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甲方爸爸说:PCB过孔太多,可能会增加成本

6小时前浏览35
大家好,我是王工。

前段时间接了个PCB外包项目,板子画完后甲方一眼就指出过孔太多,说可能会增加成本。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之前还真没太在意。后来问了几个同行,得到的回答也不一致:有人说会增加成本,有人说影响不大。不过本着服务好甲方爸爸的原则,咱们还是把过孔数量优化了一下。

这件事让我开始认真思考:PCB的成本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虽然大家都知道层数、板子尺寸这些大项,但像过孔数量、板材选择、表面处理这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略。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大家聊聊PCB成本控制的那些门道。


011

PCB层数越少越好  

首先说说层数的影响。大家都知道6层板比4层板贵,4层板又比2层板贵。有时候为了节省成本,我们恨不得6层改4层,4层改2层。但要注意的是,减少层数可能会影响信号完整性,需要权衡考虑。


021

PCB尺寸越小越好  

板子尺寸也很关键。一般来说,板子能小就尽量小,但要注意不能为了缩小尺寸而让元器件过于拥挤,这样会影响焊接和散热,也要结合设计结构尺寸,考虑是否方便产品组装


031

PCB材料大多选FR4  

材料选择同样重要。大多数消费类工业产品都采用FR4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但价格相对较高。而CEM系列材料性能稍逊,但成本更低,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

如果你只是打样,且要求不高,可以选用板厂一般的不加钱的就好。


041

PCB工艺要贴近厂家实际生产  

工艺成本更是不容忽视。PCB制作涉及蚀刻、电镀、钻孔等多个环节

高精度工艺要求更高的设备投入和生产控制,价格自然更高。比如需要微小线宽线距的精密电路板,成本就会比普通工艺高出不少。


051

PCB数量越多,成本越低  

生产批量直接影响单价。批量越大,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单价就越便宜。小批量生产则成本较高,这也是为什么打样价格要比批量生产贵很多。


061

PCB表面处理无特殊需求尽量普通  

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也会影响成本。常见的沉金、喷锡、OSP等工艺,价格差异很大。沉金最贵但性能最好,OSP最便宜但耐久性较差,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071

PCB交期正常就好  

交货周期也很关键。常规交期和加急交期的价格可能相差30%以上。

如果时间允许,选择常规交期能省下不少成本。如果真的很急,那就得加钱。加急12H和24H价格也不一样。


081

PCB铜厚越厚价格越高  

铜箔厚度也是一个因素。铜箔越厚价格越高,但电流承载能力也越强。需要根据实际电流需求选择合适的厚度,既满足需求又不浪费。

咱们一般铜厚为1盎司,在过大电流,开关电源产品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091

PCB过孔数量  

最后回到开头的过孔问题。过孔数量确实可能会影响成本,钻孔费用可能在PCB制板费用占有一定的比例,孔越多成本越高。

正常过孔就好,没必要加太多,密密麻麻的。


101

PCB板厚,常规1.6mm  

关于PCB板厚的成本考量,在常规设计中,我们通常采用1.6mm的标准板厚

这个厚度在行业内具有最佳性价比,因为当板厚≤1.6mm时,价格基本不会变化,但若要求加厚至2.0mm等特殊规格,成本会显著上升,这也是为什么在实际项目中,很少见到采用超厚板的设计方案。


111

PCB颜色,常规为绿色  

PCB颜色是指PCB阻焊颜色也就是电路板表面的颜色,市场上可以见到的颜色包括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哑黑色和紫色

通常绿色为常规色,不额外加收费用,其它颜色不通用,需要另外收费,收费标准各不相同。

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性能,也要兼顾成本。以上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PCB成本影响因素。大家如果有其他经验或建议,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信号完整性通用电子焊接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7
最近编辑:6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90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接触物联网,才发现串口屏只是冰山一角,I2C、SPI、EDP...谁才是未来的主流?

