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PERA 智能化解决方案-AI驱动悬架减振器优化新路径

2小时前浏览5


导读:本文源自仿真秀官方机构账号—安世亚太原创撰稿,它聚焦汽车悬架减震器优化场景,阐述安世亚太 PERA 智能化解决方案与 Adams Car 的协同应用。其构建含1835kg 整车质量等参数的数字孪生体,借智能算法自适配技术自动匹配阻尼特性与工况,突破传统仿真舒适与操控难兼顾瓶颈。
方案通过 DSE 模块智能筛选参数、双目标帕累托优化,600 次迭代获 36 个帕累托前沿点,较传统方法大幅减少模型调用量,优化后垂直过载扩展降 10%、侧倾角加速度降 2%。同时预留前沿技术接口,为车企研发体系重构与智能化转型提供路径。

一、为客户创造价值

安世亚太的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汽车行业客户构建了新一代智能研发范式,实现了从传统CAE仿真向AI驱动的协同优化平台的战略升级。在汽车底盘系统开发领域,该方案重新定义了悬架性能优化的方法,将原本需要多学科专家协作、反复迭代的复杂过程,转变为基于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自主决策闭环优化系统。这种转变提升了单点问题的解决效率,还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优化能力。
对于整车制造商而言,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实现研发体系的重构。通过将Adams Car等传统工具融入智能化架构,企业得以突破原有工具链的局限性,在保持CAE方法严谨性的同时,获得了AI算法的自适应优化能力。这样,工程团队就能够同时驾驭确定性仿真和概率性优化,在处理悬架系统这类多目标权衡问题时,可以系统性地探索传统方法难以触及的设计空间最优解。特别是在应对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等新兴技术领域时,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快速适配能力将帮助降低企业的技术转型风险。
面向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平滑演进的技术路径。该架构在兼容企业现有的CAE工具链和标准流程的同时,还为引入数字孪生、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预留了接口。这样,客户就能够根据自身数字化成熟度,灵活选择转型节奏和重点领域,稳步提升智能研发水平。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对多物理场、多目标优化的支持能力,将成为车企应对产品复杂度不断增长的关键技术支撑。

二、背景概述

本案例通过汽车悬架减振器优化这一典型工业场景,展示了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与传统CAE工具(Adams Car)的深度协同能力。在现代自适应悬架系统中,阻尼特性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员偏好随时调整。然而,需要保持乘坐舒适性和车辆操控性之间的最佳平衡。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多目标动态优化算法,实现了阻尼特性与路况、驾驶模式的智能匹配,突破了传统仿真中乘坐舒适性与操控性难以兼顾的瓶颈。
通过PERA独有的智能算法自适配技术(SmartSelection),系统可自动识别优化场景,并动态调整参数搜索策略。即使缺乏专业优化知识的工程师,也能通过智能生成的自动化工作流,快速获得满足复杂约束条件的最佳设计参数组合。

