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会越好吗?

2天前浏览1

  今有一内径为d0、外径为d1的圆形管道,其外包裹一层厚度为的保温材料用以管道保温,如图1所示,其单位管长的热损失可表示为


    (式1)


图1 管道保温示意图  

分母热阻R中管道壁厚传热热阻及管内物流传热热阻相较于其他两项热阻可以忽略不计,则热阻对保温层外径d2进行求导,

其一阶导数为

 

二阶导数为

时一阶导数为0,二阶导数为大于0,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某一函数,当其一阶导数等于0,二阶导数大于0时在该点具有最小值,即

时热阻最小,热损失最大。且根据式1可得到单位管长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2 单位管长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的变化  

从图2可看出,当保温层厚度低于临界厚度,即d2小于dc时,单位管长的热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d2大于dc时,单位管长的热损失才会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并不是保温层包的越好保温效果就越好,有时可能适得其反。上诉只适合圆管保温,平板保温还是越厚越好  

保温设计:不同导热材料安装顺序

今有一圆形管道选用导热系数分别为的两种保温材料进行管道保温,两种材料保温厚度相同,那保温材料的里外顺序怎么确定呢?还是不管哪个材料在里面包,哪个材料在外面包,其保温效果都一样呢?保温效果会跟材料的里外顺序有关吗?

图3 不同保温材料示意图

 

对图3所示的管道系统,当导热系数为的材料分别包在里层和外层时的热阻为

 

因为,故大于0,即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包在最里层的保温效果优于导热系数大的保温材料包在最里层,保温效果会跟不同保温材料的里外顺序有关。

当然,保温材料的选择及保温厚度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经济效益来确定,文中只是单纯地从理论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特斯拉电池包保温设计


  • 整体设计理念

    • 特斯拉在电池包保温设计方面采用了综合的热管理策略。其电池包结构注重将保温与散热功能进行有机结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况需求。

    • 例如在 Model S 和 Model 3 等车型中,电池包被设计成一个相对密封的整体,通过优化外壳结构和内部布局来实现保温效果。

  • 材料应用

    • 使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其中可能包括特殊的隔热泡沫材料。这些材料被放置在电池模组之间以及电池包的外壳内侧,有效地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 同时,特斯拉在电池包内部的关键部位可能采用了导热系数极低的材料,以防止热量快速传递到外界环境中。

  • 热管理系统协同

    • 特斯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与保温设计紧密配合。其液冷系统可以根据电池温度自动调节冷却液的流量和温度。

    • 在低温环境下,液冷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热电池的作用。当电池温度较低时,系统会控制冷却液循环,利用电池自身的发热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提升电池温度,同时保温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持住这些热量。


日产聆风(Nissan Leaf)电池包保温设计


  • 结构特点

    • 日产聆风的电池包采用了分层的保温结构设计。最外层的外壳除了提供基本的机械保护外,还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

    • 在内层,通过设置专门的保温层,将电池模组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这种分层设计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冷空气的侵入,同时减少电池内部热量的流失。

  • 材料与工艺

    • 在材料选择上,可能使用了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在重量和成本方面也进行了优化。

    • 在制造工艺方面,保温材料与电池包的结合紧密,确保了整个保温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采用特殊的胶粘工艺或者机械固定方式,使保温材料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现象。

  • 低温环境适应性

    • 日产聆风的电池包保温设计在提高车辆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方面表现出色。在寒冷地区,车辆的电池性能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减少了因低温导致的续航里程大幅下降的问题。

    • 例如,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保温设计,电池的可用容量和充放电性能相对稳定,与没有良好保温设计的同类型车辆相比,续航里程的衰减程度明显降低

来源: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MeshingFluent MeshingFluent复合材料汽车新能源理论材料储能热设计物流控制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2
最近编辑:2天前
LEVEL水平线仿真
硕士 | 热管理工程师 公众号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获赞 785粉丝 4317文章 329课程 8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