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FD与DEM仿真如何提升石油石化流化床工艺效率?

2小时前浏览5

在石油石化工业体系中,流化床设备是催化裂化、加氢处理、气化等核心工艺的 “心脏” 部件。其内部气固两相的流动、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交织耦合,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多物理场环境。长期以来,行业依赖经验积累与物理实验进行流化床设计优化,不仅面临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的困境,更难以突破 “黑箱效应”—— 无法精准捕捉设备内部微观机理,导致设计方案常存在性能短板,难以适配高效、低耗的生产需求。

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迭代升级,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软件逐渐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工具。它们以精准的数值计算为基础,将流化床内部不可见的复杂过程可视化、可量化,为设备设计优化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支撑,彻底改变了传统研发模式,推动石油石化流化床工艺迈向高效化、精细化发展新阶段。

 

一、流化床设备工作原理、分类及应用场景


流化床设备

 

流化床是利用流体以一定速度通过颗粒层,使颗粒悬浮并表现出类似液体的流动性。当流体流速逐渐增大,颗粒所受的浮力和阻力克服了颗粒的重量,颗粒开始松动并悬浮,形成流化状态。流化过程中,流体与颗粒的相互作用导致颗粒随机运动和分散,实现流态化。这一过程受流速、颗粒性质和流体性质的共同影响。主要分类如下:

  • 鼓泡流化床:气流速度较低时,流体通过颗粒床层使颗粒悬浮,形成类似水沸腾时的气泡,气泡逐渐长大至一定尺寸后离开床层。这是最基本的流化床形式,操作稳定,适用于常压操作。

  • 湍流流化床:气流速度较高时,床层中颗粒的运动更加剧烈和无规则,床层的湍动性增强,颗粒与气体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其传热和传质速率高,适用于气固相反应。

  • 快速流化床:当气流速度超过颗粒的带出速度时,颗粒被气流带走,在返料装置作用下形成内循环。固含率分布均匀,气固接触和混合良好,床层温度均匀。

  • 循环流化床:气流速度在鼓泡床和湍流床之间,床层中有大量气泡和颗粒循环流动。因颗粒循环,固体颗粒与气体的接触时间增加,反应效率高,原料适应性强,碳转化率高。

  • 振动流化床:床体底部安装振动电机,提供机械振动,使物料在空气分布板上跳跃前进,同时与热风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能改善普通流化床干燥后颗粒含水率不均匀、物料易团聚等问题,节能效果好,可处理黏性物料。

  • 喷雾流化床:顶部有雾化喷枪,将液态物料雾化后喷入流化床,使液态物料在床内颗粒表面形成液膜并发生碰撞聚结,实现混合、制粒、干燥等过程一体化。

     

流化床在各行各业均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以下罗列几个主要场景:

 

  • 干燥领域:如单层圆筒型流化床干燥机适用于松散颗粒的干燥;多层圆筒型可对热敏性物料分段控温干燥;卧式多室型能满足高湿滤饼、黏性物料的干燥,停留时间可调。

  • 制粒领域:流化床制粒机可实现混合、制粒、干燥连续生产,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能生产孔隙率可控的颗粒,满足缓释制剂等需求。

  • 气化领域:流化床气化炉可用于煤的气化,煤粒与气化剂在炉内充分混合,实现干燥、干馏、气化和燃烧同步进行,提高碳转化率,减少飞灰含碳损失。

  • 燃烧领域:流化床锅炉可燃烧低热值材料,如低级煤、生活垃圾等,石灰石颗粒可在其中吸收 SO₂,减少污染物排放。

  • 其他领域:流化床还可用于催化反应,如石油裂化;水体曝气;在湿法制粒设备中,与高速剪切制粒机等配合,完成固体制剂的生产等。

     

二、CFD 仿真,解析流场,筑牢设计根基

 CFD 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值求解 Navier-Stokes 方程,结合湍流模型、多相流模型及传热传质模型,精准复现流化床内流体相的动态行为。


在石油石化场景中,CFD 能够清晰呈现床内气体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与浓度场的分布特征,为宏观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在催化裂化流化床反应器设计中,气体分布均匀性直接决定反应效率。借助 CFD 仿真,可模拟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流场形态,精准定位气流死区、短路等问题区域。基于仿真结果优化气体分布器结构,能实现反应气体与催化剂颗粒的高效接触,有效解决局部过热、反应不完全等行业痛点。某石化企业通过 CFD 优化后,催化裂化反应器的原料转化率提升 3%-5%,副产物生成量降低 10% 以上。

CFD中气固两相流模拟仿真

 

