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重磅!欣旺达官宣 2026 量产全固态电池,能否改写动力电池竞争格局?

3天前浏览3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7月10日,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正式确认,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并将在2027年推出第二代产品。这一官方声明是对投资者询问公司总裁梁锐此前演讲内容的直接回应。

梁锐总裁于上个月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年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析及欣旺达方案-固界面调控强化固态电池快充性能”的演讲。

他介绍,欣旺达于2015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至今已经累积了十年经验,现在在320Wh/kg和360Wh/kg上面,已经实现了小批量量产,完成了百公斤级无人机装机飞行。

技术突破,两款固态电池准备就绪

根据披露的技术参数,欣旺达已完成两款固态电池的量产开发:320Wh/kg固态电池工作温区覆盖-30°C至60°C,以及更先进的360Wh/kg固态电池适应-35°C至80°C的极端环境。两款产品均通过严苛的200°C热箱测试和针 刺实验,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易燃易爆的安全痛点。

更令人瞩目的是实验室样品已达到400Wh/kg的能量密度,这一数值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1.6倍。搭载同重量电池,电动车续航将从500公里跃升至800公里。

成本杀手,价格腰斩的战略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的固态电池战略极具价格杀伤力。公司计划将每度电成本压到2元以内,相比当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3.9元/Wh和三元锂的5.2元/Wh,相当于价格直接“腰斩”。这意味着普通电动车电池包成本将从8万元骤降至3万元以内。

成本优势来自三大创新:采用硫化物复合陶瓷电解质使原料成本降低80%;正极使用富锂锰基材料实现镍钴含量归零;负极采用金属锂箔比硅碳负极便宜45%。

电解质成本占比控制在17%的突破性水平,颠覆了传统电池材料结构。

量产倒计时,10GWh产线已预留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欣旺达在2023-2025年申请了217项固态电池专利,其中硫化物封装技术全球占比38%。

在量产布局上,欣旺达选择跳过行业常见的“半固态”过渡路线,直接采用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径。

惠州基地已预留10GWh专用生产线,正在调试干法电极工艺设备。该工艺跳过液态电池必需的溶剂涂布环节,使生产效率提高3倍。

供应链关键环节也已落子。云南中晟新材料5月31日公告承认,已与欣旺达签订10万吨级硫化物原材料供货协议,锁定每吨11万元的价格。

中试验证先行一步。欣旺达在江苏建设的200MWh中试线,2025年1月已开始为两轮电动车企业小批量供货,用户实测显示在零下20℃环境续航仅衰减7%。

市场突围,二线厂商的技术豪赌

作为市场份额仅占2.89%的二线厂商,欣旺达此次技术豪赌背后是其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延续。

公司此前已在混动电池领域做到全国装机量第一,超快充技术支持1分钟补能150公里,领先同行两年。

但全固态电池研发的激进布局也面临质疑。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增至38.6亿元,其中65%用于先进电池项目,技术团队规模从600人扩至1200人。

公司盈利能力仍是短板,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仅3.14%,动力电池业务2023年净亏损1.44亿元。港股IPO计划被视为缓解资金压力的关键举措。

行业震动,全球电池格局生变

欣旺达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引发行业连夜开会,竞品反应强烈。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5月公开承认:“全固态电池量产还需解决界面阻抗问题”;丰田的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仍停留在2027-2030年。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武建飞团队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 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西安交大宋江选团队则开发出新型硅基负极材料,使全固态电池在3C高倍率下实现超过3000次稳定循环。

东风汽车研发负责人证实,已收到欣旺达送样的350Wh/kg工程样品,计划2026年用于高端子品牌。

……

军工领域的测试结果更凸显其技术潜力。某航天研究院的振动实验显示,欣旺达固态电池在卫星极端环境下能量释放稳定,已进入星链项目备选名单。

随着欣旺达固态电池的量产,700公里续航的电车可能跌破15万元,手机三天不用充电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振动航天汽车材料控制试验无人机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7
最近编辑:3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5粉丝 209文章 246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固态电池细分核心布局企业!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商业航天等新兴行业,每一个都是千亿级的蓝海市场。固态电池作为行业必需品,为行业提供强大持久动力,现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量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已经成为新一波行情的风口。 下面对固态电池细分核心行业进行梳理: 一、研发、生产制造 研发、生产制造: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赣锋锂业、南都电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欣旺达、天能股份、蓝海华腾、华丰股份、鹏辉能源、蔚蓝锂芯、广汽集团等。 二、相关生产设备生产设备:赢合科技、璞泰来、杭可科技、纳科诺尔、先导智能、利元亨、信宇人、骄成超声、联赢激光、金银河、德新科技、宏工科技等。 三、固态电解质材料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光华科技、金龙羽、鹏辉能源、有研新材、天华新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泰和科技、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星源材质。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上海洗霸、东方锆业、三祥新材、贝特瑞、国瓷材料。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欣旺达、巨化股份、瑞泰新材。四、正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湘潭电化、科恒股份、丰元股份、当升科技、华友钴业、容百科技、道氏技术、振华新材、厦钨新能、湖南裕能、龙蟠科技。 负极材料:中一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翔丰华、鹿山新材、中科电气、贝特瑞、英联股份、天华新能。五、其他材料 铜箔:诺德股份、德福科技、铜冠铜箔、东峰集团、三孚新科。 铝塑膜:紫江企业、道明光学。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