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学会了Optistruct线性瞬态分析,我就成了预测时变载荷(地震、风)的神

8小时前浏览1

一、线性瞬态分析概述

目标:计算结构在时变载荷(地震、风、爆炸、冲击等)下的动态响应。
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应力、应变(均为时间函数)。
控制方程
   
初始条件
   

  •      :质量矩阵,      :阻尼矩阵,      :刚度矩阵。
     

二、分析方法分类

1. 直接瞬态响应(Direct Transient)

  • 求解方法:直接积分运动方程(Newmark-Beta法)。
  • 阻尼处理:    
         
    •      :粘性阻尼矩阵
    •      :整体结构阻尼(PARAM,G
    •      :等效粘性阻尼转换频率(PARAM,W3/W4
    •      :单元结构阻尼贡献
  • 时间积分方案(通过TSTEPTMTD控制):
    • TMTD=空:传统方法(默认)
    • TMTD=1:Newmark-Beta法


2. 模态瞬态响应(Modal Transient)

  • 步骤
    1. 先进行模态分析,获取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      
    2. 将位移表示为模态坐标:      (15)
    3. 运动方程转换为模态空间:    
           
  • 阻尼处理
    • 使用阻尼表TABDMP1/TABDMP2为各模态指定阻尼比      (。
  • 残差向量(提高精度)
    • 单位载荷法:在动力载荷自由度施加单位静力。
    • 外载荷法:直接使用动力载荷的静态等效(默认)。

3. 傅里叶变换法(Fourier Transformation)

  • 适用场景:周期性载荷(如车辆过颠簸路面)。
  • 流程
    1. 时域载荷→频域(傅里叶变换):      (24)
    2. 频域响应:      (25)
    3. 频域响应→时域(逆变换):      (26)
  • 限制:需充分阻尼、载荷需衰减至零、频率间隔满足      (27)。
     

三、关键技术细节

自动时间步长(Auto Stepping)

  • 控制参数TSTEPMREF=1(启用),TOL(用户容差)。
  • 局部截断误差(LTE):    
         
  • 步长调整策略:    
    条件        
    动作        
    拒绝当前步,步长减半重算        
    接受当前步,下一步减半        
    保持步长        
             
    下一步步长增大至1.25倍        

阻尼类型转换

  • 结构阻尼        → 等效粘性阻尼:    
         

四、输入/输出设置

关键输入

  • 载荷与边界SPC(约束)、DLOAD(动态载荷)、TLOAD1/TLOAD2(温度载荷)。
  • 初始条件IC(仅直接法可用)。
  • 时间步控制TSTEP(TIME)(定义步长/终止时间)。
  • 阻尼
    • 整体阻尼:PARAM,G
    • 模态阻尼:SDAMPING引用TABDMP1

输出

  • 默认输出:位移(DISPLACEMENT)、应力(STRESS)、应变(STRAIN)等时程结果。
  • 相对运动输出PARAM,ENFMOTN,REL(相对于强制运动)。
  • 模态结果DISP(MODAL)(仅特征向量)、DISP(MODAL,NODAL)(向量+响应)。

五、重要限制

  1. 不支持惯性释放(Linear Transient)。
  2. 初始条件:仅直接法可定义(模态法/傅里叶法不可用)。
  3. 子案例数量:仅允许一个瞬态分析子案例。
  4. 傅里叶法兼容性:不可与模态频响分析子案例共存。
 

应用建议

  • 直接法:适用于小规模模型或需精确初始条件的场景。
  • 模态法:适合大规模模型,配合残差向量提高精度。
  • 傅里叶法:专为周期性载荷设计,需注意阻尼和频率间隔设置。


来源:TodayCAEer
OptiStruct静力学理论爆炸Fourier TransformNVH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01
最近编辑:8小时前
TodayCAEer
本科 签名征集中
获赞 50粉丝 150文章 474课程 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