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不敢相信!25A电流的芯片,竟然只有1/10硬币大?

5小时前浏览62
大家好,我是王工。

前几天,公司的硬件同事老张,盯着示波器上剧烈跳动的波形,眉头紧锁。他刚调试的AI加速卡跑出了惊人的测试成绩,可一旦满载运行,电源电压就开始"跳舞",系统性能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芯片算力上去了,电源却拖后腿!"老张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绝非个例,在AI服务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电源设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算力芯片功耗激增GPU/FPGA的核电压跌破1V,电流却突破几十A

  • PCB空间被计算单元挤占,留给电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 传统电源方案复杂,调试周期长,影响产品上市时间。

“要是有款电源能像瑞士军刀一样,小巧又全能 ... ... "老张喃喃自语。


01

MPM3695GPJ-20——让人眼前一亮

经过一番搜索比对,我们在MPS论坛上发现了理想的解决方案——MPM3695GPJ-20电源模块。
作为高性能电源管理领域的领导者,MPS不仅提供了小型化、高能效的优质产品,更配备了详尽易懂的技术文档:这份多达50多页的规格书,从基础参数到应用案例都阐述得清晰明了,让工程师能够快速掌握产品特性。
图1:MPS官网


1、低压大电流,专为算力芯片而生

GPU、FPGA的核电压往往低至0.8V,电流却高达数十安培,这款模块:

  • 宽电压输入(4V到16V适应多种供电环境;

  • 输出电压范围(0.5V到5.5V)完美匹配GPU/FPGA的超低核电压需求;

  • 输出电流更是达到了25.5A轻松应对AI芯片的瞬时高负载。

图2:MPM3695GPJ-20规格书部分参数


2、极致紧凑,解放PCB空间

  • 5mm×6mm×4.4mm 的超小封装,比传统方案节省70%空间;

  • 无外接大电感设计,PCB布局瞬间“松绑”。

图3:MPM3695GPJ-20尺寸说明


3、简单到“离谱”的外围电路
传统电源芯片设计需要多个阻容加大电感,而MPM3695GPJ-20只需颗阻容无外接大电感设计,BOM清单短到一眼看完。连调试时间都省了,咱们终于能把宝贵的空间留给算力芯片。

一般电源芯片外围元件不会少,如果工作电流为25A,外置电感可以想象有多大。

图4:常规DC/DC芯片原理图推荐


图5:常规DC/DC电源芯片加外围电路推荐lyout布局


图6:MPM3695GPJ-20原理图推荐

图7:MPM3695GPJ-20外围layout推荐


4、高效稳定
  • 集成完善的保护机制过流、过压、欠压和过温保护),可靠性拉满。

图8:各种保护说明

  • 在各种输入电压和负载下,均能保持极低的线性、负载调整率,并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特别专一。
图9:不同输出电流和效率曲线


02

MPS本地化支持,供货无忧

高端电源芯片还是得看MPS(芯源系统),作为一家深耕中国20年以上的企业,早已实现本土化研发+生产+支持

  1. 成都‌:这是MPS在咱们中国总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出口加工区。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生产技术支持‌;

  2. 上海/杭州/深圳:研发与销售中心,提供快速技术支持;

  3. 全国多地办事处:北京、西安、广州、南京、武汉、厦门、青岛等地主要城市,确保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响应。



03

DEMO板评估—细节到位,上手即用

为了验证MPM3695GPJ-20的实际表现,我通过MPS官网申请了评估板 EVM3695-20-PJ-00A也找到了他们的工作人员,并拿到了配套的10页规格书。

图10:评估板 EVM3695-20-PJ-00A图片


当我拿到 MPM3695GPJ-20的评估板时,第一反应是震撼——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小!从规格书的尺寸描述来看,我知道它很紧凑,但真正拿在手里才发现,这个“模块”几乎就是一个芯片的大小,高度集成化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11: MPM3695GPJ-20 只有硬币1/10大