此外,CFD 在传热传质分析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对于强放热或强吸热反应,CFD 可精确计算气固相间传热系数、传质系数,模拟热量与质量的传递路径。通过优化冷却 / 加热装置布局,能实现床层温度的均匀控制,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的催化剂失活问题。同时,基于浓度场分布数据,可合理设定反应停留时间与物料循环策略,进一步提升原料利用率与产品收率,为流化床工艺的稳定运行筑牢基础。

 


三、DEM 仿真,洞悉颗粒运动规律


如果说 CFD 聚焦流体相,那么 DEM 技术则专注于解析固体颗粒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在流化床中,催化剂、原料颗粒的流化状态、运动轨迹、碰撞与团聚行为,直接影响反应效率与设备寿命。DEM 通过将每个颗粒视为独立个体,基于牛顿运动定律追踪其位置、速度与加速度,同时考虑颗粒间接触力、摩擦力、粘结力及颗粒 - 壁面相互作用,为微观设计优化提供关键依据。

在催化剂颗粒选型与设备结构设计中,DEM 仿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粒径、密度、形状的催化剂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的流化过程,可明确颗粒特性对流化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配工艺需求的颗粒参数。同时,DEM 能精准预测颗粒碰撞频率与能量传递规律,为评估催化剂磨损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某炼化企业借助 DEM 优化流化床内部构件布局,将催化剂磨损率降低20%-30%,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40%,每年减少催化剂更换成本超百万元。

DEMms非规则颗粒模拟

 

针对颗粒团聚这一行业难题,DEM 仿真同样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通过设定颗粒间相互作用参数,可模拟团聚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而制定针对性优化策略 —— 如调整操作气速、添加分散剂等,实现颗粒均匀分散,保障气固两相高效接触,为反应效率提升扫清障碍。


 

四、CFD-DEM 耦合:打破多相流壁垒,实现全维度优化


在实际流化床系统中,气固两相存在强耦合作用,单独使用CFD 或 DEM 难以全面反映系统真实状态。CFD-DEM 耦合仿真技术,通过双向数据传递实现气固两相行为的协同模拟 ——CFD 计算的流体场数据为颗粒运动提供外力输入,DEM计算的颗粒运动信息反哺流体场方程更新,从而精准复现气固两相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CFD-DEM耦合技术

 

在大型气固循环流化床设计中,耦合仿真展现出强大优势。此类设备包含提升管、下降管、旋风分离器等多组件,气固流动状态复杂。借助 CFD-DEM 耦合技术,可模拟全回路内气固两相分布特征、传热传质效率及设备磨损情况。以循环倍率优化为例,通过仿真可明确不同倍率下的能耗、反应效率与磨损风险,最终确定 “效率 - 能耗 - 寿命” 平衡的最佳参数。某能源企业通过耦合仿真优化后,循环流化床的能量利用率提升 8%-10%,设备年均维护成本降低 15%,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工艺性能的双重提升。

气力输送案例

宽筛分颗粒反应器模拟仿真

固定床反应器模拟仿真


 

五、自主可控,助力流化床工艺升级


在石油石化流化床仿真实践中,适配行业需求的专业软件是提升设计效率的关键。

VirtualFlow 作为一款高性能 CFD 软件,凭借丰富的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能精准模拟流化床内复杂流体行为。其便捷的刚体运动定义功能,可高效处理含内部运动部件的流化床设备仿真;拉格朗日颗粒跟踪模型结合四向耦合算法,能精准考量颗粒运动与密相颗粒相互作用,为工艺参数设计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而 DEMms 软件在复杂颗粒体系仿真中表现突出。针对石油石化流化床内颗粒数量大、性质差异显著的特点,DEMms 依托异构并行计算技术,可支持万核以上大规模计算,轻松应对超十亿级颗粒模拟需求。其基于介尺度结构的粗粒化算法,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计算量,提升模拟效率;针对宽粒径分布体系的多重网格搜索与通讯算法,进一步优化计算过程,减少内存占用,为大规模流化床仿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DEMms的GPU并行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某企业借助 DEMms 的 GPU 并行技术与先进算法,成功完成气固循环流化床全回路仿真,为反应器放大设计提供关键数据;在 DMTO 反应器积碳模拟中,通过 DEMms 粗粒化技术结合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清晰呈现催化剂积碳过程,实现积碳分布精准调控,有效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为流化床工艺升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从传统经验设计到数值仿真驱动,CFD 与 DEM 技术正在重塑石油石化流化床的研发模式。它们不仅打破了设备内部的 “黑箱效应”,更以精准、高效的仿真能力,为流化床设计优化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维度解决方案。随着仿真技术的持续迭代,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石油石化流化床工艺向低耗、高效、绿色方向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相流流体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12
最近编辑:2小时前
积鼎CFD流体仿真模拟
联系我们13162025768
获赞 202粉丝 154文章 412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