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池性能
How to improve battery performance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图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01
控制单体电池的表面温湿度
保持最佳工作温湿度是进行温控的基础,一班要求点心工作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在5%~95%之间且无冷凝水
02
避免电池系统中产生局部热点
电池间的温差不超过3℃,避免产生局部热点。
目前,储能温控系统的控温方式逐渐转向液冷。
System composition
储能液冷温控系统通过储能、放能、散热和温控等步骤来实现对电池的管理,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储能均温液冷板
Uniform temperature liquid cold plate
液冷板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
储能电池冷板技术选择
冲压钎焊薄板
场景:集装箱储能
电池工况:0.5C;1C
冷却形式:底部液冷
冲压钎焊下底板
场景:集装箱储能
电池工况:0.5C;1C
冷却形式:底部液冷
铝挤型材下箱体
场景:集装箱储能
电池工况:0.5C
冷却形式:底部液冷
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的液冷板技术方向为钎焊和型材,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存在差别,两者在实际使用中的该做怎样的选择呢?
在电池热功率1716W@1C,水流量:10L/min,进水温度18℃,冷却液:50%乙二醇水溶液的测试条件下。钎焊冷板与型材冷板的温度差如下:
类型 | 最高温度 | 电池温差 |
钎焊冷板 | 57.42℃ | 2.74℃ |
型材冷板 | 60.01℃ | 5.86℃ |
电池冷板力学仿真
高倍率充放电液冷方案
仿真条件:电池热功率2176W@1C,水流量:15L/min,进水温度18℃,冷却液:50%乙二醇水溶液。
底冷方案
Bottom
底冷方案解决了电池包中不同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异,但由于电池自身导热系数低的问题,导致电池的顶部与底部的温差过高,达到35℃。
侧冷方案
Sice
侧冷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了电池包中不同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异,还可以解决电池顶部与底部的温差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