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思考题
你在设计PCB时,采取了哪些控制电磁辐射的措施?
上图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辐射的效果。
1. 双层板改为多层板
2. 器件布局更加紧凑
3. 每个IC芯片电源线上增加了解耦电容
请分析辐射降低的道理。
为了有效地控制数字电路的电磁辐射,我们再复习一下数字电路中的几个辐射源。
首先,从通过电磁兼容性标准所要求的辐射发射角度讲,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时钟信号,更广泛的讲,周期性的信号所在的电路。
针对一个典型的电路,一个时钟电路,连接一个负载,我们给出了四个辐射源。
第一个,我们最熟悉的,时钟电路输出回路。
第二个,前面我们多次提到的,电源线回路,是数字电路输出级状态变化时,产生的瞬间短路电流所致。
第三个,我们不太注意的,电源线,包括拖在PCB外部的电源线导体。这构成了偶极天线。驱动偶极天线的电压就是电源线上的噪声电压。这种电压的成因,我们也多次进行论述。
第四个,大家最不注意的,但是却十分普遍,这就是地线上连接的导体。这也构成了偶极天线,地线上的噪声电压就是驱动天线的电压。
针对第一个辐射原因,可以采取的三个主要措施如图中所示。
首先,通过合理的布线,减小负载电流回路的面积。很多设计师都知道这个原则。实际上,减小回路面积不仅有利于降低辐射,还有利于降低电路的敏感性。
其次,我们可以减少负载回路中的高频电流,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在输出线上串联一个铁氧体磁珠。很多设计师都知道磁珠是一种流行的EMI抑制器件,但是,他们不知道制作磁珠的铁氧体材料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个好的EMI磁珠,应该具有较大的损耗,也就是,它对于高频信号,应该呈现电阻的特性,而不是电感的特性。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感不是一个稳妥的措施,因为电路中有杂散电容,串联一个电感,会构成LC电路,而LC电路会在某个频率发生谐振,导致骚扰能量被放大。
第三个措施,减少这些信号自身的骚扰性,例如,减少高次谐波成分,这些高次谐波成分最容易产生辐射,但是对于保持电路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其次,采用扩谱时钟信号,这是一种通过扩展时钟信号谱线的方法降低辐射发射。
对于电源线回路的辐射,去耦电容是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思路是,逻辑电路输出状态变化时,导致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的瞬间电流,由去耦电容来提供,只要去耦电容与电路芯片之间形成的回路面积很小,就可以降低辐射。
很多设计师可能会说,我们在数字电路芯片的旁边都安装了去耦电容。但是,去耦电容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最关键的是,去耦电容要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也就是,它能够提供高频电流。特别是,数字电路的工作速率越来越高,这意味着需要的电流频率越来越高。
有经验的设计师,会使用大电容和小电容并联的方法来满足较宽频率范围内的要求,但是这会带来其他问题。目前流行的方法是,用多个容量相同的电容并联起来形成一个较大容量的电容。
还有一些新型的器件也具有很好的高频特性,例如,三端电容。
另外,是用扩谱时钟技术同样可以减小这类辐射。
对于电源线产生的辐射,重要的是减小PCB上的电源线上的噪声电压。
前面介绍的去耦电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为,当剧烈变化的电流局限在去耦电容与芯片之间较小的回路之间时,意味着较长的电源线上电流变化也减小了,因此,就会减小电源线上的噪声电压。
这样,也就降低了电源线的辐射。
另外,我们可以采用多层PCB,并将其中一层设置成电源线,这样使电源线的阻抗很低,电感很小,降低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噪声电压。
还有,我们可以在PCB上,连接外部电源线的位置安装效能更好的共模滤波器,进一步减少电源线上的共模电流,从而减小电源线的辐射。
这里的关键是减小地线上的噪声电压。
大家应该知道,前面所论述的针对电源线回路,信号线回路,所采取的减小回路电流的措施,对于降低地线的噪声电压也是十分有益的。
因为,所谓地线,实际上就是电源线、信号线的回流线,当电源线、信号线上的电流变化减小了,地线上的电流变化肯定也会减小。
可见,在电磁兼容设计中,往往一个措施会对很多问题都有效果。
除了前面所述的信号线上安装磁珠,电源线上安装去耦电容等措施以外,还有一些措施对于降低地线外拖导体的辐射十分有效。
第一,使用整层的地线面,这样地线具有很低的阻抗,自然也就降低了地线噪声电压。
第二,在PCB地外拖地线的位置,与金属机箱面板连接起来。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际上,这样连接后,对于抵抗空间的电磁场骚扰也十分有效。但是,很多设备中,要求PCB“浮地”,也就是,PCB的地线不与金属机箱连接,这就失去了这种优点。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电容把PCB的地线与金属机箱面板连接起来。
第三,把I/O 接口布置在PCB的同一侧,因为这样电缆之间的地线电压最小,可以降低电缆的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