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EMC的传导分析

7小时前浏览0

EMC原因分析

经常听人说,射频是一门玄学,那么EMC就应该是玄学中的玄学了,那些杂乱无序的“毛刺”,经常让工程师们不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就来溯源一下EMC中的辐射来源。

EMC分为EMI和EMS。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骚扰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 电器产品的影响。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今天我们重点展开的是EMI-传导。

下图是一款设备传导辐射测试,可以看到超出合格线较多,并且有较多频点超出,并且在30M附近幅度最大。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建议,贴屏壁纸,摸脉大 法,“摸一摸哪里有影响加,哪里就加电容”·····结果就是我们看到加了很多电容,贴了很多屏壁纸也没有看到效果····神奇的玄学对超出1~2dB可能能看到效果,对于超出10dB以上的,不管你的手指有多么神奇,也无力解决这种玄学问题。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辐射”,在频谱仪上仔细看“辐射”,可以看出“辐射”都很有规律,频率间隔相同。

频率间隔相同让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些可能是某个主频的“谐波”,进一步的分析扫描辐射-所有的辐射从200k附近开始,每隔200多k就出现一个峰值,那么就去分析设备上有哪些200k左右的辐射源。

  

一般而言辐射源有三类:电源、射频、晶振。

从源头分析,射频频率较高,不符合。

那么还剩两个来源:电源和晶振。

电源分析

电源产生辐射的来源主要是DC-DC,DC-DC的开关频率一般在100k-600k左右。

抑制干扰源一般有下面方法:

1) 改变驱动频率

2) 改变驱动电流电压

3) 少用buck boost

4) 增大slewrate

切断耦合途径可以有以下方法:

1) 根据频段增加滤波,RC滤波,Π型滤波

2) 串联磁珠,共模电感

3) 减小走线回路

4) 包地减小串扰

5) 对于有些干扰大的芯片用屏蔽罩

上面的这些思路都是跟辐射发射一样的。

分析设备的DC-DC,发现开关频率为200k附近,那么就要验证是否是DC-DC的问题。

DC-DC的辐射一般都为共模干扰,可以通过在电源上加磁环来验证。下图为在DC-DC输出加磁环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只剩一个频点还有超出,辐射来源主要为DC-DC的干扰。


从根源解决辐射,其实即为解决DCDC的纹波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匹配DCDC的电感电容问题-这里就不详细展开。

上图还剩一个辐射点24M附近,通过分析来源-应该为晶振。

晶振的辐射问题可以通过接地包地减小串扰来解决。

通过分析与整改找到问题的溯源,从根本上解决辐射问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对我的工作经验感兴趣,就关注我吧。

知识的分享与讲解也是对自己知识与系统梳理的过程。


来源:射频通信链
MAGNET电源芯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7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功放手册解读——带你看功放手册里那些被你忽略的信息

功放手册是做功放设计的必备工具,那手册里面到底说了哪些东西呢?有哪些信息是没有解读到的呢?今天就带你来看看功放datasheet里到底隐藏了些什么。这是一个NXP的功放管1.从首页大家都可以得到以下常规信息:输出功率7w,工作电压为7.5V,频率为:136-941MHz,大信号增益为:15dB,饱和效率为60%左右。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有个信息很容易被忽略,:负载失配我们可以看到表格里单列了这一项:在驻波比:65:1的时候,器件性能没有下降。这个信息很关键,这个关系到我们功放的可靠性,在功放开短路的时候器件会不会有损伤,功放是否要做开短路保护。 2.上图是功放的极限条件,里面有个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热阻及结温。结温计算公式:TJ=TA+RθJC*PD其中 TJ 为结温,TA 为环境温度,RθJC 为热阻(取自数据表),PD 为功耗 ,从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100MHz频段为例PD=7/0.69=10假如我们在高温条件下工作,75°CTJ = 75°C + (1.1C/W x 10W) = 86°C 《150°C,符合高低温条件。同时可以根据TJ计算散热器面积以及对热仿真计算。 3.电容上表是功放的输入、输出和反向电容输入输出电容大家都知道,功放的输入输出电容大小与功放的工作频率反相关。我们重点讲一下CRSS-米勒电容 米勒电容会产生米勒效应,它就是一个电容的负反馈。在驱动前,Crss上是高电压,当驱动波形上升到阈值电压时,MOS管导通,d极电压急剧下降,通过Crss拉低g脚驱动电压,如果驱动功率不足,将在驱动波形的上升沿阈值电压附近留下一个阶梯;就是我们常说的功放爬坡过程中的平台效应,在设计收发切换时要考虑规避平台。可以通过调整馈电电阻改善问题。除了米勒效应,CRSS还决定了功放的VBW。做功放的常说这个功放管不能做宽带,那为什么不能做宽带呢?从哪看出来的呢?就是从CRSS这里。功放的VBW是什么?VBW在线性系统里面是比较重要是一个指标,具体就是VBW起到了限制带宽的作用。VBW:用双音信号测试得到的交调开始急剧恶化时的双音间隔。在双音测试系统里面,定义当在工作频率点,输入双音信号,随着双音间隔的变大,当出现左右两边的IM3的幅度相差3dB的时候,此时,双音间隔就叫做VBW解释:功放管在输出端有个CRSS的电容(内部匹配),在靠近输出的地方,由于要馈电,要等效引入一个扼交的电感,具体可以由微带或者是直接绕线电感等效,此时,对于整个系统,由于LC谐振,会在比较低的频率下产生一个谐振点,整个谐振点的频率就是VBW。 由功放的VBW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2个措施来改变VBW,具体就是CRSS和L的值,但是CRSS是功放内部的匹配改不了,我们只能改变L的值,例如,我们把L的值变小,就可以变大VBW,在实际中,比如我们本来是单电源馈电,我们改成双电源平衡馈电,可以减小L的值,因为2个电感并联就等效于L变小了,VBW就变大了。注意一点的是每个频率都有最佳馈电电感,单路改双路馈电固然能够增加VBW,但是降低馈电电感同样会恶化EVM,所以有一些功放就是不能做宽带。 4.功放匹配设计上图就是功放的匹配设计了,根据表格可以得到功放的输入输出阻抗,通过共轭匹配,对照手册的测试数据调整匹配设计。 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