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有何不同?
去年,吉利为了追上比亚迪,夺回“自主一哥”的头衔,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比亚迪的行动。包括精准对标比亚迪畅销车型,推出星愿、银河E5、星舰7等产品;贴身缠斗比亚迪技术,推出“长刀不是最优解”的短刀电池,争当热效率第一,以及在年底推出和DM-i十分相似的单挡混动EM-i。DM 5.0发布时,比亚迪宣称其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6.06%,吉利立马就甩出了一张46.1%的中汽研认证证书,说自己才是最高的。最终,吉利将一款热效率达到46.5%的发动机量产,并应用在了全新混动系统EM-i上。其中,无论混动技术,还是车辆的定位、尺寸、动力和能耗等,星舰7都是直接对标与宋PLUS DM-i和宋L DM-i的。 在插电混动技术越来越进步的今天,不管是吉利的EM-i,还是比亚迪的DM-i。也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对象。 比亚迪第五代DM-i搭载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其实要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的一个核心理念。但是在技术上呢却大相径庭。那么这两者在实际体验中到底有哪些差异,谁更省谁更快,谁更适合你们,今天咱们就来仔细的来聊一聊。 首先从系统结构上来讲,EM-i采用的是P1+P3的串并联架构,配合一套单挡的电驱动的变速箱。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在不同速度和负载的这种工况下灵活的切换档位,既保证了加速性,也兼顾了高速续航时的这种经济性。相对而言,DM-i的架构更为简单,它采用的是单电机的EHS系统,并不带传统意义上的这种变速箱,而是通过电控系统智能调配动力的输出,实现尽可能多的用电形式,结构简单,响应迅速是它的特点。 从驾驶层面看,两者带来了这种非常直观的驾驶上的差异。EM-i的优势在于动力响应和高效的这种加速的感受。P3电机可以独立地驱动车辆,再加上单挡的变速机构,再起步加速高速巡航时都能维持最佳的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区间。用户在驾驶中,会感觉到更强力的这种加速的感觉,尤其是在高速上超车的时候,EM-i的动力储备明显要更加从容一些。而DM-i更像一位节能大师,它的设定在中低速区间是最省油的。电动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在城市或者市交工况的这种通勤。在纯电和混动切换过程中也表现的是异常的平顺的。在市区行驶的时候,车内的静谧性很高,发动机介入的频率非常低,整体的驾驶质感基本上就可以等同一个纯电动汽车。如果你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市区低速通勤,DM-i的油耗优势也会更加明显,日常通勤使用下来,平均油耗可以控制在3.5L/100Km以下。而EM-i的混动模式油耗则略高,通常在4-5L/100Km之间,但是也差距不大,已经非常省油了。再看纯电续航,两者差异不大。常见的版本中,纯电续航从50km到120km不等,基本上可以覆盖用户一周的短途通勤的需求。如果您每天的这种往返路程不超过50km,两者基本上都可以实现,您每天通勤不加油,这种使用模式还是比较得人心的,也是现在国内厂商在卷这个电续航的原因之一,但是一进入高速场景,两个车的差距就拉开了。由于EM-i配备了单档的变速机构,它在电量耗尽后,燃油驱动状态下仍然可以维持比较高的效率。在高速和长途行驶当中,EM-i发动机工作区间会更加合理,整体的油耗也更加稳定。相比之下,DM-i在馈电状态下依赖发动机直驱。但是系统已经为电动进行了优化,在高负载高速的这种情况下,能耗表现相对一般。换句话说,EM-i的优势是兼顾城市节能与高速的高效,而DM-i的强项呢,是在城市通勤下的极致的省油。因此,从账面数据来看,EM-i性能略强,DM-i续航更佳。那接着说一说维护成本,由于DM-i的结构相对简单,电驱动和发动机之间并没有变速器连接,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也比较低。EM-i则多了一套变速机构,虽然技术非常先进。但是后期维护成本可能会比DM-i要高一些。此车的重量也是值得考虑的点,EM-i配备了单档变动器,结构更复杂,整体的重量会比DM-i略高,这对于操控和能耗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两个车的驾驶风格的差异,我觉得可能是您决定选哪辆车的更重要的理由之一。所以呢,如果您的用车环境以短途城市为主,日常的路线规律,充电条件充足,更看重省油、平顺和静音,那么DM-i是一个非常稳妥且高效的选择。如果您用车频繁,涉及高速,或者对动力响应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馈电状态下还能保持良好的驾驶感,那么EM-i则是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驾驶模式的支持。两种技术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关键在于在哪种工况下您使用的情况更多,您更在乎的是油耗还是动力。所以说选择题呢,就要选对生活的一种方式,对于您的用车场景去选择就好了。此外,还有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细节,就是吉利EM-i用上了SiC MOS,而DM-i是Si IGBT。作为新能源车逆变器的重要部件,这两种半导体会影响到车辆的能耗。 SiC MOS没有电流拖尾,且体积更小,能量转化的损耗更低,能让车辆的能耗表现更好,也就更容易做到长续航。但SiC的成本更高,也因此常用在高端车型上。IGBT的最大优势就是工艺简单,成本更低。全文完~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文章来源RIO电驱动公 众号,分享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来源:电动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