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PCB layout工程师,年薪30w+,请问怎么转硬件比较合适?

8分钟前浏览12
大家好,我是王工。

最近一个兄弟加我微 信,说做了多年的PCB layout,ad,pads,allgro都会使用,焊接板子也会,想知道现在转硬件的话要怎么转比较合适。以下是部分聊天记录(应本人要求,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头像已经过处理)

然后简单聊了几句,了解到他目前收入年薪30W+,消费类的高速板子画的多一点,1阶到任意阶,3000Pin到2W pin的板子,2层到20层都画过,高通,瑞芯微,展锐平台的都设计过,射频,音频,高速接口这些模块也都画。

这薪资,这水平,就算不是砖家,也是个很厉害的高手了。

相比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状态已经不错了,然后我就很好奇,想知道他为什么想转硬件呢?

回答:怕被AI替代,怕以后不怎么好找工作。

这样的大佬如果都不好找工作,那咱们大多数普通人还怎么办呢?咱们要居安思危,也要给自己一点信心。

回到主题,layout工程师应该怎么转硬件比较好呢?

其实之前也有一些同学问过我,我以个人的一些经验感受,简单谈一下吧,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合你,大家仅供参考。

我觉得应该以目前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开始入手,而不是通篇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怎么说呢?假如你在画板,你肯定能看到原理图对吧,画好PCB必须得懂一些原理,信号的回流路径是怎样的,哪个地方的线应该加宽,哪个信号最好应该包地处理,为什么要做阻抗匹配,加TVS和ESD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就近放在接口输入端,电源电流是怎么考虑的,这个参数怎么计算... ...有些问题是你知道的,有些是你不知道的,你要自己去想,自我提问,然后尽可能自我找到答案,或者请教别人。

简单说,就是把自己能接触到的东西尽量弄懂,你要知道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参考依据是什么。就算你自己目前在layout岗位,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你就是做硬件的,然后慢慢尽量以硬件的角色来思考问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记笔记,每天搞懂一个问题,一年就搞懂了365个问题,日复一日,你就是大佬了,关键是要坚持,要习惯,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习惯。

当然,懂不懂是一回事,会不会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机会去看看硬件是怎么做的,这个点的波形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这样,要自己多想想。

然后可以去找一些比较好的网站或者开源的项目,最好自己能够练练,自己画原理图,自己投板,自己焊接,自己调试。开始肯定会很难,慢慢的会更难,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就这么回事,都有一个过程,挺过来,你就成功了。

当你接触到的东西弄懂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广泛涉猎一些书籍,第一遍看不懂不要紧,直接跳过,等你多看几遍就会恍然大悟。由点到面,知识面越来越宽局限性就越来越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打开。

如果你想转硬件,不管你是layout,软件,生产,维修还是测试,我个人觉得有两点需要先考虑一下:

1、首先考虑自己目前家庭的一个情况,因为在转硬件的过渡期间工资肯定不会很高,这会不会影响到目前家里的一个开支;

2、然后再了解一下硬件工作到底要做些什么,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想做的工作,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要做好硬件,花的时间至少应该以年为单位,需要静下来,沉下心

以上是王工的一点拙见,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补充。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ADS焊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8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83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这种项目,我不想做第二次了

大家好,我是王工。最近公司有个新项目,做一个小模块,里面有一个DC/DC电源,外加两颗芯片搭个外围,再引出几个接口,项目就搞定了。大家一致认为,这也太简单了。于是乎,撸起袖子,开干!很快,原理图画了一版,PCB布局也出来了,赶紧给客户整个效果图看看。过了两天,客户回复:还要增加两个接口出来,板子体积也要缩小。好,客户就是上帝,咱们再改一版,就这样来回又折腾了两次,最终定版,做出来的样品客户也非常满意。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客户还要求做CE认证,打ESD静电,RE摸底测试,内部还要做信号量测等等。其实这些测试也都是正常流程,只是这个模块需要用其它主设备配合进行测试,也就是说我为了测试这个小模块,得走流程从库房里面去借用其它主机,连接线,和相关陪测品。借用一张网图,就好比我想要测试下图红色圈出的板子,然后要把电脑,稳压源和一大堆线材及其它设备一起带出去。(当然略显夸张,但类似这样的感觉)。又折腾了几天,打ESD静电有点问题,多次更改板子无果,最后通过更改一条外部连接线解决了问题。RE摸底整改也是,在暗室争分夺秒,改了又改,原来陪测品本身也有问题,幸好准备充分,提前想到了可能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多带了几个陪测设备,最终把RE给过了。这种项目,真的不想再做第二次,在外人看来很简单,产品利润也不高,除非走量。但话又说回来,大环境不好,能有项目进来就好好做吧,要已不是挑肥拣瘦的时代了。以上为王工最近的工作分享,你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关于EMC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下面回答几个技术群里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如下聊天记录:问题1、EMC测试后,样品过了就行了吗?我们一般都会拿一两台样机去实验室做RE摸底测试,测试结束后,都会要求批量导入产品的,所以整改时,改动的越小越好,特别是像磁环这种,体积大,装配困难,仅适用于排查问题,不适合批量生产。如果批量不导入,监督局会不定期抽查,一旦检查不合格,就会要求整改,罚款,甚至要求产品下架。问题2、做硬件,需要了解EMC的一些什么东西?2.1首先了解什么是EMC吧,EMC包括EMI(电磁干扰测试))和EMS(电磁抗扰度测试),然后各自测试项目又分为几个小类。其中EMI的RE辐射发射测试,是平时做的最多,也是比较复杂、比较麻烦的一个测试项目。2.2然后就是了解一些国家标准,包括咱们中国的标准(国标),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中国的标准以GB/T开头,不同的测试项有不同的标准。 国际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用的最多的就是IEC 61000系列,它涵盖了EMI和电磁敏感性(EMS)的测试方法。其它国家,包括,欧标、美标、韩国、日本。(列举几个我们公司接触过的一些),这里可能不太全面,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网上查找。问题3、所有的产品都要做认证吗?为什么我们公司的产品没有做呢?根据王工的经验,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做认证。大家要知道做认证的目的是防止你的设备对外界产生干扰,同时也要防止外界干扰你的设备。对设备的干扰是其一,主要是防止对人身产生伤害。所以,对于无线产品,比如蓝牙WIFI,必须做SRRC认证,即: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它是中国政府的一个机构,负责管理无线电频率和相关的设备认证。SRRC认证是中国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一种强制性认证要求。其次,对于直流电36V以下产品不强制要求做认证,对于220V交流电设备强制要求做3C认证。当然做认证代表你的产品符合相关国家国际标准,就算对你的产品没有认证要求,你也可以做。同样,有些无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要求做认证它也不做,这种产品不具有安全性,所以一分钱一分货,建议购买带认证的产品。问题4、EMC过不了,可能是哪些地方出问题?这个问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请直接点击如下图片,可打开对应链接,或许可以给你一些灵感吧。再回到主题,项目简单就不想做,其实也不太对。很多人认为,做技术要做难的,才有前途,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误导了很多人,以至于复杂的不会做,简单的不想做。认真对待每件小事,把自己手上做的项目都做好都搞懂,一点一滴的积累,再转化成自己的就很不错了。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