三、PERA智能化协调解决方案

1、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建模
整车的平顺性仿真在Adams/Car中实现。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 基本模型 - 来自标准数据库 concept> 的“sedanrwd”
  • 轮胎-行驶相互作用模型:PAC 2002
  • 总质量:1835公斤
  • 非簧载质量:313公斤
创建了自动模拟和分析工作流程,以研究两种主要场景:固定条件下减震器的基本研究和代表性道路轮廓的平均性能。
崎岖的道路
“整车分析”→“文件驱动事件”
  • 行驶速度恒定:~90公里/小时
  • 模拟时间:7秒
  • 积分步数:700
  • 单次计算时间:~ 1.5 分钟
图 1. 在崎岖道路上行驶
单个障碍
“整车分析”→“赛道赛事”→“3D道路”
  • 短、中、长障碍
  • 行驶速度恒定
图 2. 穿越单个障碍物
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调度Adams Car完成不同驾驶模式(如越野/城市)的并行仿真(图1、图2),完成多工况模拟。这些场景可以在优化研究中得到丰富或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使用。乘客振动舒适度标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制定。自动化工作流程允许基于位移、加速度、力、频域能量密度分布等值引入任意复杂度的公式。
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自适应接口与Adams/Car模型深度集成(见图3),构建包含1835kg整车质量、PAC 2002轮胎模型等特征的数字孪生体。
图片
图 3. Adams/Car 中整车装配的 3D 模型
研究探讨的特征包括底盘绕横轴Y(俯仰)的角运动和加速度、底盘绕纵轴X(滚转)的角位移和加速度、和垂直底盘运动和沿 Z 轴的加速度。
比较响应的指标是值序列的均方根 (RMS):
图片
自动提取时频域特征(见图4),包括底盘俯仰/侧倾角加速度RMS值、悬架连接点垂直加速度频域能量分布等内容。对于每个特征,提取时间 f(t) 和频率 F(ω) 域中幅度的依赖关系,以供用户进行检查。
图片
图 4. 时域和频域中绕纵轴 X(滚动)的加速度
动态更新减震器F(v)特性参数(如图5)。阻尼系数可变的阻尼器,其压缩/回弹反作用力与行程速度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分段线性曲线来描述。因此,模型的输入参数是分段线性相关性的参数。参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以获得多样化的悬架行为。
图片
图 5. 悬架减震器反作用力与行程速度依赖关系的参数化
由于阻尼器制造的工艺特点,依赖关系曲线应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第 2 类和第 3 类约束可以表示为解析二次函数,因此总共有 8 个二次约束。
图片
图 6. a) – 线段符号;b)、c) – 约束违反
实现模拟过程自动化,创建的工作流程利用 Adams Car 命令语言的功能,自动执行预处理命令、求解器调用和结果后处理。
图片
图 7.模型更新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图 7中的工作流程步骤包括:
  1. 更新阻尼器 F(v) 的特性。
  2. 在Adams Car的脚本文件(cmd)中更新模拟参数,选择模拟类型,求解器设置(积分步数和模拟时间)。
  3. 执行 Adams Car 命令脚本,调用后处理器。
  4. 读取结果。
  5. 输出参数的计算;RMS、FFT等。
该工作流程将作为下面参数和优化研究的模型。
2、智能参数探索
PERA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设计空间探索模块(DSE)实现参数智能筛选(见图8)。通过参数研究,以确保模型足够稳定,并找到有助于最终确定优化问题陈述的基本依赖关系。对于设计空间探索,自动化工作流程以复合块的形式呈现,允许将复杂的工作流程作为单个块纳入外部循环,执行多个并行计算并保存中间结果(数据缓存),以便在模拟中断时重新启动。
图片
图 8.参数研究工作流程
设计空间探索模块 (DSE) 是用于实验设计 (DoE) 和优化研究的工具。嵌入式智能选择技术会根据当前任务应用最合适的算法。
图片
图 9. 用于参数研究的 DSE 块配置
基于相关性分析(见图10),自动识别竞争目标参数(sigmaaccdispvert与sigmaacc_roll)。由于它们无法同时改进,所以这些参数可以作为优化的目标。
图片
图 10.相关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哪些参数可以从考虑中删除。图11展示了通过敏感性分析来剔除冗余参数。
图片
图 11.敏感性分析
3、多目标优化执行
构建包含12 个参数、8个二次约束的可行域(见图12),采用双目标帕累托优化策略,动态平衡垂直加速度与侧倾角加速度的竞争关系。
图片
图 12. 优化研究的可行域
基于优化的两个独立目标获得帕累托前沿,以便进一步选择最合适的参数组合。除了 DSE 设置之外,工作流程保持不变,其中两个输出应切换为最小化类型。
图片
图 13. 用于优化研究的 DSE 块配置
由于将所有输出都放入了响应列表中,因此可以使用这些列表设置,只需单击几下即可分析不同的问题。
4、结果
通过可视化工具自动生成帕累托前沿(见图14),支持工程师交互式选取最优解。
图片
图 14. 双目标优化的帕累托前沿
当比较这些点处的目标函数值时,不可能同时获得所有标准的最优值:当垂直加速度的均方根减小时,横向滚转加速度的均方根增大,反之亦然。
智能优化算法在 600 次迭代中找到了 36 个帕累托前沿点,这意味着每个点大约需要 20 次迭代。相比之下,传统方法则需要大约 3,600 次模型调用(每个点大约需要 100 次)。因此,借助我们的智能优化算法,可以“一夜之间”完成解决方案,并在第二天早上更新报告即可估算结果。可视化工具可以绘制与结果中每个点对应的依赖关系。
图片
图 15. 阻尼器特性沿帕累托边界的质量变化

将初始配置与帕累托边界的最优点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优化研究中获得的所有最优点均优于初始配置。此外,如果考虑边界中间的特定配置,我们可以得出,与初始配置相比,垂直过载扩展减少了 10%,侧倾角加速度减少了 2%。


基于仿真与AI的电机设计优化工业智能体应用研讨会-仿真秀直播


来源:仿真秀App
AdamsAbaqusIsight振动疲劳汽车MATLAB自动驾驶NVH数字孪生ANSYS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25
最近编辑:2小时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1238粉丝 22672文章 3959课程 23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