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见过零中频的闪烁噪声吗

6小时前浏览0

零中频的优缺点很多人都能数出一大堆,前面发表的文章里也写了一些零中频的优缺点和处理办法。

截止目前,工作中零中频的问题:直流偏移和IQ不平衡在工作中都遇到过,也处理过这种问题。

唯独没遇到过闪烁噪声。

闪烁噪声

闪烁噪声是有源器件固有的噪声,其大小随频率降低而增加,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闪烁噪声对搬移到零中频的基带信号产生干扰,降低信噪比,在通常的零中频接收机中,增益都放在基带,射频部分(LNA和解调器)的增益大概在30dB左右,所以下变频信号大概会在几十微伏,所以射频输入级(LNA,滤波器等等)的噪声就变得非常重要。

闪烁噪声功率随频率以1/f衰减,在等于热噪声时的频率称为corner frequency。
通常用【考虑闪烁噪声 S1/f 后的噪声功率】与【只考虑热噪声的噪声功率】之比,来衡量闪烁噪声在某一频段的危害(flicker noise penalty)。下式是上图中1/1000fBW到fBW的闪烁噪声危害计算:



显然下变频的频率越低(如零中频接收机)或信号带宽越窄(如GSM信号),闪烁噪声的危害越严重。

看定义很清晰,就是一个随高斯分布的噪声,最后会等同于热噪声。

下图是工作中从IQ段采集的模拟数据。

左侧高点为需要的信号,右侧高点为直流偏移。

可以看到在想要的信号中,信号干净,在直流信号两侧有噪声。

下图是多次采集的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到直流电平两侧的噪声很明显。高于底噪。

下面两个图是对直流信号两侧噪声提升分辨率的采集。

可以看到噪声随高斯分布。

闪烁噪声呈现高斯分布

处理办法

加一个高通滤波器,然而随机二进制数据的频谱在DC会呈现出一个峰值,为了不恶化信号,高通滤波器的频率截止点必须低于数据速率的0.1%。


由于闪烁噪声主要处于零频附近,实际应用中闪烁噪声对板级的影响较小,通过直流校准的方式通常都可以实现闪烁噪声的降低。

但是这个问题主打一个射频基础不是,是中射频联合的一个重要关口,要用理论折服数字工程师!

祝好!


来源:射频通信链
UM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6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接收机指标分析-互调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接收机的指标设计互调干扰是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由于传输信道中非线性电路产生的,主要受接收机非线性度影响。通过合理分配整个通道的增益、选择OIP3高的放大器及混频器、选择带外抑制度高的滤波器,可提高通道的带外互调水平。那么具体的是怎么设计的呢?l 互调的定义一个双音输入电压的数学形式可用式(1.1)表示:(1.1)式(1.1)按照泰勒公式展开,如式(1.2)所示,(1.2)式(1.2)可继续展开得到式(1.3):(1.4)定义P2ω1-ω2为3阶交调的混频产物,P3定义为的线性产物,P2ω1-ω2则可由式(1.5)所示:(1.5)用dB可由式(1.6)所示:为元件噪声功率。l 互调对系统线性的要求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导出IIP3=Ps+1.5*互调抗扰度+SNR预算静态IIP3=-16dBm, 全温恶化2~3dBm, 系统IIP3=-13dBm,根据对系统的仿真计算系统IIP3=-8dBm,满足系统的线性要求。 注意:对于超外差系统,由于中频滤波器带宽较窄,互调的产生到滤波器结束,因此IIP3的影响计算到混频器。对于零中频系统,互调产生于整个系统,IIP3的计算到整个模拟电路。l 互调对ADC的要求ADC的抗扰扰性如下图所示,系统要求互调抗扰性即在输入干扰信号时,ADC没有失真,以14位的ADC为例,有效量化位数只能做到12bit,等效量化噪声约为3-72dB-10log(fs/2B)dBm,抗干扰容限可以做到3-6-[3-72-10log(fs/2B)]-SNR =72+10log(fs/2B)-6-SNR,其中B是信号带宽,fs是采样率。根据计算可知采用14位的ADC抗干扰可做到66dB,满足设计要求。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如有问题,私信讨论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