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GT-SUITE的单电芯热失控仿真

1天前浏览19
热失控以及热失控传播是锂电池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本文将基于GT-SUITE针对一个单电芯进行热失控分析,介绍GT-SUITE进行单电芯热失控仿真的基本方法,模拟除燃烧爆炸之外的过程。


01    

热失控的过程


由于电池滥用(机械滥用、电滥用、热滥用),电池触发热失控。而后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导致电芯温度快速升高以及严重内短路。与此同时,各类副反应不断地生成可燃性气体,当电芯内部气体压力过高时,泄压阀开启,喷出可燃性气体,当这些可燃性气体达到可燃极限时就会发生燃烧爆炸。本文将会模拟除燃烧爆炸之外的过程。


众所周知,热失控过程中的副反应由于包含表面化学以及气相反应,故非常复杂。其反应动力学机理以及动力学参数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故一种“唯象”的、较为抽象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适用性更强。如下式所示,每个副反应都简化为一个单步反应,每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都采用以下一般形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考虑该反应的细节。


     


式中, 是频率因子,是个常数;是指normalized的反应物x的浓度,1表示x完全没有反应,0表示x已经完全被反应了。方程右侧的  项表示修正项。


下面为热失控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反应[1]


① 正常工作阶段

电芯首先工作在正常模式。本文的电芯采用等效电路模型(也可以采用电化学电池模型)。电芯工作在CCCV循环之中,充放电倍率为2C。同时还包括电芯的简单热管理模型。模型如下图所示。RISC为内短路电阻,该电阻阻值随着温度不断变化。


     

工作在CCCV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② SEI 分解

当电芯温度达到大约50℃时,SEI膜开始分解。分解速率如下式所示。


     


式中, 是频率因子,是个常数;是指normalized的SEI浓度。


③ 负极与电解液反应

由于SEI膜分解,使得负极中嵌入的Li可以与电解液发生反应,该反应显著放热。反应速率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 是指normalized的负极中嵌入的Li浓度;方程右侧最后一项表示SEI膜越厚,该反应越慢。


④ SEI 再生成

负极中嵌入的Li可以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可以再次生成SEI膜。该再生的反应速率如下式所示:


     


所以SEI的净分解速率为:


     


⑤ 随着电芯温度的继续升高,达到120~140℃时,隔膜开始融化,同时电解液也开始分解。当温度达到180℃和220℃时,正极材料进行两步分解并释放氧气。这些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热失控反应动力学参数[1]

     

⑥ 内短路

当电芯温度来到250℃时,电芯完全内短路,内短路电阻(RISC)降为0.01Ω。本文中的内短路电阻就采用下图中的数值。


     

内短路电阻[1]


⑦ 正负极之间直接发生反应(chemical-crosstalk)

当隔膜融化后,正负极材料直接接触,形成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被称为“chemical-crosstalk”。该过程发生在260℃之后,在10s内能释放308kJ的热量。


⑧ Gas Venting

随着副反应不断地产气,导致电芯内部的压力不断增加,当超过压力限值时(20bar,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该值仅为假设值),泄压阀开启。GT中通过一个FlowSplit模块来模拟这个过程。




02    

GT的表面化学模块


GT的化学反应模块可以自由定义各类化学反应,包括气相反应和表面化学反应。本文将采用表面化学模块(SurfaceReactions)进行电芯热失控的反应动力学计算。GT中的化学反应推荐采用准稳态求解器,可以大大增加时间步长,从而加快计算速度,本文中模型的计算速度仅用时不到2min。


以SEI膜分解为例,如果考虑该反应的细节,该反应式应写为:

     
     


但是这些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难以获得。除此之外,有一些副反应机理也并不清楚,故难以确定其反应式。本文采用文献[1]的方式,不考虑具体的反应细节,只需要计算出该反应的放热以及产气量即可,反应式如下式所示:


假设该反应的产热量为150J/g,那么SEI的生成焓就是150J/g, 的生成焓是0J/g。其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图所示:


     

GT中的表面化学模块


最终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型包含3部分内容:


  • 正常工作阶段的电池模型(采用等效电路模型)