进一步放大仔细观看,这个完整的电源模块仅有1元硬币十分之一大小它看起来像“芯片”而非传统模块。

MPM3695-20采用了 MPS 的先进封装技术,将 Buck 转换器、MOSFET、电感和无源元件全部集成在一个超小封装内(5mm×6mm),因此看起来更像一个QFN封装的IC,而非传统的分立电源模块。这种设计大幅减少了PCB占用面积,同时优化了EMI和热性能。

12: MPM3695GPJ-20 只有硬币1/10大


输入/输出接口

  • 输入端子(VIN & GND):支持 4V~16V 宽输入范围,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工业电源、车载电子等。

  • 输出端子(VOUT & GND):可提供高达25A的连续输出电流,因此采用了大电流接线端子,确保测试时能接入足够粗的导线,避免因接触电阻或线损导致效率下降或发热问题。

可直接连接电子负载,测试不同输入/输出条件下的效率、纹波和动态响应,快速验证电源性能。

13: 输入输出接口


电压实时监测

  • 输入监测(VINGND_S & VINF)
    这两个引脚用于实时监测输入电源状态,比如检测输入电压是否稳定,或在动态负载下是否存在跌落/过冲。

14: 输入监测接口

  • 输出监测(VOUT_S & VOUTGND_S)
    用于精准测量输出电压,方便调试时观察调整后的效果,或配合内部ADC进行数据采集,实现闭环控制。

15: 输出监测接口

智能控制功能

通过2x5x2.5mm间距针座的数字通信I²C接口SCL/SDA),实现电压调节、状态监控和参数配置,让MCU更加智能的控制电源。

16: I2C接口


多模块扩展应用

它的单相操作简单高效,若需要更高电流,可尝试多相并联则能提供更大的负载电流,适用于大功率FPGA、ASIC供电等场景。

图17:单项操作




图18:多项并联

"太厉害了!"老张兴奋地说,"这么小的模块,性能却如此强悍,我的AI加速卡电源问题终于有解了!"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芯片通信自动驾驶控制SC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7
最近编辑:5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90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做电源,不懂LLC就亏大了!

大家好,我是王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份LLC谐振转换器的设计指南,来自仙童半导体(Fairchild)的经典文档。如果你在搞电源设计,尤其是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电源,LLC谐振拓扑绝对是绕不开的!为啥?因为它能实现零电压开关(ZVS),大幅降低开关损耗,效率轻松做到90%以上,特别适合大功率适配器、服务器电源、LED驱动等场景。这份PDF有38页,从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到实际案例,都有讲解!下面我挑重点给大家捋一捋,文末有完整PDF获取方式,记得看到最后!1、LLC到底牛在哪?传统硬开关电源(比如反激、正激)在高频工作时,MOS管一开一关就会产生损耗(电压电流重叠导致的开关损耗),频率越高损耗越大,效率上不去。而LLC谐振变换器的妙处在于:ZVS(零电压开关):MOS管导通时电压已经降到0,几乎没有开关损耗!宽输入/负载范围:即使负载很轻,也能稳定工作,频率变化小。集成变压器设计:把谐振电感和变压器集成在一起,省掉一个磁性元件,体积更小!简单来说,LLC就是高频高效电源的“黑科技”,搞懂了它,你的电源设计水平直接上一个台阶!2、串联谐振(SRC) vs. 并联谐振(PRC) vs. LLC文档里对比了三种谐振拓扑,咱们快速过一下:(1)串联谐振(SRC)优点:通过ZVS降低开关损耗EMI,降低高频磁性元件的尺寸。缺点:负载调节差,空载时没法稳压,输出电流波动大。(2)并联谐振(PRC)优点:空载也能工作,输出电流平滑,适合大电流场景。缺点:初级电流几乎与负载无关:有效电流在谐振网络内循环,即使在无负载情况下。循环电流随输入电压增加而增加:不适合于输入电压较宽的应用场合(3)LLC谐振(终极方案)它结合了SRC和PRC的优点:通过ZVS降低开关功耗:提高效率;宽负载范围下频率变化范围小;零电压转换,即使在无负载的情况下。结论:如果要搞高效电源,LLC绝对是首选!还有一些计算公式和举例,大家就自己看了,以下是PDF文档内容:声明: 声明:文字原创,PDF来自仙童。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