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程师必藏!流动仿真前的关键决策清单(附Fluent设置)

1天前浏览10

流动问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是研究流体(气体或液体)运动规律及其与固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学科。
在开展仿真前,需明确流动类型(层流/湍流)、压缩性(可压/不可压)、时间特性(稳态/瞬态)等关键问题,并结合软件设置合理建模。
下文将详细讨论这些问题的选择逻辑与Fluent中的实现方法。

1. 层流还是湍流?

通常使用雷诺数进行判断:

其中,
ρ为流体密度,kg/m3 ;ū为流动速度,m/s;d为特征尺寸,m;μ为流体的动力黏度,pas。
对于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的Re数判断标准不同。
  • 内部流动:Re>2300为湍流;
  • 外部流动:沿壁面流动时认为Re>500000‘;绕障碍物流动时认为Re>20000是湍流流动。

     
  • 层流(Laminar):

    • Fluent设置:在Models中选择Laminar,不激活湍流模型。

       


  • 湍流(Turbulent):

    • Fluent设置:在Models中选择湍流模型(如k-ε、k-ω SST、LES),并设置壁面函数(如Standard Wall Functions)。

       


2.是否考虑流体的压缩性?

流体力学中基于密度是否为常数将流体分为“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

  • 不可压缩流动:液体的流动,密度近似恒定,或者低速气体流动(马赫数Ma < 0.3)。

    • Fluent设置:在Materials中设置密度为常数(Constant)。

       


  • 可压缩流动:高速气流流动(Ma > 0.3),密度变化显著(如气体喷管流动)。


    Fluent设置:

    • Materials中定义理想气体(Ideal Gas)密度。

       




    • 启用能量方程(EnergyModels中勾选)。

       

相关历史文章:

CFD中的密度模型

3.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黏度上。

  • 牛顿流体的黏度仅取决于温度和压力,与流动状态无关。在给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计算,黏度为定值。如,水,空气,油等...


    Fluent中提供了多种黏度模型,牛顿流体对应的黏度模型如下表中的前7种,红框中的几种


  • 这几种黏度模型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定义黏度和温度的关系。


     



  • 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与流动状态有关,如,番茄酱、油漆、血液等...

Fluent中提供了4种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模型,如下图红框所示:

注意:

在湍流计算中无法使用非牛顿流体模型,如果想要使用,需要使用TUI 命令:

Define/model/viscous/turbulence-export/turb-non-newtonian

在提示信息后输入yes可以激活非牛顿模型。


4.稳态(Steady)还是瞬态(Transient)?

任何流动问题都可以用瞬态来计算,但是对于一些问题,我们只对他的稳定状态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计算稳态。

  • 稳态流动:流场不随时间变化(如稳定运行的换热器)。

    • Fluent设置:在General中选择Steady求解器。

       


  • 瞬态流动:流场随时间变化(如涡街流动、燃烧过程)。

    • 选择Transient求解器。

       


    • 设置时间步长(Time Step Size)和总时间(Number of Time Steps)。

       


    • 启用瞬态统计(如RMS残差监控)。

       




5.其他关键设置


  • 边界条件:

    Boundary Conditions中定义入口(速度入口、压力入口等)、出口(压力出口、自由流出等)及壁面(无滑移、滑移等)。

     


  • 求解控制:

    Solution Methods中选择离散格式(如二阶迎风),在Run Calculation中设置迭代步数。

     


  • 网格要求:

    湍流需更密网格(尤其是近壁面Y+≈1),瞬态问题需时间步长满足CFL条件。


相关历史文章:

你们要的ANSYS 学习书单来啦~流体仿真篇


来源:CAE十级退堂鼓
FluentSTEPS燃烧湍流UM物流控制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6
最近编辑:1天前
lalalahu~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结构仿真工程师面试十大常见问题(带答案版)

在结构仿真领域,理论知识与工程经验的结合至关重要。在面试时,不仅关注你对有限元原理、材料力学等基础理论的掌握,更看重你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即:如何调试模型优化计算效率对标实验数据以及在资源限制下做出合理妥协我整理了结构仿真工程师面试中最常见的十大真实技术问题,涵盖非线性分析、接触收敛、实验验证、多物理场耦合等高频难点。每个问题均提供回答框架、关键技术要点及实战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内容较多,分上下两篇来介绍:本文为下篇06—动态冲击/跌落仿真问题:设计一个电子产品跌落仿真流程,需考虑哪些关键参数(如材料应变率效应、接触算法)?如何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考察点:显式动力学应用、应变率模型、质量缩放使用。回答要点:显式算法:LS-DYNA/ABAQUS Explicit,时间步长由最小单元尺寸控制;材料模型:启用应变率效应(如Johnson-Cook);接触:通用自动接触+失效准则(如塑性应变&gt;0.2);效率优化:质量缩放(限制动能增量&lt;5%)。07—模态分析问题:在模态分析中,如果仿真得到的固有频率和实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考察点:模态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回答要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材料参数错误:弹性模量E、密度ρ输入不准用实测数据(如拉伸试验报告)更新模型材料参数边界条件不对:仿真约束 ≠ 实验真实固定方式修正边界条件,模拟实验的真实固定方式来更新约束网格太粗糙:关键部位网格不够细,影响刚度计算细化关键区域的网格,特别是振动变形大的位置缺少附加质量:仿真没考虑传感器、螺栓等小质量。在模型中补上传感器、螺栓等小质量,可使用添加质心的方式连接刚度简化过度:螺栓/焊接用刚性连接代替,导致局部刚度偏差用弹簧或接触模拟螺栓/焊接的真实刚度08—优化设计与仿真结合问题:若要通过拓扑优化减重某支架结构,你会如何设置优化目标和约束?后续如何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考察点:设计变量定义、制造约束(如拔模方向)、静动态性能验证。回答要点:目标与约束:目标为最小化质量,约束最大应力&lt;屈服应力制造约束:添加拔模方向、对称性;验证:对优化后几何进行精细仿真。案例:通过拓扑优化将支架减重30%,但局部屈曲风险增加,后续通过形貌优化添加加强筋解决。09—软件实操细节 问题:在ANSYS中,你用过哪些提高计算效率的技巧?请举例说明。考察点:软件高级功能应用、大规模模型处理经验。回答要点:子模型:全局粗网格+局部细化(如螺栓孔周围);对称性:利用循环对称(如涡轮叶片)减少模型规模;并行计算:设置Domain Decomposition(CPU核数=网格分区数)。10—工程妥协案例问题:分享一个因计算资源或时间限制,你不得不简化仿真模型的案例。简化后如何确保结果可靠性?考察点:工程判断能力、简化合理性评估(如忽略次要特征、线性替代非线性)。回答要点:示例:在风电叶片根部疲劳分析中,因全尺寸模型计算量过大,简化了铺层细节(用等效刚度代替),但通过子模型验证关键区域。最终误差可控(&lt;10%),且节省60%计算资源。重点突出:简化模型的方法,误差以及节省的时间来源:CAE十级退堂鼓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