  • 热失控反应动力学计算模型

  • Gas Venting 模型



     

GT 热失控仿真模型




03    

结果分析


下图为发生热失控的电芯温度和电压的变化曲线。当发生严重内短路时,电池快速自放电,导致电池电压快速降低。


     

电芯的温度和电压


下图为发生热失控的电芯内部压力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内部气体压力大于20bar时,泄压阀开启。


     

电芯内部气体压力


下图为6个副反应的反应物标准化了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副反应随温度的增加不断地被启用。


     

反应物浓度随温度的变化


综上所述,GT可以自由定义化学反应动力学。但是考虑到模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本文采用文献[1]所介绍的建模方案,即不考虑详细的反应细节,仅关注反应的产热和产气。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模型参数较少,实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Feng X, He X, Ouyang M, et al. A coupled electrochemical-thermal failure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thermal runaway behavior of lithium-ion batterie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8, 165(16): A3748.


来源:艾迪捷
ACT燃烧化学电路UM爆炸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08
最近编辑:1天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30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技术干货 | HFSS应用案例:参数扫描与自动优化仿真

1 HFSS参数扫描与自动优化仿真1.1 摘要在电磁场仿真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希望在现实的模型物理参数中寻找到更优或更合适的设计目标解,达到对产品设计优化的目的。Ansys HFSS中包含Optimetrics优化模块,它提供了多种优化分析工具:1、Parametric参数化优化;2、Optimization目标优化;3、Sensitivity敏感度分析;4、Statistical统计分析;5、Tuning实时调谐;6、Design of Experiments实验设计;Optimetrics允许用户进行自动化参数扫描,实时参数调谐,根据确定性能规格进行优化,对优化模型进行灵敏度和统计分析,6Sigma分析等。本文采用Ansys 2020R2版本电磁软件产品包,以一个贴片天线仿真优化的例子,来说明在Ansys HFSS中使用参数扫描与自动优化仿真方法。1.2 在HFSS仿真中实现参数扫描仿真1、打开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建立HFSS project,根据贴片天线理论参数进行建模,将希望调节的物理量设置成参数化,并设置好模型的材料、激励、边界条件等特性;2、模型参数化设置如下图示意,将天线模型各尺寸物理量设置成可调谐的参数化,所有建模参数化参量可在HFSS菜单下Design Properties里看到;3、在左侧Project Manager框中右键点击Optimetrics,并选择Add Parametric;4、在弹出的菜单Sweep Definitions页点击右侧Add按钮,会出现Add/Edit Sweep菜单,Variable下拉框中就是我们设置的参数化量,我们可选择对1个或多个参数进行参数化扫描设置; 5、设置好选中参数的扫描范围和步进(Start、Stop、Step),点击Add完成该参数扫描的设置,根据需要可添加下一个参数扫描设置,然后点击OK即可完成参数化扫描设置,此时可在Project Manager框中看到添加的参数扫描项目;6、检查模型设置无误后,可右键点击刚才添加的参数扫描项,选择Analyze进行仿真,或在Simulation菜单中点击Analyze All开始仿真;7、仿真完成后,可查看仿真结果,在Families页中,默认选择输出所有扫描参数的仿真结果,也可手动选择输出某个参数的仿真结果,根据仿真目标需求,选择最符合需求的参数;1.3 在HFSS仿真中实现自动优化仿真1、建立HFSS project,建立模型和参数化模型如上节1-2点所述;2、在左侧Project Manager框中右键点击Optimetrics,并选择Add Optimization;3、在弹出的菜单中Optimizer下拉框中可选择自动优化的算法,点击Setup Calculations,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动优化的目标表达式,点击Add Calculation确定;4、在生成的表达式行中,填写自动优化目标的表达式值及权重,可设置多个优化目标; 5、点击Edit Variables,选择用来做自动优化的参数变量;6、完成后即可开始自动优化仿真;7、仿真完成后即可输出自动优化结果;1.4 结论使用仿真手段进行优化设计已成为现代产品研发的常态,Ansys HFSS仿真软件具备多种优化分析工具,能够协助我们快速进行仿真优化设计最优解,帮助企业更高效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产品设计。 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