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4
ChinaTech Innovators Co., Ltd
跨区联动探智控
解码数字孪生赋能高要求场景新方案
当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长三角,跨区域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对接成为破局产业升级的关键密钥。近日,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姚晓华秘书长带队,携核心成员开启苏沪产业带深度参访之旅。队伍串联昆山、太仓、苏州核心产业集群,通过沉浸式探访标杆工厂、对话行业先锋、拆解实战案例,直击数字化转型现场。其中,苏州中源广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代表,迎来了这场聚焦 “数字孪生智控” 的深度交流。
01
聚焦高要求场景
解锁数字孪生智控核心方案
在中源广科现场,软件开发工程师张嗣豪以 “数据中心、医院洁净环境、半导体制造业” 三大高能耗、高环境要求场景为核心,向到访嘉宾系统拆解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智控系统—— 这套 “感知 — 仿真 —AI— 可视化 — 执行” 闭环的智能管控平台,正是中源广科技术实力的核心载体。
“数字孪生智控系统的核心是用数字化手段复刻物理世界,再通过技术闭环实现精准管控。” 软件部经理张嗣豪的讲解直击关键。该系统通过五大核心技术单元构建起全链路智能体系:智能感知链接入温湿度、风速、粒子计数器等多类传感器,经智能网 关实现数据实时采集;CFD 仿真计算单元以高精度模型还原气流组织、温湿度分布等物理场景,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AI 辅助决策单元结合实时数据与历史经验,生成多套设备控制优化方案;Unity 三维可视化界面支持漫游、剖切等交互,让环境状态与能耗数据直观可见;最终通过控制执行与闭环反馈机制,将策略精准下发至空调、风阀等设备,实现全自动调控。
02
拓展技术边界
数字孪生赋能凿岩机器人
除了场景化智控方案,中源广科在特种装备智能化领域的突破同样引发嘉宾热议。张嗣豪同步介绍了公司另一核心创新成果 ——搭载数字孪生智控系统的凿岩机器人,展现了数字技术在重型装备领域的深度应用。
这款专为矿山复杂作业场景设计的机器人,以“一体化设计+多模式操作”构建核心竞争力:采用电动履带式底盘搭配液压机械臂,末端可灵活装载不同执行器,当前装配的凿岩风机可实现岩石表面高效凿岩;整机由强电箱、弱电箱、液压泵站、嵌入式计算机和线控单元组成,实现动力、控制与感知的深度融合,为数字孪生应用奠定硬件基础。
在感知层面,机器人构建了全方位数据采集网络:配备深度相机、前视相机、360°全景相机三重视觉设备,搭配底座与末端的角度编码器、关节油缸上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等多类位置传感器,既能精准测量机械臂关节角度保障精准控制,又能通过深度相机获取作业面点云信息,为半自动作业与轨迹规划提供核心数据支撑,让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物理世界的精准复刻。
“传统凿岩作业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低且安全风险高,而这套‘数字孪生+多功能矿用机器人’方案,通过可视化交互与多模式控制,既能保障复杂工况下的作业安全,又能实现高效精准凿岩,真正兼顾了安全性、智能化与可操作性。”张嗣豪的介绍让在场嘉宾对数字孪生的场景化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03
多维目标落地
彰显技术硬实力
无论是场景化智控平台还是智能化特种装备,中源广科的技术成果均以清晰的落地价值赢得认可,五大核心目标引发强烈共鸣:
1.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数字孪生智控系统通过仿真与 AI 协同控制,实现高要求场景能耗大幅降低,数据中心 PUE 值持续优化;凿岩机器人则通过路径优化与智能调速,设备能耗有效下降。
2.作业与环境双保障:智控系统为数据中心、医院、半导体场景提供稳定环境,凿岩机器人则凭借精准作业与实时监控,保障复杂工况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
3.运维效率全面升级:两类产品均实现闭环调控与预测性维护,减少人工干预,提升运维响应速度。
4.决策支撑直观高效:三维可视化界面让管理层快速掌握运行状态,用数据替代经验实现科学决策。
04
跨区对接促合作
智控赋能新未来
交流中,杭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姚晓华对中源广科的技术布局给予高度评价:“从高要求场景的数字孪生智控系统,到搭载同款核心技术的凿岩机器人,中源广科真正实现了数字技术的跨领域落地。这套技术方案既解决了环境管控、特种作业等场景的核心痛点,又为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通用技术 + 场景定制’的可借鉴样本。”
此次参访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跨区域合作的起点。中源广科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数字孪生智控系统的技术迭代,推动其在更多产业场景与特种装备中深度应用,同时搭建起技术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桥梁,助力更多企业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找准方向、高效破局。
未来,中源广科仍将聚焦 “数字孪生 +” 技术创新,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用技术突破为笔,书写智能制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