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应力与热应变的思考
一.热膨胀威力揭秘
我有时会完全低估热膨胀的威力——它在公式里看起来简直人畜无害!🤓 我们来拆解一下:大家都见过这个经典公式 应变 = ΔT × α,其中α代表材料的"受热膨胀系数"。铝的α值是23e-6/℃,这个数字小得离谱,简直像小数点集体放假了!乍看之下你可能会嗤之以鼻:"切,每度才0.000023?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让好戏开场!当我们把它代入热应变公式(应变 = ΔT × α),事情就变得有趣了:
ΔT * 23e-6 * 70e9 = 应力
简化后可得:
应力 = 1.61e6 * ΔT
精彩的部分来了:仅仅10℃的温升就能产生高达16.1兆帕的应力!为了让你理解这个概念,想象潜入160米深的水下——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压力级别。或者更形象地说:如果要阻止一个迷你铝块(比如5cm×5cm)受热膨胀,你需要让一整头大象站在上面。
为什么加热物体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让我们聚焦原子层面的理论!当温度升高时,原子会变得异常活跃——它们开始剧烈振动,需要更空间。但如果你把它们固定住(比如夹紧材料),就相当于在喊:"不许动!"想象一下试图拦住一群刚吃完糖果的亢奋幼童——肯定会引发剧烈的推挤。这种原子层面的集体受挫感?正是产生巨大力量的根源!
所以核心原理是:热膨胀之所以威力惊人,是因为数以万亿计的原子同时试图舒展身躯。当你阻止它们时,这些微小力量的叠加就会形成巨大应力。😉
二.有热应变就一定会有热应力吗?
有热应变,不一定有热应力,温差不能导致应力。取决于受热时的约束状态,以下介绍自由膨胀和约束膨胀两种状态。当物体处于无约束状态,即可以自由膨胀,如下圆柱体,当加热到100℃时,它会膨胀,因此有热应变,但是没有任何约束,因此没有机械弹性应变,且应力为0.如果物体受约束(或与其他零件接触),这些约束会成为热膨胀的阻力,则物体内部会形成内力以平衡这些阻力,因此会产生应力。不同的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热载荷下会产生热应变和应力。如下面的PCB板,因板和其它电子器件材料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受热条件下,膨胀不同,彼此形成阻力而不能自由膨胀。而如果它们都是同一种材料,则可以一同自由碰撞,而不产生应力和弹性应变。热应变大小与材料物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是与CTE热膨胀系数成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注意T_Ref不是指室温,也不是0℃,而是热应变为0时的温度,T为变化后的温度。热膨胀系数可以通过仪器(热膨胀系数仪)测得。描述了物体单位温差下的尺寸变化,可以分为体积热膨胀系数,面热膨胀系数,线热膨胀系数。CTE与温度单位无关,常见材料类别的热膨胀系数如下表所示。四.热应变的张量形式
热应变只有正交项,而没有剪切项。因此,在热应变的张量形式中,只有对角项。大多数材料都是热各向同性的,因此三个对角项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