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SPSS】SPSS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1月前浏览182


01

数据管理




 

02

数据录入

2.1 录入规则、步骤

         一个记录占一行,一个变量占一列。

               ①定义变量名

               ②指定每个变量的各属性

               ③ 录入数据     


2.2 存储类型


2.3 变量的测量尺度



2.4 缺失值处理





2.5 选择题的录入

     单选题的录入

             可定义变量值标签(数值代码+值标签)来减少录入的工作量


半开放题的录入

        指含有“其它,请指出”选项的单选题

        使用两个变量对其进行定义:

  • “其它,请指出”作为选项中的一个可进行选择

  • 将“其它,请指出”的具体内容看作是一个独立开放题              



多选题的录入

          多选题,又被称为多重应答。

   在 SPSS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多重二分法多重分类法

 

多重二分法:      

对应选择商场的 5个因素,定义5个变量,每个变量都是二分类,1代表选择,0代表未选。

                 注:在后续分析中,可将99和2合并为一类,即按未选中该选项来进行分类。



 多重分类法:    

多重分类法,也是利用多个变量来对一个多选题的答案进行定义,应该用多少个变量,由被访者实际可能给出的最多答案数而定。而且,这些变量须为数值型变量,利用值标签将答案标出,所有变量采用一套值标签。之所以称它为多重分类法,是因为每个变量都是多分类的,每个变量代表被访者的一次选择。

尤其适合于“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您最喜欢的几个选项”一类的问题。

图中共有三个变量,均为多分类,各代表被访者的一次选择,即记录的是被选中渠道的代码。

      ★ 定义多重响应集

录入完毕后对多选题进行分析前,首先需要定义多选题集,然后才可以把多选题的全部变量当作一道题目来进行分析。

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


另外,对于形如问题 8一样的多选题,即含有“其他,请指出”答案的附加内容的问题,也是先把“其他,请指出”算作一个答案选项,而用另一个变量来表示“其他,请指出”的内容。在数据录入完毕后再对附加内容根据频次高低进行编码,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03

描述统计


3.1 变异系数
            又称“离散系数”,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

            其定义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


3.2 探索>统计量




3.3 多选题的统计描述

在多选题分析中比较特别的 描述指标有以下 4个:



04

统计表绘制步骤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11
最近编辑:1月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38粉丝 65文章 44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倏逝波与表面波

倏逝波通常与全反射现象相关,存在于低折射率介质一侧,且不传播能量,只是局域在界面附近;而表面波则是在界面处传播的波,能够沿界面传输能量,且其存在依赖于特定的材料属性组合,如金属和介质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目录 倏逝波(Evanescent Wave) 表面波(Surface Wave) 参考资料 WaveAs shown below👇倏逝波(Evanescent Wave)在全反射条件下(如光从高折射率介质进入低折射率介质时),界面处产生的非传播电磁场,振幅随距离界面指数衰减。特点:不传输能量,仅局域在界面附近(约波长量级内)。存在于低折射率介质一侧。常见于全反射、波导、近场光学等场景。倏逝波的临界条件倏逝波的产生需要满足全反射条件,即入射角大于临界角,而临界角由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决定 其中n1 > n2。超过临界角后,透射波消失,界面处形成倏逝波。倏逝波的穿透深度 总结:倏逝波(Evanescent Wave)通常出现在全反射情况下,当光波从高折射率介质进入低折射率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此时,尽管没有透射波,但在低折射率介质中会存在一个迅速衰减的电磁场,这就是倏逝波。倏逝波的特点是振幅随着距离界面呈指数衰减,不能有效传播能量,主要存在于界面附近很小的范围内。表面波(Surface Wave)沿两种介质界面传播的电磁波,能量集中在界面附近,随垂直方向衰减。特点:能沿界面传输能量,传播距离较远。需要特定材料组合(如金属-介质界面支持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常见于纳米光子学、天线设计、生物传感等领域。临界条件表面波的激发需要满足特定的色散关系,例如对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需要金属的介电常数为负,且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满足一定关系(ε_metal < 0,且 |ε_metal| > ε_dielectric)。总结:表面波(Surface Wave)则是一种沿着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传播的电磁波,其能量集中在界面附近,随着远离界面而逐渐衰减。表面波的典型例子包括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它们可以在金属和介质的界面上传播。表面波的传播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例如介质的介电常数符号相反等。PS:可能存在一些混淆点。例如,表面波是否包含倏逝波成分?在表面波的传播过程中,垂直于界面的方向可能存在倏逝波式的衰减场,但表面波本身是沿界面传播的,而倏逝波更多指那些不传播、仅衰减的场。表面波在垂直于界面方向表现为倏逝场(指数衰减),但沿界面方向是行波(传播能量),因此表面波本质是传播波,而倏逝波是非传播的局域场。参考文献 [1] D. M. Pozar, 微波工程, 第三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2] 徐锐敏, 微波技术基础(修订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