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怎样接地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大多数人主张单点接地,这种经验主要来自音响系统。在音响系统中,传输音频信号的屏蔽电缆如果两端接地,经常会在音箱中出现嗡嗡声。这是因为,接地点之间存在工频电位差,这个电压导致屏蔽层中产生工频电流,这个电流在系统中感应出了工频电压,出现在扬声器中。现实中,单点接地不一定会有理想的效果。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制造铁路设备的公司,提供车轮检测系统。传感器用磁感应的方式感知列车的车轮是否出现,然后将检测到的信号,用屏蔽双绞线传输到1英里以外的数据处理中心。结果发现,这个系统检测到了虚假的车轮。由于这个系统中采用了完善的滤波措施,因此骚扰信号一定是与传输信号同频率(50kHz)的。
负责排除故障的工程师分析,这种干扰可能来自电力机车的驱动系统。因为驱动系统工作在PWM状态,是最强的骚扰源,发射宽频带的骚扰。
但是,他又认为这种骚扰不可能耦合进传感器信号的传输电缆。因为,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在信号接收端进行了很好的接地。经历了几个星期的摸索和失败,这个工程师在一本书上看到,当电缆的长度超过波长的1/20时,应该将电缆的屏蔽层在两端接地。他计算了50kHz对应的1/20波长,结论是300米。于是,他将电缆屏蔽层的另一端也进行了接地,故障现象消失。
实际上,随着现在电磁骚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多数场合都需要屏蔽层两端接地。我的一个同事,擅长音响系统调试,将事音箱系统的调试做为第二职业。他曾经告诉我,很多时候都需要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否则会有干扰的问题,但是确实遇到过消除空间干扰与避免嗡嗡声相矛盾的情况,顾此失彼。我跟他说,可以将屏蔽层的一端通过一个电容接地,这样就两全其美了。他一试,还真灵,表示要好好跟我学学电磁兼容。我跟他开玩笑说,学会了电磁兼容可以不去挣那个辛苦钱了,眼前就有一个商机,你可以开发一个“音频电缆接地器”产品,里边就是一个电容,把这个卖给集成音响系统的,一个赚500元,跟你跑现场赚的一样多,可是多轻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