大家好,我是王工。物联网行业中,LCD显示屏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因为广泛应用,所以今天咱们来简要看看显示屏的接口,比如I2C、SPI、UART、RGB、LVDS、MIPI、EDP等,下面简要总结一下。011中小屏接口I2C、SPI、UART一般3.5寸以下的小尺寸LCD屏,显示数据量比较少,普遍采用低速串口,如I2C、SPI、UART。I2C:I2C总线是半双工,两线。I2C总线的工作速度分为3种:S(标准模式):100Kbps,即 100/8 = 12.5KB/sF(快速模式):400Kbps,即400/8 = 50KB/sHS(高速模式):3.4Mbps,即3.4M/8 = 435KB/s超高速模式:5Mbit/s,即5M/8 = 525KB/sSPI:SPI总线是全双工,三线或四线制。SPI没有官方化,速率不统一,根据器件不同传输速率不一,有几M,十几M的,也有几十M的,比I2C速度快。UART:无限制,速度取决于波特率,常用9600bps(1.2KB/s)和115200bps(14.4KB/s)。021大屏接口RGB、LVDS、MIPI、EDP高分辨率屏,几乎都是高速串口的接口。主要是LVDS、MIPI-DSI和EDP接口。手机上都是MIPI接口的屏,车载和数码产品上有大量的LVDS接口的屏。2.1、RGB接口RGB一般是指RGB色彩模型(RGB color model),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通过对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a. Parallel RGB分辨率:1920 * 1080时钟频率:1920*1080*60*1.2 = 149MHzb. Serial RGB分辨率:800 * 480时钟频率:800*3*480*60*1.2 = 83MHz特点:1、RGB接口占用的资源较多,所以这个接口的LCD刷新率非常快,软件控制也比较简单;2、RGB接口的显示数据不需要写入内存进行处理,可以直接写入LCD进行显示,所以响应速度和刷新速度都比MCU接口快很多;3、缺点是控制需要增加电路,软件初始化需要增加程序,占用资源较多;4、时钟频率要设置合适。太快,LCD反应不过来,显示不了,太慢也不合适,这个范围可以根据你的刷新率需求和LCD的规格书(一般会有一个最少响应周期)来确定。2.2、LVDS接口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即低电压差分信号。1994年由美国国家半导体(NS)公司为克服以TTL电平方式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时功耗大、电磁干扰大等缺点而研制的一种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它是一种电平标准,广泛应用于液晶屏接口。其中发送端是一个3.5mA的电流源,产生的3.5mA的电流通过差分线中的一路到接收端。由于接收端对于直流表现为高阻,电流通过接收端的100Ω的匹配电阻产生350mV的电压,同时电流经过差分线的另一路流回发送端。当发送端进行状态变化时,通过改变流经100Ω电阻的电流方向产生有效的'0'和'1' 态。它是电流驱动的,通过在接收端放置一个负载而得到电压,当电流正向流动,接收端输出为1,反之为0。特点:1、LVDS是电流驱动模式 电压摆幅350mV,加载在100Ω电阻上;2、传输速度快,推荐最大速率为655Mbps ,理论极限速率为1.923Gbps;3、LVDS不太适合较长距离的信号传送;4、LVDS接口只用于传输视频数据;5、LVDS接口主要将RGB TTL非平衡传输信号转换成LVDS平衡传输信号进行传输。6、LVDS不支持热插拔。2.3、MIPI接口MIPI (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是2003年由ARM, Nokia, ST ,TI等公司成立的一个联盟,目的是把手机内部的接口如摄像头、显示屏接口、射频/基带接口等标准化,从而减少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增加设计灵活性。MIPI联盟下面有不同的WorkGroup,分别定义了一系列的手机内部接口标准,比如摄像头接口CSI(Camera Serial Interface)显示接口DSI(Display Serial Interface)射频接口DigRF麦克风 /喇叭接口SLIMbus接口示意图特点:1、MIPI不仅能够传输视频数据,还能传输控制指令;2、MIPI DSI接口是按照特定的握手顺序和指令规则传输屏幕控制所需的视频数据和控制数据;3、MIPI接口的模组,相较于并口具有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功耗低,抗干扰好。并且专门为移动设备进行的优化,因而更适合手机和智能平板的连接。2.4、EDP接口全称为Embedded DisplayPort,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的一种数字接口。是视讯电子标准协会(VESA)针对行动装置应用。特点:1、eDP协议是针对DP应用在嵌入式方向架构和协议的拓展,所以eDP协议完全兼容DP协议;2、eDP接口属内部接口,可以用做芯片与芯片之间的传输,也可用显示屏与驱动板之间的传输;3、由于该类接口能够实现多数据高速同时传输,且电磁干扰小,目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低电压差动讯号(LVDS)接口。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一种大家很少听过的VB1接口,具有高带宽、抗干扰能力和简化布线的特点,使其成为大尺寸LCD的理想选择(主要在27~65寸)。以上接口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实际上每个接口相关的知识非常多,比如通信标准,协议规范,信号组成,初始化配置流程,只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更进一步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从而解决遇到的无显示、花屏、闪屏以及其它问题,大家先有所了解,后面遇到了相关的接口再深入去学习吧。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