。其总相位,其中为方位角,为超表面单元的动态相位(由TiO₂纳米柱尺寸调控)与几何相位(由纳米柱旋转角产生PB相位2,=±1对应左右圆偏振)的叠加。通过优化纳米柱高度h与占空比调节传播相位差,结合旋转角实0-2相位覆盖,满足,从而生成携带OAM的涡旋光束。

涡旋超透镜的相位公式:


从该公式可以知道,所谓的涡旋超透镜实质是在普通聚焦超透镜的基础上加载上涡旋相位即可得到涡旋超透镜,这点与SLM的工作原理类似,也就是普通光束经过SLM调制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高阶光束。在MATLAB计算的涡旋出来的涡旋相位分布,满足0到2相位分布。

3、超透镜像素单元的优化

计算TiO2柱子单元的透射率、相位等情况,计算结果如下:


接下来,我们讨论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超透镜的相位分布、超透镜建模、聚焦性能、拓扑和数与设计的是否对应等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不同拓扑荷数对应的超透镜相位分布(从上往下表示的含义:拓扑荷数、涡旋相位、普通超透镜横截面相位、涡旋超透镜相位,涡旋超透镜FDTD建模、xz截面的聚焦情况、xy截面的光场分布、xy截面生成的涡旋相位、近场和远场的涡旋拓扑荷数):

L=0

L=1

L=3

L=5

   


   


   


   


   


   


   


   


   


   


   


   


   


   


   


   


   


   


   


   


   


   


   


   


   


   


   


   


   


   




从上述涡旋超透镜相位分布可知,其相位实际上是普通透镜相位加载上涡旋光相位,这点符合开始讲述的SLM原理。该过程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调制,也就是相位相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使用的超透镜尺寸比较小,像素单数为45×45,分辨率较低。因此,在形成涡旋光束过程中相位分布不够精细,导致生成的涡旋光光束相位不够理想,提取的拓扑荷数存在误差。但是我们通过MATLAB代码计算更为精密的涡旋相位,其实验得到拓扑荷数与设计的拓扑荷数是一致的。

下面,我们使用拓扑荷数为L=3和L=30的涡旋相位,验证不同像素分辨率对计算实验拓扑荷数的差异,结果如下:

像素阵列

L=3

L=30

45×45

   


   


   


   


512×512

   


   


   


   


2048×2048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超透镜的像素分辨率越高,获得到结果越好。但是仿真上计算压力就十分大。

基于上面陈述的内容进行拓展,前面介绍的涡旋光束的相位公式:

其中,涡旋相位,也可以表示为单元通过几何旋转而提供的PB相位。当然,本文使用的是圆形柱子,无法通过旋转得到涡旋相位,因而通过单元像素来匹配整体相位分布。如果使用方块柱子,则可以通过先根据超透镜聚焦所需要的相位排布,然后再通过几何旋转满足涡旋相位,也就是PB相位。

4、结论:

本文基于Lumerical FDTD仿真平台,成功设计并验证了一种高效紧凑的涡旋超透镜,通过调控二氧化钛(TiO2)纳米柱的几何相位(PB相位)与传播相位,实现了拓扑电荷数可调的涡旋光束生成。超透镜采用亚波长纳米柱阵列,通过优化柱体高度、占空比及旋转角,在1μm工作波长下达成0-2连续相位覆盖与>80%的透射效率,生成的涡旋光束纯度超过90%。相位分布严格遵循螺旋相位因子,结合聚焦相位项,验证了拓扑电荷数和的光束模式可控性。超透镜像素分辨率(如45×45至2048×2048)显著影响相位分布的精细度与拓扑荷数提取精度,低分辨率下因相位量化误差导致光束畸变,而高分辨率仿真虽计算成本剧增,但能有效提升模式纯度。此外,横向尺寸仅为20μm×20μm的设计展现了超透镜的片上集成潜力。本研究通过联合数值仿真与理论分析,为高容量光通信、量子信息处理及超分辨成像中的轨道角动量(OAM)器件微型化提供了可行方案,未来可通过异构集成与多物理场优化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

5、参考论文:

[1] Mohammadreza Khorasaninejad, Federico Capasso, Metalenses: Versatile multifunctional photonic components. Science358, eaam8100(2017). https://doi:10.1126/science. aam8100

[2] Wang, W.; Zhao, R.; Chang, S.; Li, J.; Shi, Y.; Liu, X.; Sun, J.; Kang, Q.; Guo, K.; Guo, Z. High-Efficiency Spin-Related Vortex Metalenses. Nanomaterials 2021, 11, 1485. https://doi.org/10.3390/nano11061485

[3] M. Wang, J. S. Lee, S. Aggarwal, N. Farmakidis, Y. He, T. Cheng, H. Bhaskaran, Varifocal Metalens Using Tunable and Ultralow-loss Dielectrics. Adv. Sci. 2023, 10, 2204899.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4899


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SLM光学MATLAB通信UM理论ElectricLumerica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09
最近编辑:1小时前
320科技工作室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lammps/ms/vasp/
获赞 231粉丝 413文章 38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基于LAMMPS实现页岩纳米孔多组分气体和页岩油的竞争吸附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吸附,竞争吸附,CH4/CO2/H2,页岩油,LAMMPS,GROMACS摘要:MS软件可视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但是速度慢,效率低。为此,我们使用LAMMPS/GROMACS软件进行气体和页岩油吸附,竞争吸附的研究。我们基于LAMMPS/GROMACS研究不同页岩孔隙(石英,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方解石,石墨烯,真实干酪根)中气体(CO2,CH4,H2,N2等)和 页岩油(NC6,NC8,NC12等)的吸附和竞争吸附行为,涉及到不同壁面类型,不同宽度,不同油气类型,不同摩尔比例,不同温度压力的设置,可以分析模拟快照,密度分布,扩散系数,相互作用能等。整个分子动力学过程通过Lammps实现,其中部分壁面需要在MS中进行调整。全部流程如下:1,建立壁面模型(干酪根,石墨烯,二氧化硅,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方解石等);建立原油组分分子结构;建立注入气(CO2, CH4, N2)的分子结构;2,赋予干酪根CVFF力场,粘土矿物ClayFF力场,CO2, N2分别用fix rigid设为刚体,CH4用联合原子/OPLS力场,原油组分用OPLS-AA力场。3,利用in文件将壁面,油,CO2气体等组合成data文件。4,进行能量最小化,设置平板移动速度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提供代码和一对一教学,可以进行答疑,可以针对特定需求来建模和代码。可以在论文中分析的图和数据有:1 初始模型2 平衡模型(不同摩尔比)3 密度分布4 气体吸附量5 相互作用力(静电力与范德华力)6 不同含水量的吸附图像7 不同含水的密度分布8 不同含水下的气体吸附量9 气体损失率10 扩散能力11 封存效率12 力场验证13 吸附气/自由气判定14 模型随机性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