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大学毕业设计一席谈之三十六 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仿真(5)B1I信号捕获

精品
作者优秀平台推荐
详细信息
文章亮点
作者优秀
优秀教师/博士学历/特邀专家/独家讲师
平台推荐
内容稀缺
2天前浏览13

继续讲解!时隔二年多再出本系列文章的续集,也整整花了半个月时间来完善内容。这次针对实际的B1I信号进行捕获算法测试,给出相关结果。本文内容较长,需要读者耐心读完。现在本人只能做到一个星期发布一篇文章,缘于精力下降了,且行且珍惜!北斗系统的B1I信号是什么?信号具有什么特征?B1I信号最早来自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在目前的北斗三号中继续使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B1I信号的特征:

1. 载波频率

  • 中心频率1561.098 MHz

  • 所属频带:位于L1频段(1559-1610 MHz),与GPS的L1、Galileo的E1、GLONASS的G1频段相邻。这有利于制造多系统兼容的接收机芯片。

2. 调制方式

  • 调制类型正交相移键控(QPSK)

  • 具体构成

    • 同相(I)支路:调制有测距码(C1I) 和导航电文(D1)

    • 正交(Q)支路:调制有测距码(C1Q) 和导航电文(D1)

    • 两个支路的测距码是不同的,但它们调制在同一载波上,相位相差90度。

3. 测距码(Spread Spectrum Code)

  • 码类型Gold码

  • 码速率2.046 Mcps

  • 码长2046个码片

  • 周期1 ms。这意味着每毫秒,测距码就会完整地重复一次。这个特性非常有利于信号的快速捕获。

4. 导航电文(Navigation Data)

  • 电文类型:BDS-3的B1I信号播发D1导航电文

  • 速率50 bps(比特/秒)

  • 结构

    • 一个超帧为 36000 比特,持续12分钟。

    • 一个超帧包含 24 个主帧(每个主帧 1500 比特,30秒)。

    • 一个主帧包含 5 个子帧(每个子帧 300 比特,6秒)。

    • 每个子帧的前 11 比特为遥测码(TLM) 和交接字(HOW),用于帧同步。


这个课题可以给优秀的本科生来完成,通过本课题可以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扩频通信以及信号捕获知识,一举多得!一起先来学习一下北斗的信号接口控制文件!

本文只摘取和信号捕获相关的内容,标准内容很多,无法全部讲解。

这里跳过信号仿真,直接拿BI1的采集信号进行捕获处理!射频模块采用max2769芯片,采样率16.368MHz,中频4.092MHz,单路实信号。

......

那么先根据这个表产生所有卫星的测距码!再次回顾Gold序列的特点。Gold序列是R.Gold在m序列基础上提出并分析的一种特性较好的伪随机序列。它是由两个码长相等、码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选对通过模2相加构成。Gold序列有和m序列非常相似的伪随机特性,而且其相同长度的伪随机码组数量要远远多于m序列,这使得该序列在无线基站测距系统中可以用码分的方式进行基站的区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由此课题扩展到地面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中。同时建议大家看看下面的文章!相辅相成!

看看如何写测距码的生成程序,首先要看懂调制信号的生成框图!
然后根据前文总结出核心知识,来自于AI。
了解了这些,可以写代码了。怎么写?让AI(DeepSeek)先来试一试,如果不能运行,我再来改动一下。
程序结果正确,但是代码合理吗?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改动。
在这几个地方做了改动,使得程序看起来更加合理!大家要知道,xcorr运算是相关运算,但不是循环相关,这两者有差异。最能体现相关峰值差异的是循环相关的结果。
再来看看函数内容。

来源:通信工程师专辑
MATLAB芯片通信UM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26
最近编辑:2天前
算法工匠
博士后 | 高级工程师 诚信做事 认真讲课 传播知识
获赞 422粉丝 2751文章 512课程 4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