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点是推进干电极生产方法,这被认为是实现大规模生产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传统的基于溶剂的方法不同,干法电极生产消除了能源密集型干燥和溶剂回收的需要,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日产强调,将这种方法扩展到大规模生产,在保持高生产效率方面存在挑战,而与LiCAP的合作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其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日产一直在进行全固态电池的研究。2025年1月,该公司开始在日本横滨运营一条专用的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以支持制造技术的验证和扩大。日产计划在2028财年之前推出首款配备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通过专注于电极工艺创新,日产的目标是为大规模生产高性能全固态电池奠定基础,使公司能够扩大其未来的电动汽车产品组合。日产表示:“与LiCAP的合作将使我们能够推进干电极生产工艺技术,并使我们更接近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
日产表示,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相比,全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使其成为日产下一代电动汽车路线图的核心支柱。与LiCAP的合作旨在减少生产障碍,提高效率,加快商业化进程。
与传统工艺相比,LiCAP专有的活性干电极技术在效率和性能方面具有优势。它用于制造独立的阴极薄膜,而不使用有毒溶剂。它还消除了对能源密集型干燥步骤和溶剂回收系统的需求,为传统的基于浆料的电极制造提供了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LiCAP最近刚刚宣布,它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安装并测试了一条300兆瓦时的卷对卷干电极生产线。
自2016年成立以来,LiCAP已被证明是干电极技术和制造的行业领导者。凭借LiCAP获得专利的活性干电极技术,LiCAP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迅速取得突破。通过与Dürr System AG公司的合作,LiCAP准备彻底改变电池行业。
传统制造方法中,电池超级工厂在电池制造中使用湿电极涂层,这与高能耗、大制造足迹以及对有毒NMP溶剂的依赖有关。LiCAP开发了一种三步、无NMP、经济高效的工艺,可以无缝地适应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
Activated Dry Electrode工艺跳过了浆液形成、干燥和溶剂回收步骤,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该方法具有诸多优势:
清除制造过程中的有毒溶剂,如NMP
降低电极制造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
将设备尺寸降低到LIB电极制造通用行业标准的1/3
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由于电极材料的就地回收,减少了电极制造的废物流
新的固态电池材料的商业化路径,否则将与溶剂不相容
目前LiCAP的干法工艺可以在使用相同活性物质的同时,做到能量密度加倍且不牺牲功率密度。或者在保持活性物质或极片设计相同的情况下,将功率密度提升三倍。干法工艺因其出色的活性物质附着性还有利于降低电池内阻。
LiCAP的干法工艺提供了广泛的应用,从能量存储系统(ESS)的高能量要求到要求高的大功率应用,包括电动汽车(EV),电动垂直起降车辆(eVTOL)和电动工具。如表中所示,干电极在各种负载条件下始终提供相同的比容量和效率,强调了其可靠性和性能一致性。目前在电动汽车电池的NMC811正极可以达到213.6mAh/g的比容量,以及94.2%的首效。
根据计划,LiCAP会在今年启动更高放电倍率电池的试制线,并将生产速度提升至60m/min。
随着宝马和奔驰固态电池装车(宝马i7搭载固态电池;奔驰的锂金属固态电池方案),上汽MG的半固态电池车型上市(MG4 半固态电池什么来头?),似乎固态电池的量产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各家电池企业和车企将在未来5年围绕固态电池展开激烈的竞争,国产电动汽车能否在固态电池赛道继续保持领先,欢迎在投票区给出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